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4|回复: 1

    寻找八仙韩湘子——筠连古楼湘子洞逰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4 14: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
    很好的散文,很喜欢!!!配上泉水叮咚老师的图片!绝配~~

    泉水叮咚拍的照片在这个帖子里 禁止外链
    为啥我复制不起呢

        三峰洞笛读梅花

    ——癸巳正月初三古楼湘子洞之逰记


    作者:周玉杰   摄影:泉水叮咚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好多年未去古楼湘子洞了,原始的印象与高中同学一起拿着油筒探险的情趣虽尚有余味,但已是依稀而淡漠了。对湘子洞的认识与文化渊源的神秘面纱至今未能揭开。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记忆中的湘子洞在距县城西南部约八公里的四川省级岩溶风景区——古楼峰丛之中。到古楼石门村界从坡下而上翻侯家山到湘子洞需爬半小时的山路,此路陡直且险。听说现在乡人投资开发为天然休闲农家乐,不再走原来的路,改从普高村山上横山方向而能到。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去岁末,老同学吴其阳打电话给我说:“古楼湘子洞及附近的山地荒坡被他的二弟等人承包并出资开发,现在集香桂、山地乌骨鸡放养、农家乐于一体;并嘱希望我能去看看,帮助他们策划一下人文景观,增加点文化内涵。”今年正月初二晚上应其阳之二弟邀请,决定初三邀约作家刘荣魁先生一同去湘子洞踏青。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正月初三是个好日子,天气与心情一样顺心。我们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大约在10点钟左右,其阳兄已到,荣魁先生因临时有事未能前往而自感有些遗憾。逢古楼小学原校长刘泽奎先生找我摆龙门阵,我们便一路前往。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春风一路花千树,得意龙门乐万家。正月的阳光在春风中显得格外得意,抚柔着大地。历经严寒后的植物正争相蔻开菁华本颜。春的脸颊在山欢水笑中,同黄土上盖着的“新衾”一样逐渐露出来,且灿烂有味……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我们的小车到古楼后,往右转弯过桥穿过不长的坪地便向古楼峰丛中的普高村山路方向而去。眼下的开阔坪地与山路的狭窄陡长在连绵起伏的峰峦中真让人的心情一收一放的。随着海拔不断的升高,感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了。在春的主题龙门阵中,不到半小时的功夫我们就到普高村。小车在叫姓陈的农家小院停下。我们在前来迎接的主人家其阳之二弟吴其涛的一番热情后,与他和一位曾经在湘子洞探过险的陈老头一道前往湘子洞。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在不到一公里的路中,其涛介绍了自己在这里承包山地荒坡种香桂、放养乌骨鸡、开发湘子洞的情况,现在已投资200余万。我们走上一堂地,他指着这里说准备在这里建个停车场……途中,我们经过他的山地乌骨鸡放养场,迎来的是上千只乌骨鸡从眼前到山顶,蔚为壮观,听说这些鸡在春节买200多元一只。我们眼见为实看到了农村的富民政策让农民真的富起来,腰包鼓起来了。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穿过鸡群,不足300米的地方就能看到湘子洞。远远地看到人头在沐浴春风笑声中攒动,向庙会一样好不热闹!
      我不禁联想起人类与洞穴的渊源来。曾几何时,我们原始的先人就在洞穴中避冷避热、遮风躲雨,长期群居生活在山洞。随着附近的食物不断地减少,一部分人逐渐的走出山洞开辟新的生活,迁徙,与自然抗衡,学会自制工具、生产、建房,完成了“劳动创造人本身”,如云南的元谋人、北京的北京人、四川的资阳人和筠连人等等。现在的双河镇的德胜神羊洞内不是还有人居住吗?人与洞的关系中,洞穴的神秘与人的存在略有答案。洞因人而有名,因名人而誉名于世,因仙名而众人朝之。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湘子洞自然也因神仙而得名。相传,这里是神话八仙之中的韩湘子修炼成仙的地方,其名已久矣。山下原是积湖,水面宽广,是韩湘子练飞功的地方。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韩湘子何许人也?在手机网上查阅资料得知:韩湘子,字清夫,相传是韩愈的侄子。他生有仙骨,素性不凡。他厌烦华丽,喜欢恬淡,佳人美女,全不动心,美酒佳肴,不能溺其志。他立志道家的修炼之法,在二十岁时倾慕筠连山川之趣而来到这里一去不返。后拜吕洞宾为学道,在此洞修行后位列仙班。后人故以“湘子”为洞名以纪念韩湘子。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韩湘子的传说,在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固不可信,只为此洞增添人文色彩罢了。
      走进湘子洞,门前左侧的钙化石如湘云一样,与正面的紫气相生,如仙气荡荡,真有“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在其涛和陈老头的引路介绍下,我们走进湘子洞。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刚进大门,迎面来的是一个闪开的天然会客“大厅”,一根石柱呼啸而下但未落地,不时有水滴作响。陈老头说这里可塑个滴水观音,这滴下的水就成为圣水可卖钱。这个主意是好,我想有恐破坏自然景观。我没想完就随大家在“大厅”的左侧小洞中进入里面……

      在洞中,感受大自然为人类所恩赐的物质遗产。
      湘子洞属于典型的喀什特地貌,其形成原因在于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

      湘子洞中探险,我感受到了四大特点:
      (1)湘子洞洞中套洞,规模宏大。我在探游中,感受最深就是一个洞到尽头又生奇洞,洞与洞之间以狭窄的通道链环着。洞中又分上中下三洞,听陈老头介绍下洞(底洞)因地震后被石笋泥土下落被堵,至今未找到。他在20多岁时探底洞能听见流水声。

      (2)湘子洞钟乳石见奇,洞与洞之间景观不雷同。神奇的湘子洞中,四周的岩溶钟乳奇观让人浮想联翩,不论是“八仙过海”,还是“众佛朝圣”,也不管是“普天同庆”,还是“江山万里”,这里的景观无法用中国词汇道尽其中的美丽。
      (3)湘子洞洞长无量。据这里的乡民说,至今无人走完过此洞,在漆黑而深邃的洞中,增添几许恐惧和神往。
      (4)湘子洞洞如迷宫,无法识别回头路。这里给人感觉,似乎整个山都是空的,岔道多,就是几人十几人一起探险也恐走错路而无法返回。
      我们在疲惫中沿着灯光路线返回,初到洞口,外面的强光让人感到不适。我们在洞口“大厅”中小息后出洞。
      阳光普照万里。虽未游泳,但登高处,感悟“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的境界,神气十足赛神仙。冥冥中,突然感觉远处有梅香飘来,似在与我打招呼。“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正是毛泽东他老人家的梅花啊!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在与诸来客交谈中,我想起了筠连在大明朝时期著名诗人韩冕的《咏梅》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里真是春天的人间奇景,再现高士韩冕隐居山林的情趣与胸怀。

      韩湘子与韩冕没有多少联系,因历史朝代不同,但都相传与韩愈有关。前者是韩愈的侄儿,后者我未看过筠连《韩氏族谱》(明谱版),但应该是韩氏的后代。筠连,是紫竹(即筠竹)的家乡,在唐代天后时期为宫廷贡品,韩湘子的笛管产于此。所以人们对八仙传说特别是对韩湘子有感情。韩冕也精通音律,其紫竹笛声悠扬天宇,或许正是韩湘子的化身,是筠连的文曲星,不然何以取带仙气的洞名!韩冕在筠连明版志书中有记载,惜明版县志和韩冕《文集》毁于战火,仅存诗几首。但在清代康熙、乾隆、同治三个版本《筠连县志》和《筠连县志(民国版)》中,均有记载: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韩冕,自幼求学于景阳书院(即现在的筠连县景阳中学,上世纪八十年代“韩冕读书处”的碑记还在),明朝景泰年间乡试中解元(举人第一名),官任知州,其坟莹在银乡(今筠连县海瀛)。

      据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明史)记载: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09.——1457.01)在位7年。由此应知韩冕是这个时期的人,年龄大约在二三十岁,正是少年得志时期。但景泰年间,贵州、四川、湖广苗族人起事频繁,西南、华南地区动荡,战火持续时间较长。或许韩冕任职的州府所在地被苗族人占领后,侥幸逃脱回到家乡,隐居于此,不问世事,教化后人。才有后来的李傅(弘治己未科进士,官至参政)、詹应昌(天启乙丑科进士,官至武昌道)、陈尔铭(崇祯甲戌科进士,官至浙江知县)等等进士、举人,筠连文风蔚然一直延续到今……所以明清以来的文献记载:筠连“壤接乌蒙,其处最僻,亦弹丸区耳。而山川多秀,人文蔚起,家弦户颂,书声彻途巷,其士耐贫而淡,礼教为先。”


    [img=780,18]禁止外链[/img]


      今天,在“山川人物之盛、风土俗尚之淳”的筠连,闻着湘子洞外的梅花之香,听着牧童的笛声,感受着主人家的好客之道,一杯清茶,三杯淡酒相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为人生淡定创业,耐住三峰翠林之间的寂寞,为乡人高士韩冕精神之传承,弥足珍贵。实为“一卷湘云伴寒士,三峰洞笛读梅花”之境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5-16 19:0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嘉兴
    小时候去过,就从我门口下去,在家都能看见相子洞都位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