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qy大海 于 2016-9-14 07:02 编辑
筠连武德: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战斗故事 ——访黄继光的战友、武德乡共和村8旬抗美援朝志愿军袁必德同志
84岁的老兵袁必德同志
袁必德与76岁的妻子潘国云在一起
袁必德,今年84岁,四川省筠连县武德乡共和村7组人,1951年入伍,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战斗英雄黄继光一年入伍,一个团当兵,黄继光系步兵连,袁必德系高射炮连,两个连队相距200米。袁必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和上甘岭等战役,1955年退伍,1961年回到家乡筠连。
袁必德的退伍证 重温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油画战斗英雄黄继光
说起黄继光可能大多数人都应该知道这位战斗英雄的名字吧,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出生,7岁起给地主放牛、拾柴。解放后积极参加剿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后,黄继光为了掩护部队挺进,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反击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攻下0号阵地,乘机顺利攻上山头,全歼守敌两个营1200多人。 上级给黄继光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称号。军党委根据黄继光生前的愿望,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于1953年6月25日发布政令:追赠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老兵袁必德身残志不残 袁必德的五级残残疾证 近日,小编到筠连县武德乡探访了这位身上多处伤残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袁必德老同志。 袁必德老人说:“我是1932年8月23日出生,那时家庭条件比较贫穷,想出去当兵,1951年5月的一天,我到沐爱区共所(今沐爱镇)去耍,看到了许多人正在报名参军,我很高兴也报了名,当天下午,区工所召开了欢送大会,当天应征入伍,第二天我们就步行到高县,在高县住了一个晚上,第三天我们又步行到宜宾李桩,从李桩坐船到纳溪县换衣服,然后坐轮船到重庆,在重庆休息了5天就又坐轮船到武汉,到武汉休息了3天,就又坐火车到吉林省,在吉林省训练了20天后就安排去朝鲜南市修建飞机场,过了20天后又回到吉林省,又训练了20天过后就派去参战,我被编为补训九师一团一营四连九班战士。 1952年9月正式到朝鲜参战,在战场上边学习高射炮的使用,边学习打仗,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而是流动游击作战,有一次我亲自打掉两架美军战斗机,其中一架是A584,另外一架是空中侦查机,他们称它为‘油寡妇’,我们连队被评为特等奖,班集体荣立了个二等功。1952年10月14日晚至15日早上8时左右,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当天晚上,美国的战斗机群陆续从上空飞过,我们也正在用高射炮打飞机,由于寡不敌众,被美军扔下的炸弹爆伤了我全身,顿时鲜血直流不省人事,但心里有些明白还没死,确无力动弹,后来战友们把我送到吉林省锦州第六军区医院治疗。黄继光就是那个晚上在一个高地上为了部队挺进用胸口堵住敌人的枪口壮烈牺牲的,黄继光的一些战友在战场上受伤下来后,我们在同一个医院治疗,整天都在摆黄继光生前在前线壮烈牺牲的龙门阵,从此我就告别了战斗历程,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
袁老被弹片右炸伤的右大腿
袁老被弹片右炸伤的左手 问:后来你的情况又是咋样的呢? 答:后来1953年5月3日我出院后,回到四川省新繁县第一革命残废军人速成中学学习文化,1956年我又到南充读高中,两年以后,于1958年到青海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两年,1960年冬月,我带了546名学生到青海省柴达木油田实习采石油,从此以后,我就在油田当管理员【相当于现职文书】。1963年9月,毛主席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就趁此写了一份退职申请,回到了已别13年的故乡筠连。
1964年参加了文化大革命,担任副组长。1971年后我就担任生产队会计,一直干了11年,期间一直是县人民代表和乡人民代表,当时我也是50多岁的人了,由于身体多处伤残,上级领导叫我休息我才停职的。
问:你立过功和受过奖吗? 答:没有立过战功,但我6次被评为优秀战士,参加过青海省劳模先进代表会,受过一次奖章,还受到了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荣誉证书”先进个人奖。 问:你是党员吗? 答:是,我是1963年入党的,在生产队时入的,我三次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问:你的纪念章是什么情况? 答:我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打仗,朝鲜领导人金日凤副主席来看望我们时发的,上面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1951”字样,只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打仗的人才有(下图)。
另外一枚北京安门图案的纪念章是1954年在新繁县学习时,中央慰问团司法部长史良(女)发给我的,上面有“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團1954.2.17”字样(下图)。
问:你身上有伤吗?评残废没有? 答:我身上有六处伤疤,左手大拇指骨折,左手骨折,弹片穿心而过,右手骨折,内有七块弹片,左脚大腿有一块弹片,右大腿有一块弹片5公分,我属于二等甲级五级残。 问:目前党委政府对你如何? 答:党委政府对我一直都很关心,每个季度给我5000多元的伤残补助,生活上没什么问题了。 问:你对党委政府还有什么要求吗? 答:我就是没有电视看,想看看新闻,我也喜欢看报纸,有时候我都爱去乡政府拿点报纸来看,因为我四个儿子已经去世了两个,还有两个儿子一直在外面打工,我和我老伴是单独生活的,户口也是另外的,所以我希望有个电视看看,没别的要求,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伤残老兵,感谢党委政府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筠连热线编辑部:母乾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