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时期笑话多
作者:筠连县沐爱中学退休教师 曹取吴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造假最多、笑话最多,荒唐之举最多、人民生活最苦,恐怕要算1958年到1961年的“大跃进”了。
当然,说“大跃进”造假最多,是相对的,这个概念的成立要划定时间限制——二十世纪及以前——因为当今造假比当年更多。
1958年我们国家的老家底还没有消耗完,还有底货翻出来使用。比如:可以把粮食做的粑粑染上颜色冒充猪肉,美其名曰“人造肉”;没有面条吃,用碎米子加碱水做成灰水粑,然后切成条条快快煮成“跃进面”; 公共食堂没有菜吃,用喂猪的红苕叶子当“跃进菜”;沐爱中馆子的厨司袁大娃,就因为用苕叶子把把做成假粉条,用南瓜柔柔和少许面粉做成假苏肉,被评为“优秀厨师”......
在“除四害”中,市场上猪肉奇缺,但是人们消灭的“四害”和受“四害”牵连的飞禽走兽很多,古蔺供销社饭馆就发明了两样“高级菜肴”——蛇和野猫做成“龙虎斗”,蛇和麻雀做成“龙凤汤”......
1959年冬天,突然吹起了一股积肥风,因为肥料非有限、农家茅坑里的粪便不够用,于是想到了绿肥。当时已经是数九寒天,几十天农民们天天泡在田里,大腿上都皴其了道道口子,流着血珠,但不敢不下田“积肥”。当时在四川从李井泉开始下达的积绿肥任务是“田田有氹、氹氹有肥(在每一个田中读要扎一个氹氹,,每个氹氹要堆积树叶)”、还外加“满田青”(每块田中都要堆满树叶)。其实这树叶不是样样都可以做肥料,有的树叶不但不能制绿肥,还廋田(比如 竹叶)。但没有那么多树叶完成任务,农民们就连竹叶也放到田里当绿肥,结果可想而知。
1959年冬天还有一个“红坡运动”,就是把一坡坡的土地的植被全部铲光,而且搞这一活动必须“大兵团作战”——几个管理区突击“搞夜战”。当年筠连李广友就亲自指挥,在中心公社(沐爱)调集南坪、窑坝、兴隆、沿河几个管理区的劳动力,在鹅坪的蒿子冲用一个晚上铲光了全部植被。当时搞这样的“大兵团作战”都是搞路边的地方,这就叫“路边风”。
当年乐义是县、区树立的先进典型,“路边风”搞得很好,在一个月一次的“生产检查中,评为”下游“的公社不但要受批评,荤可能受处分。又一次生产检查是时,有选择了乐义,公社书记们都是人精,理解内幕,这次检查,分两个组分量条路线进行检查,县、去领导带领一个组,孙懋麟和杨绍镶(沐义公社书记)带领一个组。他们知道沿规定路线走,乐义任然会平“先进”,其余公社都会挨骂,他们就和同组的几个公社商量,专门走上级不注意的小路,自然发现了很多问题,而且问题很严重,在开会汇报检查结果时大家齐心合力揭露乐义的问题,终于把乐义的“红旗”挺头了,让本来领导要“医”的“白旗公社”消除了灾难。
“大跃进”时期,不管怎样,干部是重要占些便宜。就算错了,还可以退给群众,甚至不管有理无理,一切过错都可以推给(地主、富农、历史反革命分子、其他坏分子、和右派分子)“四类分子”。但又一次窑坝一队比较霸道的队长平赓仿是在没法推脱责任,只好在全公社的批判会上检查:“我没有深入下层......”公社书记孙懋麟听了,立刻反驳:“你的下面还有几层?你还要深入到那一层?你要挖好深一个坑坑 来深入下去”?逗得全堂哄堂大笑。
去“大跃进”之年,笑话实在是太多,一时想不完讲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