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迹】
“自己富不算啥子,能把乡亲们一起带上致富路,那才是真本事。”今年42岁的陈道乾本是筠连县双腾镇德胜村5组人,他这么想着,也是这么做着。从做养殖,到做旅游,他正在把德胜村带出山里,走上致富路。
[img]禁止外链[/img]
垫资10万修路 遍寻产业希望
德胜村海拔高,适合的产业不好找;山高路陡,远离县城场镇,交通不便;村民文化水平不高,如果不外出打工,就只靠一点林地糊口。
陈道乾头脑活络,多年前就开汽车跑运输,有了本钱后就在县城开了个七间门面的汽车修理厂,是村里率先富起来的人之一。
如同他所说,“自己富不算啥子,能把乡亲们一起带上致富路,那才是真本事。”三年前,德胜村换届选举,陈道乾在村民的推举下,当选为村主任。
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和对比,陈道乾和村党支部书记刘溪平商量,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大家共同思考发展出路。第一,村里虽然山高路远,但拥有尖峰山丰富的生态林业资源和云台寺佛教文化资源,可以发展乡村旅游。第二,筠连黄牛在全省都独具特色,德胜村生态环境优良,非常适合搞养牛、养鸡、养猪等养殖业。第三,要发展旅游业和种植养殖业,交通必须先行。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粗理不粗。当时德胜村2、3、4、5组的公路,是原来林场的老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根本不能通车了,村民走的也是泥泞狭窄的山道。陈道乾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一方面自己垫资10多万元,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在半年时间内,就把村里7公里多的公路整修通车了。哪怕只是碎石路,但交通毕竟方便多了,村民看到了希望。
公司+合作社 黄牛养殖先行
在修路的同时,陈道乾开始着手发展养殖业。由于之前从没有过养殖经验,很多村民并不愿意搞养殖,陈道乾和其他村组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虽然后来又出现过协调土地、安装电桩等纠纷,甚至遭遇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陈道乾将自家的房子、门面抵押贷款,借钱给村民修鸡圈,买鸡苗,硬生生扛下了资金上的困难。
2013年10月18日,是一个让陈道乾不能忘记的日子,也是德胜村民永远铭记的日子。陈道乾、陈会、陈昌维等听从筠连县苗学会、筠连县畜牧业协会专家建议,注册了筠连县尖峰山种养专业合作社,113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主要从事苗家乌骨土鸡、筠连黄牛养殖。
次年3月,合作社又在双腾镇德胜村五组作坊湾坳口建起了川南黄牛养殖场,5月6日,筠连县尖峰山种养专业合作社、筠连县维新镇顺阳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筠连县鹿井种养专业合作社,更是联合在双腾镇德胜村举办了苗家乌骨土鸡生态养殖和黄牛养殖技术培训。
从2014年3月6日川南黄牛养殖场建成,到当年12月30日,就出栏黄牛320头。2015年,合作社在加大推广筠连黄牛能繁母牛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的基础上,重点从腾达镇川南肉牛交易市场分批选购优质杂交肉牛、筠连黄牛能繁母牛,从达州宣汉引进蜀宣花牛,截至9月25,肉牛存栏已达1280头,2015年已出栏560头。
发展到如今的近600头,德胜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路子走得越来越顺。“现在全村已有60多户养牛,10多户林下养鸡,一些准备开农家乐。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一半以上已经回到村里,准备在自己的土地上大干一场,创业致富。”陈道乾笑着说。
从标准化规模生产 到产业化经营
“路子走对了,就是好!”养了10多头牛和几百只乌骨鸡的胡姓村民说。据了解,现在村民们的林下鸡每斤能卖到40元,一头牛能卖到10000多元,除了本地销售,还远销重庆、浙江、上海等地……2016年春节期间,部分村民,包括一些贫困户,腰包开始鼓起来了,新房子住上了,摩托车小车在村道上畅通无阻了。
明眼人看得出,村民们胖了,陈道乾却瘦了。比如他垫出去的钱,熬的夜,花在村里的时间,把他折磨得够戗。他本来住在县城,儿子在外读书,老家只有父母居住。自从当了村主任,为村民考虑的多了,为自己考虑的少了,回县城的家时间少了,留在老家的时间多了,有时他爱人郝姐还到老家陪他。他们之间相互受了不少气,也说了不少客气话。
陈道乾却对外人说:“父母亲70多岁了,他们又不想去县城,说是在城里生活不自由,像受罪一样。我就在老家多陪陪他们,以后少点遗憾,也是好事。”
带着村民找到了致富的希望之路,陈道乾和村组干部又在考虑怎样深度优化、拓展了。特别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德胜村以后,发展后劲增强,德胜村对发展重新作了规划。尖峰山合作社川南黄牛养殖场按照《宜宾市畜牧水产局关于印发2015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止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为标准和要求,2016年将投入资金200万元,切实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力争达到市级示范场的要求。
好人寄语:“自己富不算啥子,能把乡亲们一起带上致富路,那才是真本事。”
道德点评:明眼人看得出,村民们胖了,陈道乾却瘦了。他垫的钱,熬的夜,花的时间,村民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从当了村主任,陈道乾为村民考虑的多了,回县城的家的时间少了,有时他爱人郝姐还到老家陪他。他们之间相互受了不少气,也说了不少客气话。“只要村民富裕了,我受点委屈又算什么。”陈道乾就是这样一位能为村民办好事、干实事的致富领头人。
来源:四川文明网/筠连新闻网/筠连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