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早去三地坎农贸市场买菜。又见一自称是市场管理的家伙(装束与常人无异,只是口气比较大)与一卖鸡的农民发生口舌之争:农民说:别人买点南瓜豆豆一元钱一个,我这10只鸡就交两元吧!
管理说:不行,一元一只鸡,照点!
农民说:我现在一只都没卖出去,哪能给那么多?何况早饭都还没吃。
管理说:那是你的事,一块钱也不能少,不然别在这里卖!
农民说:你这不是抢人吗?
管理吼道:给不给?不给就滚!
农民火了:滚?凭撒子哦?
管理吼道:这是我的农贸市场?以后别再这里出现!
农民回敬:你的?共产党的吧!要钱?我回去把眼子打起给你烧在路边,你去领。
(以下省略若干字)
问题来了:
农民赶早进城卖菜有错么?在赚取少许利润弥补家贴有何不可?对调剂市场价格避免摊贩垄断有一定的作用吧!
自称是市场管理的家伙无牌无证,是谁授权的?依照那款法律进行收取农民摊费?有税务发票吗?收来做什么?正如农民所言,凭什么说市场是你的?
城管只负责把各种摊子往规定的地方赶,比如农民卖菜,赶到农贸市场,然后呢,交摊费。(有点像赶羊入虎口)
谁都知道,市场属于公共地段,不属于任何机构和个人。政府出钱进行了维护改造,有环卫工人打整卫生,管理是有执法权的工商行政部门。哪冒来的家伙乱收费??绝对又是“临时工”。
在大筠连,这现象不仅仅是三地坎,城南市场等也毫不例外。听说有人把不服管的农民的称折断或者摊子掀了或者直接抓菜抵“费”,简直是强盗的行径!!这些无疑给“创国卫”狠狠的一巴掌1!好笑!
我们的主管部门去哪了?貌似该工商管管吧?据观察,别人说城管如何如何,至少有城管制服的人在街上转悠,工商呢?千载难逢,不知道领了工资窝在哪里快活??莫非只是每年办几张营业执照?
远在唐朝,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 愿主管部门亲之为之,愿所谓的管理员好自为之,人在做天在看!!别捡根鸡毛当令箭,说不定,你捡的连“毛”都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