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1|回复: 0

    发现:民国时任职西康的筠连人张朝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8 17: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作者:温涛

    从事乡土历史挖掘研究二十多年,自认为对家乡筠连的历史各方面都很了解。但最近在与西华大学陈鹤教授的交往中,他向我讲述了民国时期在西康省任职的筠连人张朝鉴的故事,彻底颠覆了我的自负。所以,本文篇名以“发现”开头,仅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发现,而更多的是陈鹤教授的研究成果。
    一、边远的西康
        西康,是一个筹建于1908年,建立于1939年,撤销于1955年的省份,它的辖区大致相当于今天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市和西藏自治区东部的昌都市。西康省的筹建,始于清末由四川总督赵尔丰谋划将藏族康区改土归流设置行省,以防止英国染指西藏,并带有拱卫四川、青海的目的。1908年,赵尔丰领军进入康区,强令藏族土司交出权力,改设府县。但筹建快要完成时,清廷灭亡,西康建省便随之搁置。进入民国后军阀混战,西康建省便一拖再拖。到了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巩固西南边疆,西康建省进程迅速加快。1938年11月22日,西康正式建省,早年曾担任四川省主席、在“二刘大战”中落败退守康定的刘文辉担任西康省主席。西康省的建立前后,需要一大批人才治理建设边疆,而早就跟随刘文辉的张朝鉴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先后西康各县担任县长。
    [img]禁止外链[/img]
    民国时的西康省政府
        西康藏区本边远苦寒之地,汉族县长的进入,势必要与世袭的藏族士司发生矛盾。所以在康区当县长,并没有做官当老爷的轻松,而更多的是面临各种挑战。曾经当过金川县长的冉崇亮说过:“在里面看点佛学书,真的修身养性,但你如果要禁烟,或办点什么事业呀,那你就得倒霉,那地方山高皇帝远,地方势力大,惹倒就出事,说不定你那一百多斤肉烂在里面,省政府根本不会来管你”在此环境下,在康区当县官,想混日子,也许还可行,但要做好地方官、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各种矛盾,殊为不易,而张朝鉴就是此中的能官和干才。
    二、已知的生平
    张朝鉴,字植皆(又作直皆、植楷),笔名“集白”,1902年生,筠连县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毕业。1924年任筠连县视学,年底改任县教育局长,1926年离任,后赴刘文辉军队任机要秘书。1928年3月,刘文辉于上年从刘成勋手中夺取到西康后,成立以龙守贤为首的西康特区政务委员会,委员会“有两个秘书,一个名殷秉虔,一个名张朝鉴”。1929年,张朝鉴转任炉霍县长。1930年“大白事件”爆发,康藏之间发生近代第三次纠纷。刘文辉命旅长马成龙率军前往甘孜县抵御藏军东侵,马成龙“撤换了甘孜县长韩又琦,另调干员现任炉霍县长张朝鉴继任甘孜县长,为大军支差筹粮,办理后勤。张(朝鉴)果精明能干,差粮均办得有条不紊,使马(成龙)无后顾之忧”。1931-1933年,张朝鉴转任雅江县长。1935年10月,张朝鉴任理化(今理塘)县长,“办事极具才能,僧俗得以相安无事”。1937年1月,曾言枢率部抵达理化后,张朝鉴更是积极配合曾言枢,将理化治理作为整理康南的起点。张朝鉴“对于政务推行,尤不遗余力,如教育则催送学童,赶造桌凳黑板,以便早日开学,禁政则查封烟馆,登记瘾民,俾汉藏民众早脱黑籍”。
    1937年8月,刘文辉、杨叔明电令张朝鉴随曾言枢宣抚康南,“赞勷一切”,张朝鉴将“将(理化)县事交何(延藻)秘书暂代,一面召集各村土司头人及喇嘛,妥护地方治安”。至1938年1月,张朝鉴与徐耘刍一道作为顾问,陪同康南宣抚司令曾言枢宣抚康南各县,期间出谋划策良多。宣抚康南结束后,曾言枢特地致电刘文辉,认为张朝鉴“县长随职宣抚,历时半年,襄赞特多,恳乞从优奖叙,以厉来兹”。刘文辉复电同意,“张(朝鉴)县长襄赞宣抚,颇著勤劳,殊堪嘉慰,准予记功一次,以示奖励”。
    1939年,摄影师孙明经考察西康,到达理化县,为张朝鉴摄影一张。照片中的张朝鉴,站在“理化县概况”木牌前,该木牌立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九月。对此,《戍声周报》第98期的《地方通讯》栏目有报道,说理化“县府为便利往来人员”,特将理化县概况“书于大木板上,钉在城门口,有沿革、面积、气象、交通、出产、人口、名胜、古迹、寺庙、土司各项云”。
    [img]禁止外链[/img]

    1940年8月,理化“县长张朝鉴前赴河口(今雅江县城)养病,迄今未返,闻省府以其病久不愈,切请瓜代,现已另委第二区保安司令部刘副司令登礼接充,本县建设或将有起色矣。” 后来,张朝鉴又以妻丧正式辞去理化县长一职。1940年10月,刘登礼(四川简阳人)正式接任理化县长,后于1941年5月去职。1941年7月,由贺觉非接替刘登礼任理化县长。贺觉非对张朝鉴的评价是:“为人清癯,工心计,善谈论”。1943年,张朝鉴复任西康省政府秘书,旋来理化为曾言枢佐幕。1944年秋,张朝鉴继贺觉非之后,再任理化县长。
    三、发表的文章
    张朝鉴历边多年,深入考察西康,善于观察社会,积累资料丰富,勤于写作,写出来的西康文章,材料充实,可读性强。
    据《戍声周报》报道:“张(朝鉴)氏历任康省南北各路牧令,经验宏广,学问通博,边地研究,尤为独造,本报早已聘为专著栏主任编辑,署名集白者是也,所述文章,凡究心边务,勿论朝野,久有定论。” 另外,《戍声周报》第52至55期有署名“集白”发表的文章《三乡一瞥》,第58至66期有《三十年来之得荣》。因《三乡一瞥》曾被《新西康》杂志创刊号(1938年),《三十年来之得荣》曾被《新西康》杂志第1卷第3期转载,作者署名为张朝鉴。由此可知,“集白”便是张朝鉴的笔名。1937年8月15日,刘淑瑶专程从成都致函《戍声周报》社,称赞道:“尤其是《专著》栏内的集白先生(即张朝鉴),深入西康社会之奥,谈之尤为切实。”
    张朝鉴在《戍声周报》上发表的文章,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下方面:
    第一,关于西康各县概况的文章。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巨龙之调查》(第44期)、《贡噶岭之解剖》(第47期)、《三乡一瞥》(第52-55期)、《白松之行》(第57期)、《三十年来之得荣》(第58-66期)、《茨坞之剖视》(第68期)、《理化穹霞噶三坝视察记》(第106-109期)等。有些文章对康南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作了详细得的解剖。例如《三乡一瞥》和《三十年来之得荣》,便可以视为小型的《定乡县志》和《得荣县志》。
    [img]禁止外链[/img]
    西康省地图
    第二,关于康藏经济社会的文章。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西康之土地问题》(第1-30期)、《不属土司之西康土地》(第37期)、《西康地权与垦务》(第38期)、《西康造林之困难》(第39期)、《整理西康乌拉意见》(第40-41期)、《西康命价之研究》(第43期)、《其实难符之犷悍稻民》(第45期)、《中甸之影响乡城者》(第49期)、《乡稻私怨与县政》(第50期)、《乡稻恩怨之症结》(第56期)、《西藏货币日恶》(第67期)等。张朝鉴在西康任职多年,辗转康南康北各县,对西康的许多情况洞若观火。他特别注重西康的土地问题,认为“西康土地,为康人生活之命脉而把持操纵地权者,纯为少数特权阶级(土司土劣)”。因此,必须将西康地权加以整理,否则难言治理西康。
    第三,关于西康政治宗教的文章。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康南整理途中之荆棘》(第1-30期)、《西康喇嘛寺之解剖及发扬发扬佛教之我见》(第34-35期)、《贡变之前后》、《悼华尊团长》(第46期)、《噶布可条约之解剖》(第51期)、《藏军病民之一般》(第69期)等。这些文章分析了喇嘛寺对西康政治的作用,解剖了历史条约(《即噶布可条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己见。
    张朝鉴在刊物上的发表文章情况
    题目
    刊物
    期数
    时间(年)
    转载情况
    甘案的症结
    《西康公报》
    第21期
    1931
    康南整理途中之荆棘
    《戍声周报》
    第1-30期
    1937
    西康之土地问题
    《戍声周报》
    第1-30期
    1937
    西康喇嘛寺之解剖及发扬发扬佛教之我见
    《戍声周报》
    第34(?)-35期
    1937
    不属土司之西康土地
    《戍声周报》
    第37期
    1937
    西康地权与垦务
    《戍声周报》
    第38期
    1937
    西康造林之困难
    《戍声周报》
    第39期
    1937
    整理西康乌拉意见
    《戍声周报》
    第40-41期
    1937
    西康命价之研究
    《戍声周报》
    第43期
    1937
    巨龙之调查
    《戍声周报》
    第44期
    1937
    其实难符之犷悍稻民
    《戍声周报》
    第45期
    1937
    贡变之前后
    《戍声周报》
    第46期
    1937
    悼华尊团长
    《戍声周报》
    第46期
    1937
    贡噶岭之解剖
    《戍声周报》
    第47期
    1937
    中甸之影响乡城者
    《戍声周报》
    第49期
    1937
    乡稻私怨与县政
    《戍声周报》
    第50期
    1937
    噶布可条约之解剖
    《戍声周报》
    第51期
    1937
    三乡一瞥
    《戍声周报》
    第52-55期
    1937
    《新西康》创刊号
    乡稻恩怨之症结
    《戍声周报》
    第56期
    1937
    白松之行
    《戍声周报》
    第57期
    1937
    三十年来之得荣县
    《戍声周报》
    第58-66期
    1937-1938
    《新西康》第1卷第3期
    西藏货币日恶
    《戍声周报》
    第67期
    1938
    茨坞之剖视
    《戍声周报》
    第68期
    1938
    藏军病民之一般
    《戍声周报》
    第69期
    1938
    理化穹霞噶三坝视察记
    《戍声周报》
    第106-109期
    1938

    四、成谜的归宿
    张朝鉴服务西康边地十余年,先后担任炉霍、甘孜、理化、雅江四个县的县长,谌称干才。对西康的调研写作甚丰,至今仍为珍贵史料。听了陈鹤教授对张朝鉴的介绍,勾起了我对张朝鉴此人的浓浓兴趣。我立即翻开早年买的一本老照片集《1939年:走进西康》(孙明经摄影、张鸣撰述,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书中,找到了张朝鉴的照片(图2),此照片我看过多次,但从来没有想到他是筠连人!按推算,张朝鉴当年只有37岁,他在略显苍老的面容中透出坚毅的目光。我同时翻阅了民国《筠连县志》,查到了3段对张朝鉴的记载:
    “张朝鉴,字植皆。由农专毕业。民国十二年任,旋为(教育)局长。”
    “张朝鉴,字植阶,筠连教育局长,炉霍县知事,理化县县长。”
    “张朝鉴 男 四川农业专科学校(毕业), 西康省理化县长
         查到县志有记载后我异常兴奋,立即想到:张朝鉴生于1902年,恐早已仙逝,但他属筠连那支张姓,和哪些人是亲戚呢?我联系了筠连几支张姓的族人,均不知道张朝鉴其人,特别是在查找筠连小溪坝其字辈为“朝隆运会“的张姓中,也没找到张朝鉴的线索。
    目前,对张朝鉴的已知的记载只到1944年,其后的经历和最后的归宿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在网上发表这篇文章,也带有寻找张朝鉴下落的目的,望有知情者能告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