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炮打惊钟”的故事
来源:岁月窖藏 最早整理、讲述人:苏松 张中一 后期编辑:温涛 景阳山位于县城东面,是县城坝子独立的一个小山峰,它独秀于城中,每天接受阳光最早。景阳山势从远高瞻,其形若扑钟,文人学士亦称之为景阳为金钟之说。由于它又同四周峰峦山脉断节不相连,故筠连古八景将定名为“景阳挺秀”。
清朝、民国时期,景阳山上屹立这壮丽而宏伟,布局井然而巧妙的古刹。内分罗汉堂、大雄殿、地藏殿、燃灯殿、三皇殿、玉皇殿,另还建有观音阁、魁星楼、凭云阁等。名为寺庙,实为风景幽美,景色绝佳的旅游胜地。从山脚进得第一道山门,就是古树参天,绿树林荫,灌木丛生,野花飘香。每年夏秋之季,筠连城的士绅,商贾无不上山避暑消闲。
景阳山上有和尚数人,有一长老罗姓主管全山庙务。山上除庙堂外,还别具一格地有两座吊脚楼。一是三皇殿临窗吊脚楼,二是罗汉堂与燃灯殿临窗一排吊脚楼。前者坐东南向西北,可俯览玉壶、龙潭景色。后者面向西南而东北,可瞭望全城街房和屏山耸翠,以及真武白塔山势风光。从明清到民国时期的衙门,就在景阳临窗之下,似乎近在咫尺,更可观察衙门中的动静。
在以往是没有时钟报晓的。掌握时刻一靠观测日出、日落和正午的太阳正顶时,以立竿见影来划分:子、丑、寅、卯十二时辰,再推断早、中、晚;衙门里的兵役们执勤、换岗都以燃香为准。旧时衙门立规有唤起全城人民早起、晚息之责。因此,每日拂晓则规定以五点鸣放铁炮三响为号,唤醒城民起床作业了;晚上则以打更告诫城民们入夜休息了。
每日清晨天刚亮时,衙门里专有负责燃放铁炮的士兵,按时点燃响炮,炮声“咚”、“咚”、“咚”三声响过。这时,景阳山的长老早就作好了敲钟的准备,一听到炮声响过,连忙就敲起了景阳山的大钟,接着,景阳山的大钟“铛”、“铛”、、“铛”……接连不断。一阵炮响钟鸣,惊动了衙门里头三株有两人合抱大的皂角树上几十支燕子和景阳山上的二百多支燕子飞上天空,燕子们在县城的天空由东南转西北回原地的回飞二到三次,翱翔好一阵,就分别去四面八方觅食去了。夜幕降临前,又徐徐回到居巢。炮响钟鸣和燕子齐飞的美妙场面,真是盛况难以言表;景观美不胜收!
由于是炮声响过接着钟声敲响,所以县城人民将其戏称为钟是炮打响的,将其称为“炮打金钟”。其情景往往使一些初到筠连的外地人不明究里,等问明筠连人便站高仰望、以饱眼福。
进入民国后,1934在县城西河岸建起了腾川丝厂,后来腾川丝厂为使厂里的工人职员,能按时上班作业,下班吃饭或休息,不耽误生产,就在该厂锅炉的排气管上,安装了一个哨阀。以人工开则鸣,关则停来指示息作的时间。凡丝厂一放哨,呜呜……长鸣,城民就知道是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了。这种办法逐渐取代“炮打金钟”,燕子齐飞的场面也逐渐消失了。
来源:岁月窖藏 最早整理、讲述人:苏松 张中一 后期编辑:温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