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邱家山 办学一百年——四川省第一个苗族学校的故事(下)
作者:温涛
随着改革开放后政治环境的宽松,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当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开创石门坎文化圈,开始重新评介以贵州石门坎为中心的光华小学教育系统。
石门坎,这个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西部小山村,地处乌蒙山腹地,平均海拔2400米,山势险要,春秋时节整日云雾缭绕,冬季雪厚尺许,异常寒冷。这个从物质角度观察近乎“炼狱”的地方,柏格理等传教士到来以后,在一个近乎蛮荒的小村落,带领苗族和周边川滇黔十多个县少数民族扫除文盲,勃兴教育,风云叱咤,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被称为“海外天国”!石门坎,它创制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它创办乌蒙山区第一所苗民小学,也是第一所新式教育学校,它是西南苗疆第一所中学。它培养出苗族历史上第一位博士,以及一批苗族知识分子。它是中国第一个倡导和实践双语教学的双语学校;中国近代开男女同校先河的学校。发育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西南最大的基础教育网络,管辖川滇黔地区120余所学校和机构,其中在筠连县境内,包括邱家山在内共有7所光华小学。
在关注石门坎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邱家山,为邱家小学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捐助。社会科学界也开始关注从邱家山源起的四川苗族早期教育,201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与社区研究室主任沈红教授就到筠连邱家山探访光华小学的往事。
邱家山苗族盛装欢迎沈红(右)博士、黄小玲教授(右二、川大教授)
说到沈红,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她的祖父沈从文是上世纪我国著名的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沈从文创作的《长河》、《边城》等小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沈从文的身上兼有汉族、苗族、土家族的血统,但他自认同为苗族,所以沈红也就是一名苗族学者。
沈红在邱家山光华小学旧址前,当年的学校已变成了一片玉米地
沈红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专业学者,长期致力于石门坎文化圈的研究。2012年7月,沈红教授首先来到邱家山,找到了当年邱家山光华小学创办者之一艾红星的孙子艾新权,以及已故艾新华的三女儿艾萍,寻访光华小学旧址。当年邱家山光华小学的茅屋校舍,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是一片玉米地,以及给人以五味杂陈的失落感。
2012年8月沈红(右)与刘云开(左)交谈
在同邱家小学的刘云开老师交谈中,沈红教授十分关心学校的教学情况,亲切询问了刘云开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此外,沈红在筠连县副县长王永红(女、苗)的陪同下,走访了银厂湾、格蔸坝、晏家坪等光华小学旧址,还看望了五个当年曾经在这些光华小学读过书的老人。由石门坎文化圈创立的四川苗族早期教育的历史痕迹让沈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开邱家山时,她说到:“我还会再来的!”
2014年8月,沈红博士(左二)在筠连采访两位曾经在光华小学读过书的苗族老人
2014年11月20日,在柏格理牧师到四川苗区传教办学校100周年之际,筠连县开始拍摄反映苗族早期教育的专题片《启蒙光华》,该片分为《发现:苗岭深处的光华小学》、《探访:从王武寨到牛坡坎》、《朝圣:说不完的石门坎》等三集,其中第一集着重拍摄了从邱家山源起的四川苗族早期教育。2015年7月,该片制作完成后公开播出。
2014年11月《启蒙光华》电视专题片在邱家山开始拍摄,苗装女主持人右边的玉米地即为当年邱家山光华小学旧址所在
《启蒙光华》拍摄组在邱家山采访刘世丛老人(苗族),了解当地光华小学的办学情况
时间的流逝
艾卫民(左)向柏格理的玄孙布莱克(中)、玄孙女史蒂凡尼赠送《启蒙光华》英文版光盘,
100年后邱家山光华小学创办者的玄孙们又聚在了一起
时间在流逝,历史也在延续。2015年,是石门坎文化圈开创者柏格理牧师去世100周年。8月27日,柏格理牧师的玄孙布莱克、玄孙女史蒂凡尼和他们的父母史蒂文夫妇来到石门坎寻找柏格理爱的足迹,当年邱家山光华小学创办者之一艾红星的玄孙艾卫民一行五人也同时来到了石门坎,一起共同参加纪念柏格理逝世100周年的纪念活动。
艾卫民(中)向柏格理的孙子史蒂文(右二)赠送记载有邱家山办学往事的《高坪苗族乡志》
艾卫民先生曾担任过高坪苗族乡乡长,现就职于筠连县老龄委,并担任筠连县苗学会名誉会长。在石门坎,艾卫民等人参与了全国爱心人士组织的欢迎活动,全程陪同了柏格理后代的参观,并向柏格理后代赠送了反映川南苗族早期教育的电视专题片《启蒙光华》英文版、《高坪苗族乡志》,柏格理孙子史蒂文回赠了一件印有英文和柏格理苗文的衬衫,并在《苗族救星——柏格理传》一书中签下名字。此外,艾卫民还就柏格理与川南苗族早期教育的渊源、拍摄《启蒙光华》的意义、以后要为石门坎文化圈所做的工作等在学术会上作了交流。
艾卫民(右)在石门坎学术交流会上就邱家山苗校主题作交流发言,最左边的是柏格理中文老师李国钧的孙女李克玲
在石门坎苗族举行的盛大欢迎仪式上、在“苗族救星”柏格理的墓前、在牧师楼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中,许多苗族人和社会各界的学者流下喜悦和哀思的泪水。
笔者在柏格理墓前献花后留影
柏格理,这个已消失了100年的生命,居然还有这么多的人自发地记着他!怀念着他!推崇着他!100年了,当年邱家山光华小学创办者的后代居然相见了!100年了,苗族人民居然又同柏格理的后人聚在了一起,这是柏格理对苗族人民的爱结下的果实!柏格理孙子史蒂文声情并茂的说:“在这一刻,我感觉我是苗族,让我们把这份爱传承下去!”
后记
时间到了2016年3月,这已是邱家山这个四川省第一个苗族学校建校100年的年头了,邱家小学开校了。和以往一样没有多大的变化,邱家小学只有一个班,22名学生,和一个教师——刘云开。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笔者曾与筠连县教育局的一名领导交流,他说道:“按新的教育布点的要求,邱家小学已不适宜再保留,但考虑到刘云开老师在教书,暂时没有取消,如果哪一天刘云开不再当代课教师了,邱家小学就要撤并了……”
笔者当时一愣,后来一想:按教育的规范布点来讲,那个领导所说的话肯定是对的。但是从笔者的情感上,觉得有着这样深厚的历史渊源的邱家小学,就应该办下去,而且还应该办得更好!但这也许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时光一百年,邱家山一百年。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是国家把乌蒙山区作为全国重点贫困地区的时代,这是全国在进行精准扶贫的时代,这是全社会民更关注贫困地区教育和失学儿童的时代!
对邱家山而言,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