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谣传乐义乡偷小孩,一时间闹得沸沸杨,幸好公安同志及时出面调查查明原委,这则谣言才被揭穿。在筠连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谣言,接下来我们听听沐爱曹取吴老师摆龙门阵,筠连历史上出现的那些谣言儿!
谣言
作者:筠连沐爱中学退休教师 曹取吴
解放前 七个鞋样
在我的孩童时代,也就是蒋介石败走台湾 前夕,有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天,二嫂杨春萱突然动手剪鞋样子。她剪了七个一样的鞋样,母亲问她给谁剪的。她说:“是在门口接到有一个人送的鞋样,叫照样剪七个送七家人,可以消灾,所以就照办了。”后来懂事了,猜想送鞋样的人的意思,是否是叫人们赶快穿鞋跑,躲避灾难?
改革开放初 七个汤圆
无独有偶,大概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已经“落实政策” 恢复公职,到沐中担任高中化学教师了。听说有一天早上,沐爱禛沿河的村支书樊林兵用碗抬了一个包心汤圆上太兴寺“沿河小学”,找到学校领导吩咐:“我昨晚接到好心人传来一个包心汤圆,叫我如法炮制、煮七个送七家人,可以免灾除难,你们这里那么多学生,也这样做,免得学生娃儿遭灾难。”
我没有问学校是否照搬,直接打听到此事开始于落剑坝,当天晚上就传到了镇舟,真的比传达中央文件的速度还快。事情过去又是几十年了,这个活动的蛊惑者是谁?什么目的?不得而知。假若我们要民众作一件好事,恐怕动员他十遍,他们还要猜测是否是忽悠,世间的人——尤其是愚民、真是难说。
民国29年”沐爱出龙“
我曾经告诉人们:其实古往今来,并没有“龙” 这样东西,那是人们想象中的神物;所谓的“龙”,就是古生物“恐龙”,但根本没有人——甚至连一些“教愚化贤”的公教人员也不会相信。谈到这里,我又要讲两个“龙门阵”。
其一:也是解放前,大概是民国29年夏天,有一个晚上下雷阵大雨 ,山洪暴发,沐爱习武坝许多田地被洪水冲毁,有人猜测:一定是哪个洞子里出了龙。不到二十四小时,新闻就出来了,说是龙就出在鹞鹰岩下面的砟口洞,而且传得神乎其神,说是当时曹云卿老师(就是家父)刚从洞门口过,亲眼所见(当时我家住在习武坝鸭公田,还妹妹搬迁到窑坝头,我才三岁),那龙的冠子都有一尺多高......
有亲友当面问家父,家父反问:“假若我当时从洞门口过,今天还能和你们见面吗?早就被洪水冲跑了”。父亲尽管否认还是有人继续传播谣言。
2013年 沐爱出龙
其二,前些年沐爱公园的一个自然景点“黄沙包” (那是沐爱人民的休闲场所,上面有八十年代筠连县政府某局出资修建的“博望亭”),于是民间流传:“五车书”是沐 爱的文风编标志,“印盒山”是沐爱的官风标志,这两处被破坏了,所以沐爱不出人才了”。“黄沙包”被挖后,民间谣传:“那里是阴阳先生说的‘懒汉晒毬,是沐爱的人根,现在根被割去了’”,一时间民怨沸腾。
有一天晚上下雷雨(2013年7月31日),第二天早上我和老伴上街,来到税务所门口时,看见人山人海议论纷纷,我问发生了什么事?余大和告诉我:“大家说是出龙了,是黄沙包的龙脉”被挖断,所以龙要飞走,龙从这里出来后遭受雷击死亡”。他姐补充:“我挤进去看了,地面的印子磁粘粘的,龙尾朝小学,龙头朝街上”
筠连热线网友爆料:2013年7月31日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税务局门口有一个神似的“龙印”
以后的几天,不但筠连、落木柔,甚至珙县、云南都有人前来观看,一时间,沐爱这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来往“观光”的人,比某些旅游圣地还要热闹。
筠连热线网友爆料:2013年7月31日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税务局门口有一个神似的“龙印”
我劝告大家:多读点书,多学习科学文化,以免受人蛊惑。
(本文有删节,文中图片由筠连热线大数据搜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