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qy大海 于 2016-9-28 21:24 编辑
100多年前的新华字典你看到过吗?真是罕见的藏品!
9月26日,笔者在一个老朋友家玩耍,老朋友特别尊敬人,不是泡茶,就是炒花生;不是摘柑橘,就是挖地瓜,弄得笔者都有些不好意思。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他说:我有一本书,是以前朋友送给我的,十分珍贵,我知道你特别喜欢书,我拿给你看看,如果你喜欢,我们多年的关系,我可以送给你。我说:有什么书那么珍贵,快拿来我看看。
耍了一下午,天渐渐阴暗,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我抱着这几本心爱的书向大哥道别,一步一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里沉甸甸的,感觉责任还有些重大,害怕辜负了大哥的期望。
回到家,拿着这本书研究了一下,发现这本书16开本,长18.9厘米,宽13厘米,厚1厘米,88双页,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集,封面左面用朱红色竖着印着《增篆中华字典》,下面是顾鹿署,右面则是偏旁部首。翻开第一页,正文上面篆书列出下面的大老宋体字,正文部分横宽10.8厘米50字,竖长17.5厘米由82字,每个字的大小在1毫米左右;左上角与下一页右上角刚好组成康熙字典字样,下面是酉集部首及字的笔画数量和页码。 康熙字典,常用之字毕竟不是太多,加之字迹太小,释义用字每个不及四分之一粒黄豆大,当年字典的编辑者不知用多少倍的放大镜,可谓良苦用心呀!字迹虽小,但非常清晰,编写者早已仙逝,翻开字典,我深深地向他们鞠一个躬!感觉他们的良苦用心,他们实在太伟大了!
从网上查阅,没有找到它究竟和何年由哪家书局印刷,据推测应该是上海广益书局印行印刷,从顾鹿的生平事迹中可以推测1911年左右印刷,希望古书爱好者研究一下当时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这么小的字是怎样排版及书写而成的?他们编写有用了多长时间呢?编者除了顾鹿外还有谁呢,我要好好珍藏这本《增篆中华字典》,让它重出江湖,为我们增砖添瓦。 作者:罗鸿运 筠连热线编辑部:母乾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