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闻新录(通讯)忠诚—记共产党员、苗族女社员熊宗珍 本文刊载于《筠连报》2001年6月22日第25期总第467期三版
作者2015年8月22日重新整理时,有删改。 忠 诚——记县人大代表、苗族女社员熊宗珍
来源:筠连报 本报记者 李晓军
她个子不高,身体瘦弱,貌不惊人。
20多年来,她带领村民战天斗地,治山治水,使光秃的荒山批上了绿装,闭塞的山寨通了公路,破烂的茅屋变成了新房。
记者一行来到村上,一问起她,乡亲们都说:“她是个能干的女人!”
她叫熊宗珍,今年(2001年)49岁,家住筠连县维新镇顺阳村,是村妇女主任。年近半百的她,已有25年党龄,并连续20年担任县人大代表。 1952年10月13日,熊宗珍出生在筠连县沐义乡(现划归维新镇)西陵村7组一个贫苦苗族家庭。1974年11月,22岁的熊宗珍与苗族青年陶国军喜结良缘,落户来到维新镇顺阳村3组。熊宗珍热情活泼,求学上进,1975年2月,县委党校举办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镇仅有一个名额,组织上推荐了她。
1976年6月27日,是熊宗珍一生难忘的日子,面对鲜红的党旗,她举行了入党宣誓。同年,她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983年,她改任村妇女主任至今。
顺阳村坐落在高高的山坡上,离镇政府有10多公里远,是全镇有名的穷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不通电、不通公路,村民们整日辛勤劳作,吃的是“两掺饭”(玉米末、饭米掺和而成),点的是煤油灯,烧煤要跑10多公里远去挑。家乡这么穷,熊宗珍心里十分难受。
入夜,她合不上眼,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丈夫商量:顺阳村出路在哪里?夫妻俩暗暗发誓,不改变家乡面貌,愧对父老乡亲。 为解决照明问题,1991年2月,夫妻俩牵头组织实施了顺阳、周坪、田坝三个村的用电线路安装工程。夫妻俩不辞辛劳,挨家挨户去收集资款。线路设备买回后,堆放在离村10多里的山脚下,天色已晚。熊宗珍打着手电筒,和男社员一起,把沉重的器材背上了山顶。四个月后,三个村家家亮起了电灯,人们欣喜若狂。
顺阳村有一条“猴子岩”大堰,建于1976年。大堰年久失修,多处垮塌,多年没一滴水,一些村民在渠堰上种上了玉米。为修复大堰,熊宗珍动员大家投工投劳,说服村民拔去禾苗。她多次跑县城,争取了上级部门的补助款。修复工程于1991年10月25日动工,仅仅78天就竣工。干涸了10多年的大堰翻起了浪花,清澈的渠水流向一块块良田,熊宗珍的心里感到特别凉爽。
要致富,先修路。1997年10月,熊宗珍和丈夫商量,决定修建村道公路。为解决垫底资金,熊宗珍卖了自己喂养的几头牛,买来了修建材料。在修路的日子里,她起早摸黑在工地上。几个月下来,她病倒了,住进了县医院,还动了手术。术后不久,她又心急火燎地奔回工地。
一次,她从县里开人代会回来,把误餐补助费买了水果,来到工地慰问民工,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筑路热情。一年后,7.4公里长的村道公路修通了,顺阳村结束了肩挑背驮的历史。为修公路,她垫资了2万余元,至今还垫资1.3万元。
1986年以来,熊宗珍带领全村人民植树造林,迄今为止,全村造林400多亩,人均造林近1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顺阳3组周明泽是戎装7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一等残废军人。周回乡不久,爱人被拐卖,只身一人在家。1991年,年已古稀的周瘫痪卧床,无人照料。熊宗珍坚持每天去周明泽家,为他端屎倒尿、擦洗身子、喂汤喂药。日复一日,整整1000多个日夜!1994年,周明泽去世前,拉住熊宗珍的手,老泪横流:“你比亲女儿还亲!”熊宗珍一直守着老人咽气,还为老人妥善料理了后事。
顺阳2组有一对孤儿,哥哥闫江12岁,弟弟闫勇8岁,他俩的母亲被拐卖,父亲修路时被火药炮砸死。1996年,熊宗珍把孤儿俩接到家中,管吃管住,不收分文。之后,熊宗珍又多方联系,一年后,把孤儿俩送到了宜宾福利院学习生活。
顺阳3组12岁的陶永清和8岁的陶林也是一对孤儿,母亲早年病逝,父亲1999年因意外事故身亡。熊宗珍把两孤儿接到家中吃住,不仅不收分文,还掏钱为孤儿修了4间瓦房。孤儿俩迁新居那天,舍不得已经习惯了的“家”,抱着“妈妈”熊宗珍嚎啕大哭。
大年三十快到了,顺阳2组贫困户向回宗一家的“年饭”还没着落。熊宗珍提了两点“二刀肉”,敲开了向回宗的大门。向回宗说:“这顿‘年饭’,永远不忘!”
一次,顺阳3组陈静海、陈静武兄弟俩发生争执,动起了刀子。熊宗珍闻讯飞快跑去,挡在两人中间大喝一声:“要砍,先砍我!”怒发冲冠的兄弟俩羞愧地低了头,放下了刀子。
熊宗珍的公公已失明20多年,熊宗珍自“过门”起,一日三餐都是把香喷喷的饭菜送到公公手中,早晚把洗脸水、洗脚水端到公公面前。公公逢人便说:“我福气好,有这样一个好媳妇!”
熊宗珍这个坚强的女人也会掉泪。修复“猴子岩”大堰时,她劝说一位村民拔去大堰上的禾苗,这村民指着她鼻子骂了半天,她眼眶里虽滚动着泪花,但最终吞下了肚里;她垫钱修路,有人说她“别有用心”,她把泪水吞进了肚里;她照顾孤寡老人、关心孤儿,有人说她“假慈悲”,她还是把泪水吞进了肚里……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忍不住的她抱着丈夫痛哭。大儿子陶永峰惊醒了,问:“妈妈,你哭啥?”她擦了擦眼泪:“妈妈刚才是做梦。” 20多年来,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凭着对党的事业的赤诚之心,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辛勤地带领全村人民走富裕之路,使贫穷落后的顺阳村变成了富裕村。如今,全村586人每年平均粮食近1000斤,人均收入1500余元,近两年有30多家修建了崭新的平房。村民们说:“村里变样了,我们富裕了,熊宗珍的白发也增添了。”
熊宗珍受到家乡人民的信赖,届届选她为县人民代表,曾经辱骂过她的村民也伸出了大拇指。镇党委、镇政府在全镇表彰她的先进事迹,县人大常委会把她的事迹收入了《人大代表风采录》一书。 2001年6月1日,记者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贵聪专程到顺阳村采访熊宗珍。当年熊宗珍嫁到顺阳村时,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姑娘,如今她未过半百,白发已爬上了两鬓。熊贵聪了解了熊宗珍的事迹后,紧紧握住熊宗珍的手说:“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作者: 李晓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