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70|回复: 1

    [筠州焦点] 关注“拉动CPI的那头猪” 你懂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6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记者日前从宜宾市畜牧部门获悉,宜宾市目前的生猪存栏量有309万头,比往年还略有增长。既然宜宾的生猪生产总体稳定,那猪肉价格为什么也涨得这么高呢?
       
    分析猪肉上涨原因
        “其它物资都在涨,如果猪肉价格不往上涨,恐怕农村没人愿意再养猪了,今年涨价是恢复性涨价。”宜宾市畜牧局产业科负责人张迟分析说,今年猪肉涨价是全国性涨价,宜宾的猪肉价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40%,而有的地方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大市场大物流的影响。我国生猪养殖重点产区河南、江西等省,由于去年冬天寒冷、南方干旱等天气原因,仔猪成活率低,所以生猪的成栏率也低。其次,这些年来农村外出打工者增加,养猪总量下降,形成了全国性生猪供应的失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宜宾的生猪生产稳定,但猪肉价格却无法游离于全国大市场之外。

        “今年猪肉价格涨幅很大,也与去年的低价格有关。去年,一些散养户养猪没赚到钱甚至还亏了本,就自动退出了养殖,生猪存栏量也随之减少。”张迟说,玉米等粮食普遍上涨,养殖厂的人工工资也上涨20%,物价的上涨导致饲料、人工等养猪成本也在增加,水涨船高是自然的。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沿海地区实行了限养和禁养,造成沿海生猪出栏量减少;同时,城镇化的加快,更多的农村人员涌向大城市,农村青壮年离乡打工。从某种角度来说,吃肉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而养殖的人却越来越少。

        此外,因为环保、用地、融资等方面制约着规模养殖场的发展,大量散养户退出,而规模养殖场又没有跟上,所以猪肉涨价的趋势就很直接。
       
    猪肉涨价谁是赢家?


        宜宾县观音镇的雷志林家里一直养猪,前些年家里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靠养几头肥猪,但近年因为养猪效益连连下滑,农村不养猪而改养鸡、养兔了。

        雷志林掰着指头算了算,养一头猪半年下来,除去饲料等成本,去年没亏本就算是好的。按今年涨价后的价格算,没加人工投入,一头200多斤的猪能赚个两三百元。如今,雷志林买了个“两轮”跑运输,每天帮别人运东西,一天能挣100来块,比养猪来得更快当。

        记者调查了解到,因为今年的猪肉行情看好,市内大多数上了规模的养猪场都在赚钱。翠屏区牟坪镇的养猪大户郭士伟高兴地说:“我们在疫情控制和管理上做得比散养户要好,有一定的养殖技术和防病能力,去前年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利润空间不大,但今年猪肉大涨,今年效益肯定比去年好得多。”

        然而,宜宾市绝大多数生猪散养户们,却因为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科学管理手段和防疫能力差等原因,综合近两三年的养猪成本计算,真正赚钱的并不多。

        翠屏区赵场镇的养殖户李容告诉记者,当前的猪肉价格虽然高,但农户对养猪仍然持观望态度。如果生猪始终能维持目前的价格甚至更高,养猪当然挣钱。但如果猪价掉下来了呢?以高价格购入猪仔来养殖,以低价格卖出的话那就赔大了。

        前几年,不少养殖户在猪肉价格高位大肆投入养猪,等生猪成熟后,却面临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损失严重。经历了前两年猪肉价格剧烈的周期性波动后,不少的零散养殖户对养猪望而却步。
       
    猪价还能坚挺多久?

        “猪肉价格已经涨到十七八元一斤了,还会继续再涨吗?”这是当下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2008年猪肉价格的高涨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且目前全国猪肉价格已经超过2008年,创下新的历史高点。

        据业内人士分析,即使现在农户增加养殖,从母猪补栏到对应的商品猪出栏,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意味着猪肉仍将继续维持高价。

        在采访中,市发改委物价部门、商务局市场运行调节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部门已将近期猪肉价格上涨情况分析汇报给了市政府,并启动调控预案。从目前统计的数据分析,猪肉价格在高位保持稳定,近期不会再出现大的涨幅。因为目前正处夏季,是猪肉消费的淡季,天气炎热,需求量减少。而且,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加强生猪公共防疫体系建设、强化信贷和保险支持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综合各方面因素,猪肉价格可能只有小幅波动。
       
        编后:探讨猪价上涨的连续报道到今天全部刊发完毕。猪价高位运行引起了群众的关注,政府及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这一民生问题,已出台相关政策,尽力在寻找这样的平衡点:既要保护生猪饲养积极性、促进生产,又要避免猪肉价格过快上涨、过多增加消费者生活支出;既要加强中短期市场调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又要着眼长远,落实长期的扶持和保障措施,防止大起大落。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样的平衡点一定能够找到。晚报记者 陈代容 摄影报道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4: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关注“拉动CPI的那头猪”连续报道(2) 农村家庭养猪传统淡出江湖

    晚报记者 陈代容 报道 “现在农村养猪的是越来越少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大多家庭都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而且去年猪价低迷,今年疫病又重,全村养猪的就剩下十几户。”昨(22)日,宜宾县观音镇的一名养猪户雷志江对记者说。


       家庭养殖不如外出打工


        今年33岁的雷志江,早年一直在福建、浙江一带务工。2008年,因老婆生孩子,他辞掉工厂的工作回到农村的家中。“当年,养猪的行情看好,养老母猪国家还给补助,我为了照顾老婆和孩子,就安心在家扩建猪场,养殖、种植两手抓。”今年,他又养了20多头猪。但他告诉记者,现在感觉养猪越来越难了,2008年还小赚了一笔,但2009年时母猪补贴也取消了,虽说政府还有保险补贴,但实际上理赔难,去年还遭遇到了猪价低迷。


        “一年到头都在忙,养猪上没啥赚头,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现在到工地上干活一天都有近百元的工钱了。”雷治江感慨地说,如今饲料也是水涨船高,养20头猪光靠自家的粮食远远不够了,一头猪养半年只能赚200多元。而且养猪也存在风险,如果遇到疫病就糟糕透了。


        雷志江认为,虽然今年猪肉价格涨起来了,但农民并未受到多少益。因为现在买个50斤的仔猪就得上千元,今年的蓝耳病使仔猪成活率下降,很多农村家庭害怕仔猪才喂一两个月就病死了,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再养猪卖了,赚钱不多,还担风险。


        “村里养猪的人确实少了,我周围的农户大多都没养猪了,村里许多住户院子里的猪圈早就闲置了。”翠屏区牟坪镇高桥村的养猪大户郭士伟也这样说,“而就在两三年以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猪,赚点钱以补贴家用。但近几年毛猪价格经过多次大涨大跌后,散户的养猪热情早都没了,所以很多散养户选择了放弃,外出打工挣钱来得更直接更稳定。”


    毛猪难收出栏量在减少


        “现在毛猪难收啊,出栏量是越来越少了。”接到记者电话时,宜宾县从事收毛猪生意的安大叔说。作为一名收猪贩,天天奔波劳作,他感到十分疲惫。


        安大叔告诉记者,他主要在观音镇一带收购毛猪,“现在农户养猪的是越来越少了,近两三年农村养猪的家庭数量在逐年递减。到今年,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了。在不少村子里,全村养猪的就剩下十几户。”他告诉记者,他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了,以前跑一个村就能收满一车毛猪,现在得跑几个村子。以前家家户户都喂五六头猪,猪是农村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可现在感到农村的养猪户越来越少,养猪传统好象正慢慢淡出江湖了。”


    规模养殖有技术抗风险


        郭士伟认为,在养猪散户退出时,规模化养殖的逐渐兴起了,农村养猪模式的明显趋势就是转向规模化养殖。


        “这几年来,散户养猪的大量减少了,而同时一出栏就数十头猪的中小规模养猪场是越来越多了。”像他一样搞规模化养殖,自身掌握一定的科学防病技术,有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虽然去年猪价低迷,但他仍然稳赚不赔。“现在毛猪收购价每斤已飙涨到10块左右了,江苏、上海等大城市的猪肉价格已涨至24元一斤了。” 郭士伟说,


        据了解,今年生猪价格的涨势可能会刺激部分散养户重返生猪市场,但农村传统的养猪模式让位规模化养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