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3|回复: 0

    魏晋优秀历史学家陈寿和《三国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3 14: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魏晋优秀历史学家陈寿和《三国志》
    筠连县沐爱中学退休教师曹取吴

    “国学”可以用《经》、《史》、《子》、《集》予以概括。经:禁止外链,指禁止外链经典著作;史:史书,即禁止外链;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禁止外链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禁止外链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禁止外链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禁止外链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禁止外链、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巍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金史》、《宋史》,《元史》、《明史》, 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禁止外链,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不久,又将《清史稿》合编其中,合称《二十六史》。

    编年:按年代顺序编排史料、著作等。
    在这二十六部“禁止外链”中,前四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未竟而卒,其妹班昭继续编写的《前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这四部史书叙事比较正确合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判比较公正,被人们称为“四大良史”。
    国人中读过《三国志》的人极少,上过高中的人,也只在《语文》课本中读过《隆中对》或者《赤壁之战》等个别片段。而读过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人却很多。《三国志》是禁止外链,记载的内容正确、或者基本上正确。而《三国演义》不是历史,是历史题材的小说,它叙述的内容好多不合乎历史事实,甚至可以无中生有(如陈喆——琼瑶的《还珠格格》是历史题材电视剧,内容完全无中生有),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判,也完全凭作者的好恶和立场而定,不一定公平和公正(《三国演义》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判,完全是按照罗贯中“尊刘抑曹”偏见)、不合乎历史的真实。好多人错误的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理解为“历史”,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缺乏历史知识的缘故。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历史学家,《辞源》这样注释的:“陈寿,公元233——297年(三国魏明帝大初7年、亦即蜀汉后主建兴元年到晋惠帝元康7年)。字承祚。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令史,入晋为著书郎、御史治书。撰有《三国志》、《益都耆旧传》等。《晋书》本传谓时人称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陈寿字承祚,巴蜀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北)人。
    少年时期的陈寿就勤奋好学,拜同郡谯周为师。长大后在蜀汉后主刘禅当政期间做官,担任过“观阁令史”职务。在宦官黄浩专权期间,超重大臣们都阿谀奉承他,而陈寿却“鹤立鸡群”、坚决不屈从黄浩的权威,所以常常受到斥责和罢免;蜀降晋后,历任禁止外链禁止外链禁止外链、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西晋司空张华喜爱陈寿的才华。张华认为陈寿虽然于旧事有些牵连,但从情理上不应该受到贬废不用的待遇。因此,举荐陈寿为“孝廉”,担任“禁止外链”副职。不久,又派任为阳平(在今山东省境内)县令。在这段时间,陈寿编完《蜀相诸葛亮集》,上奏朝廷、被提升为“禁止外链”。同时兼本郡“中正”(巍、晋南北朝时,政府选任有声望的官员担任各地选拔人才的官员,这官员就叫“中正”)。以后,陈寿又撰写有关“巍”“蜀”“吴”历史的《三国志》共六十五篇。
    当时的人们都陈赞陈寿善于徐庶历史故事,认为他有优良的治史才能。官员夏侯湛当时正在写《魏书》,他看见陈寿写的《三国志》后,便把自己写的《魏书》撕了。司空十分欣赏《三国志》的“戏说”,他对陈寿说:“以后《晋书》也应该交给你写”。由此可见,那时的人们对陈寿治史才能的推崇。
    当然,任何时候都有人专门场反调,魏、晋时期也不例外。尽管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称赞陈寿,也有人说不然。
    其一:有人说丁仪、丁廙弟兄是三国魏朝名人,陈寿却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可以拿出一万斗米送我,我自当为你们父亲立一个好传”。丁氏兄弟后人没有送米,因此陈寿竟不给他们立传。
    其二:有人说,陈寿的父亲是蜀国马谡的参军。街亭失守,马谡被诸葛亮杀掉,陈寿的父亲也因而受到牵连而被诸葛亮处以“髡刑”(一种被剃去头发的处罚),同事由于诸葛亮次子诸葛瞻也很轻视陈寿,所以陈寿在为诸葛氏父子的立传中说:“诸葛亮既无大将谋略指挥的长处,又没有临阵应敌的才能;说诸葛瞻只恃一手好字画装腔作势,名不副实”。
    所以也有人批评陈寿无“良史”之德。
    对于以上两点,我的看法是:
    (1)可能是个别人私心杂念的猜测与妒忌、或者个别人私人恩怨的中伤,根本没有什么依据。
    (2)个别人文素质低下的读者的出爱慕推测。
    (3)个别人受罗贯中《三国演义》无限拔高和神化诸葛亮的流毒有关,实际上诸葛亮的才能的确不是《三国演义》所神化那样,他的长处并不在于军事指挥,而在于治理内政和后勤保障,以及敬业精神;比如在伐魏的方略上,他就不如魏延;在荆州失守,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等问题上,作为掌管蜀汉最高军事统帅的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责任。在蜀、魏战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都有自己的自私打算(为了自保,绝对不能消灭敌人),所以他的人格也的确不如《三国演义》吹嘘的那么高尚。
    (4)翻开历史,陈寿的父亲是被曹操下令杀掉的。他和曹操可有杀父之仇,而且互相处于敌国,但他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对曹操的评价却很高:“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朮,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宏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由此可见陈寿是多么大公无私,灵魂是多么高尚。

    西晋司空张华准备推荐陈寿出任“中书郎”,大臣荀勖因为妒忌张华而迁怒于陈寿,于是暗示吏部将陈寿调任禁止外链(治在今山东省莱阳东)禁止外链,陈寿以老母年老无法离开为借口不去赴任。大将军杜预去镇守禁止外链前,为此再度向朝廷推荐陈寿,杜预认为:根据陈寿的才干,适宜授任“黄门侍郎”之类的散官。因此皇帝授予陈寿著史的“侍御史”职务。不久,陈寿又因母亲去世、去官居丧,他的母亲去世前遗嘱:死后葬于洛阳(斤河南省洛阳)。陈寿遵从母亲的遗愿,将母亲葬于洛阳。谁知为此,陈寿又遭到人们的非议,说他不遵从礼义将母亲归葬故乡,因此,陈寿竟被免官。
    据说、起初陈寿的老师谯周曾对他说:“你一定会议才学著称于世,然而在仕途上游会一再受到挫折,这并非为你的不幸,只要你好自为之”。陈寿致辞的经历,的确应验了老师的预言。过了几年,朝廷虽然又任用陈寿为“太子中庶子”,但陈寿没有接受。

    西晋惠帝元康七年(公元297年),陈寿病死,享年六十五岁。尚书郎兼梁州大中正范頵等人奏请皇帝:“昔日汉武帝曾下诏‘司马相如病重,可以派人把他的著述都拿到朝廷来’使者拿到司马相如的遗著,上面谈到祭祀天地的事情。汉武帝看后很推重。故此,我们援例推荐著3史侍御史陈寿作的《三国志》。该志语词惩恶杨善,正确评估 王朝统治的得失,有益于教化百姓。虽然其志在行文上没有司马相如的大采艳丽,但在内涵上却胜过司马相如,因此希望皇帝能把它采纳存录下来”。

    晋惠帝接受了这个奏议,下令河南郡尹和洛阳县令派人到陈寿家中抄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著名的史学名著,它记述了“魏”、“蜀”、“吴”桑政权鼎立对峙的历史,沿袭了《汉书》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但又有所创新——以“魏”、“蜀”、“吴”三国并列为书,开创了纪传体国禁止外链的典范。它可分可合,分开则记述了一个政权的盛衰兴亡,合起来则描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风云变幻。

    撰写诗史书,时间起訖的断限问题是无可回避的,每一部断代史、反映的都是一个朝代。《三国志》是一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曹魏”立国于公元220年(汉献帝延康元年),西晋于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如果严格按朝代的起讫为标准,《三国志》就只能记载这六十年的历史。然而,自公元189年(汉灵帝中平6年)董卓治乱引起军阀混战,东汉王朝就已名存实亡,东汉皇帝仅仅是政治傀儡而已。正是在东汉王朝解体、军阀逐鹿称雄的历史背景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分别在中原、西南和江南建立了各自的专制政权,从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长期对峙局面。记载三国鼎立的历史,如果只从公元220年开始,就不可能深刻地揭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基于此,部位王朝年限所束缚,而以历史时期的特点为记事的断限标准,这突出地反映了《三国志》尊重历史事实的朴素历史唯物主义精神。体现了作者陈寿作为著名历史学家的卓识和远见。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