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以“品牌强县”迈进“大质量时代”
自2010年开始,筠连县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战略,现已成功申报了“筠连苦丁茶”“筠连红茶”“筠连粉条”“筠连黄牛”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全市地标产品中位列第一,全市共有14个地标产品。在做好地标产品保护申报的同时,筠连县委、县政府按照 “保护一个产品、做强一个产业、造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大力抓好地标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块“金字招牌”的魅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优势,推动品牌强县和质量强县,促进筠连经济健康发展,强劲发展。
成效:“地标产品”提升“筠连造”
筠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秋短,霜雪较少;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业及多种经济作物,素有“川南煤海”“中国苦丁茶之乡”“中国奇泉之乡”之称。筠连具有特殊的区位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著名特产比比皆是。因此,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工作,打造“筠连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所标示的产品与特定的地理区域相关联,在市场上打响“筠连造”,提高产品知名度。
2015年12月28日,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向社会正式发布《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筠连的2个地标产品“筠连红茶”“筠连苦丁茶”成功入选;筠连的第一个地标产品“筠连苦丁茶”,在百度输入关键词苦丁茶,显示相关信息的条目有660多万条,而“筠连苦丁茶”信息一直稳居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知名品牌;筠连“黄金白露”“醒世苦丁”“青山绿水”等系列产品多次获得全国各类大奖和质量认证,远销海内外。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价格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筠连是四川省20个重点产茶大县之一,筠连红茶”“筠连苦丁茶”成功申报后,筠连成为全省第一家在茶叶类别拥有2个地理标志产品的区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来抓,全县茶叶实现综合产值10.3亿元。“筠连苦丁茶”申报地标后,500克苦丁茶曾卖出上万元价格;“黄金白露”“醒世苦丁”“青山绿水”“圣星茗芽”等系列产品多次获得全国各类大奖和质量认证,产品远销东欧、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2016年,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筠连红茶价值7.29亿元,筠连苦丁茶价值2.82亿元。
地理标志产品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一个 “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地标产品多为农产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在筠连,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保护知识产权,弘扬传统文化,富民强县,精准扶贫,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抓手。
“筠连红茶”“筠连苦丁茶”“筠连黄牛”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筠连是农业大县,茶业产业、牛产业都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也是精准扶贫的项目。产品加工采用“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既使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也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举措:“金字招牌”叫响“筠连造”
标准助力,推动经济发展。为提高地标产品质量,确保质量特色,对申报和培育地标产品都制定了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苦丁茶加工技术规范》、《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红茶加工技术规范》),从自然环境、产品定义、安全要求等各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和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品牌效应,提升产品价值。每个地理标志下都有龙头企业,每个龙头企业都有单独的品牌及商标。地标产品“筠连红茶”就有醒世茶业公司、双星茶业公司等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中又有 “醒世苦丁”“黄金白露”等品牌;2016年,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筠连青山绿水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娇芽牌苦丁茶价值1.16亿元,筠连醒世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醒世”价值5760.68万元,“醒世红茶·黄金白露”价值3820.88万元。
以点带面,促进产业发展。筠连县政府以地理产品为主,打造“筠连造”品牌;出台各种意见、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加大基地、农户投入,促进产业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筠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筠连将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继续深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重点推进,将更多筠连产品向筠连品牌转变,以质量强县阔步迈进“大质量时代”。
延伸阅读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象征是它的专用地域标志,地域标志也意味着产品的声誉和身价。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极高的国际认同度。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与国际接轨的一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推进品牌战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有力手段,也是提升地方名、特、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地理标志是区域公共品牌,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深刻认识地理标志的市场运用,并以特色支撑品牌,构筑地理标志品牌的内涵,建立适应地理标志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的公共机制,推广可溯源质量监控系统的运用,严格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监管和保护,推进地理标志品牌建设,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建立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从而让地理标志品牌叫得更响,走遍中国,走向世界。(记者王仕荣)来源:消费质量报延伸阅读:
四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闪耀筠连
筠连是农业大县,富产筠连茶叶、粉条等特色农产品。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造就了筠连特色产品的优良品质。筠连以地标产品保护为重点,实施品牌强县,“筠连苦丁茶”“筠连红茶”“筠连粉条”“筠连黄牛”四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闪耀筠连,位居宜宾市第一。
筠连红茶
筠连茶叶生产的悠久历史可上溯3000年。作为“川红故里”,筠连红茶一直是筠连县的特产,是中国三大高香工夫红茶之一。20世纪50年代,筠连作为川红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生产的川红茶直接销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也大大提高了筠连红茶的知名度。
筠连红茶外形紧细、秀丽,金豪显露;香气馥郁,滋味鲜醇,回味悠久。曾多次参加各种博览会、展示会,并多次获得金奖及国际金奖。2016年,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筠连红茶价值7.29亿元。
茶叶是筠连县的支柱产业,201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20.07万亩,全年生产筠连红茶2280吨。
筠连苦丁茶
苦丁茶作为传统保健饮品,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采用新工艺制作的筠连苦丁茶集食用、观赏为一体,深受消费者喜爱。
筠连被誉为“苦丁茶之乡”,全县种植苦丁茶最高峰时达1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小叶苦丁茶基地,占全国苦丁茶市场的50%以上。筠连苦丁茶以“外形条索紧细,色泽翠绿,汤色翠绿明亮,滋味微苦回甜,叶底嫩绿明亮,冲泡后茶叶鲜活完整”等特点而闻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009年,筠连苦丁茶获得“四川名牌”称号;2016年,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筠连苦丁茶价值2.82亿元;2015年,全县生产筠连苦丁茶2013吨。
筠连粉条
筠连粉条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筠连粉条以“泽亮、细腻、柔软、青香、爽口、不滑汤、不断节”等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现有筠连绿色筠山食品,筠连县新世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筠连好而优工贸有限公司等粉条加工企业,“香茗”牌、“阿婆”牌、“村夫”牌等筠连粉条已远销全国。“没吃过筠连粉条,就不算到过筠连”传遍西南,百年老店“邱太婆水粉”至今已发展到第四代。
2015年6月,筠连粉条作为筠连优质特色农副食品产品代表,参加了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组织的2015年全国优质特色农副食品推介会,筠连县政府与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签署了筠连粉条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全县种植红薯15万亩,筠连粉条年产值1.25亿元。
筠连黄牛
筠连黄牛属川南山地(黄)牛,由勤劳的筠连苗汉人民长期自然选育而成。“筠连黄牛”以其肉质富硒、鲜美茶香、细嫩化渣、紧凑结实等优良品质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知名度。
筠连黄牛于2004年被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确定为全省4个无公害牛肉之一;2005年荣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宜宾市牛产业中至今唯一获得全国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2016年,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筠连召开。全县现有养牛重点专业村46个,牛产业养殖专合社41个(其中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5个)、标准化示范场3个(国家级标准化场1个、市级2个)、牛交易市场1个。2015年全县肉牛存栏9.2万头、出栏3.85万头,实现黄牛产值6.7亿元。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核心,坚持品牌战略,形成电商化、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等多方合力发展,把地标产品从区域品牌走向国际性强势品牌的发展之路,筠连县的发展一定会更上新台阶。
来源:消费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