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2|回复: 1

    [摆龙门阵] “筠”“连”与地名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9 18: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本帖最后由 yoyo3154 于 2016-11-29 18:18 编辑

    “筠”“连”与地名文化


    前  言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有幸在这里给大家交流,讲一讲我们家乡的地名文化。我有一个观点:我们生活在筠连这个地方,就要熟悉筠连家乡,了解“筠”和“连”的来历。今天我讲课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筠”和“连”是怎样来的,二是古代羁縻制度和筠州、连州时代的状况;三是地名文化及分类;四是筠连18个乡镇得名的由来。

    图片1.png

    “筠连”是一个独特的地名,“筠”字只有用于筠连县时才读“均”,其它地方都读作“云”。在四川只用于地名独特字只有三个县,分别是:筠连、犍为、阆中,筠连占其中之一。
    图片2.png 图片3.png
    筠连县名的来历,以前有三种说法: 一、清朝雍正十三年黄廷桂等所修的《四川通志》中载:“唐武后时拓边,于孔雀溪置土舍,供输紫竹,故有筠、连之名。” 二、明代学者曹学全所著的《蜀中名胜记》中载:“四山皆竹,一色相连,因谓之筠连矣”。 三、按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知县丁林声编修《筠连县志》中载:“属叙州,以地多筠竹,故名”

    图片4.png

    筠,指竹子的青皮,泛指竹子。筠竹为谈竹的变型。杆高5-10米,径宽2-6厘米,幼秆布满白粉,渐次出现紫竭路斑点或斑块,且多相重叠。筠竹色泽美观,竹材匀齐劲直,柔韧致密,是世界上有名的观赏竹种,但分布有限,现已处于濒危状态。可能是气候变异缘故,现在筠连已无筠竹分布,而邻近的云南盐津、大关等县还有分布,其中大关的木杆乡是全国筠竹分布最广的地区。

    图片5.png


        考“筠”之意,或在当时筠连的四面山上多是筠竹,自然奇景,美不胜收,筠连之“筠”,由此而来。
         2008年建设玉壶公园广场时,将筠竹移栽在公园假山前,构成特有景观,体现筠连“筠”的来源。

    图片6.png

    说完了“筠”,接着说“连”字的来历。刚才我们说到筠连地名的来历一是《四川通志》中载:“唐武后时拓边,于孔雀溪置土舍,供输紫竹,故有筠、连之名”。二是明代的《蜀中名胜记》中载:“四山皆竹,一色相连,因谓之筠连矣”。对第一种说法我认为较可信,但“筠”、“连”两个字应断开。对第二种说法我就有点存疑了!因为“四山皆竹,一色相连,因谓之筠连矣”中的“筠”和“连”的合在一起的,而“连”是动词,即“筠竹连在一起”之意。所以第二种说法解释“筠”字可通,而解释“连”则不通了。

    图片7.png

    按《旧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三(下)记载:“旋置筠州,领县八:盐水、筠山、罗余、临居、澄澜、临昆、唐川、寻源。……又置连州,领县六:当为、都宁、逻游、罗龙、加平、清坎”,也就是说在唐朝设置羁縻筠州、连州时,“筠”和“连”是分开的。而且一直延续到五代、北宋、南宋时期,直到元朝时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才将筠州、连州合为筠连州,就是说筠连的名称一直到元朝时才出现,所以说《蜀中名胜记》中“因谓之筠连矣”之说是错误的。

    图片8.png

    那么筠连的“连”字为从何而来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筠连”的“连”在以前并不读作“莲”,而读作“临”。现在一些乡下的老年人依旧把“筠连”读成“均临”。“连”(“临”)从哪里来?各种典籍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四川大学教授任乃强在其所著的《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专门对“筠连”特别是对“连”的论述,可谓十分精彩。


    图片9.png

    任乃强教授生于1894年,故于1989年,著名民族史学家,我国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之一。历任重庆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和中国民族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四川民族学会顾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任乃强一生涉及诸多领域,他是四川最早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最早将《格萨尔王传》翻译成汉语。在民国时期主要在康藏一带从事研究,其夫人是藏族人,解放后在四川大学任教授,1960年撰成《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这部一百五十万字的鸿篇巨著。

    图片10.png

    任乃强教授说:“临为巴蜀南中人呼食盐之古语,筠连盆地土咸,有低产小盐井,……古无凿井者,唯知土壤中有盐,取其土,浸水而煮之,是为土盐。唐代置筠、连两羁縻州,元合为筠连州,明并为筠连县至今。连州之连,亦即临利之临,盖临之异字,犹‘连然’之连,与‘临池泽’之,皆谓其有盐也”。

    图片11.png

    任乃强教授此说真是太贴切了!大家想一想,现在不是还有一些老年人把“筠连”读成“均临”吗?几十年前,县内人一直把“筠连”读成“均临”,解放后由于交往的发展,才改“临”音读成“连”字音。如果把任乃强教授的此说同前筠竹之说连起来,那么可以推断出唐朝时设的筠州、连州是以物产而命名,产筠竹的叫筠州,产盐(即古音“临”)叫连州,元朝合二州为一,以后就叫筠连。筠连县内以前只有巡司温泉一带产盐,那么连州就有可能在今巡司镇温泉附近了。这一点,也与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的对筠州、连州的标注是相吻合的。


    图片12.png

    对“连”在以前读作“临”音,在筠连的文史资料上也有记载。有篇叙述辛亥革命时罗鲜清(即阳翰笙剧作《草莽英雄》中的主角)的队伍进入筠连城的民歌即可佐证,这首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歌是这样唱的:“喜盈盈来笑盈盈,罗家队伍到筠连(音临),前头已到灯杆坝(在今教师进修校),后面还在玉峰亭。”,这里筠连只能念作筠临,不然诗就不押韵了。

    图片13.png

    谈到这一点,有的朋友也许会问:1953年以前的筠连县只有现在的一半那么大,为何在唐朝设立筠州、连州时下面会设了14个县?因为现在筠连县的东面原来属高县管辖,在唐朝时属高州的地界,在现在半个筠连县的地界上设了14个县,会比现在的半个乡镇还小!说到这里我同大家讲第二部分我国封建社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制度。

    图片14.png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解释说:“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汉宫仪》云:“马云羁、牛云縻,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也就是说“羁”就是马笼头,“縻”就是牵牛鼻子的索子,即我们说的牛前索,以此形象地表示那一个时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所谓“羁縻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政策。各少数民族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汉族地区不一样,一般是落后于汉族地区而又自有其民族的特点,因而不能采取汉族地区的那一套统治方式。随着各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势力的逐步深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政策措施也日趋完备,这就是“羁縻制度”。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羁縻制度”在各个历史朝代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一般表现为比较宽松的制度,例如汉代对所利用的土著贵族封以“王”、“侯”、“邑长”,这办法称为“羁縻”。 而在唐朝时,则多在西南地区设立了羁縻的州、县,宋朝时国力衰弱,也沿袭了唐朝这一制度。所以北宋时的乐子正说:“羁縻诸州,散没落云南蛮界一十五州。其余虽多处名额,亢无城邑,散居山洞,不常其居......其为剌史,父子相继,无子即以其党可者公举之”。所以羁縻制度是封建中央政权对少数民族归顺的一种承认,只要有心归顺中央政权,地盘大一点的首领就封个州官,地盘小一点就封个县官,到底这些州县在哪里,当时的唐王朝多数都搞不清楚,只是在史书上记下了一笔,作了一个记载,唐朝一代到底设了多少个羁縻州,没有准确的数字。

    图片18.png

    乐子正所说的“散居山洞”,的确是实事。所以在唐朝设立筠州、连州时,筠连这一带的文化的相当落后的,不能与内地的州县相提并论。这也是筠连这一带为何能发现汉代的文物,而没有发现唐宋时代的文物的原因。筠连这一带东汉时是汉族统治的南广县,县城就今天腾达镇对面的傅家坝,所以在巡司一带能发掘到东汉的墓葬及文物。而唐宋时期筠连这一带主要是彝族统治,文化较落后,所以没有文化遗存,在座的有乡镇的朋友,如果哪一天在筠连周边的某个乡镇能发现唐宋时的文物,绝对是个史学界的大突破。所以,筠州、连州时代并不美好。

    图片19.png

    下面讲第三部分,前面讲完了“筠”和“连”的由来,其实讲的就是地名文化。地名是山水、城市、村庄的符号。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地名”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有些淘汰,有些变更,有些新生。这些变化,既缘于自然界的变化,也缘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不管是那种原因,其变化过程,包含不少知识性和趣味性。地名文化也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


               对地名的分类,我归纳了为以下几类:一是以地貌特征和方位命名,如高石坎、双河场、南山、东山等,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地名的命名法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所以我们一说资阳就知道它在资水(沱江)的北面,一说绵阳就知道它在绵山的南面,一说江阴就知道它在长江的南面,这里有一个对不上号的就是武汉三镇中的汉阳,它现在汉江的南面,但它原来是在汉江北面,由于明末清初汉江改道,现在就成了在汉江的南面,但地名沿袭至今。


    图片20.png 图片21.png 图片22.png
    二是以家族、族群、姓氏而命名,或后缀上地形名,如王场、李场、柳家、王霸坳、吴家坝、张家湾、郑家林、落木柔、乐义、落箭、洛表、洛亥、罗渡等。其中有汉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地名后来成了汉族音译的。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讲座不展开讲。

    图片24.png 图片23.png

    三是以动植物及物产而命名,如黑雀洞、秋鹰岩、李子坳、罐子厂等;四是以神话、传说、宗教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人类活动的美好愿望而命名,如仙人洞、观音湾、歌诗船、倒流水、宜宾县永兴(以陈永兴开店而得名)、高县四烈(纪念解放初期征粮剿匪牺牲的四位烈士)、李端(纪念清初在此开场的李明端)等。以上分类是我自行归纳的,也许有不完整之处。以上举例的地名,多数是筠连的地名,只有少数例中由于筠连没有,才举了外地的地名。

    图片25.png 图片26.png

    筠连县18个乡镇得名的由来
    二  腾达镇
                  腾达镇的驻地是平寨场,人们通常又把腾达镇叫做平寨。平寨场最早的场址在今腾达北面山上的小河坡到司湾一带,山上建有寨堡,人们便在寨堡中赶场,故名山寨。到明末隆庆、万历年间,随着南广河航运的兴起,人们逐渐移到了南广河水边,并建寨贸易,由于是建在平坝里,故名平寨。山寨和平寨并存了一段时间,平寨最终以便利的水路交通优势取代了山寨。
                 清朝初年的“湖广填四川”后,平寨场日渐热闹。因平寨场的南面有一座山名腾龙岩,西面坝子中又有九个小山包形似乌龟。一些风水学家便把这种地貌叫做“九龟赶腾龙”,为平寨场风水大吉大利的象征,于是又把平寨场叫做腾龙场。到民国18年(1939年)建乡,因当时尚属高县管辖,而高县北面又有一个腾龙场,故将平寨场取“飞黄腾达”之意,命名为腾达乡。以后乡、公社、镇等均用“腾达”之名,但人们习惯上还是两名并用。

    图片27.png 图片28.png 图片29.png

    三  巡司镇
               巡司镇以其在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设立的三岔巡检司而得名。巡检司于元朝首创时,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其功能性以军事为主。明朝沿用并佐以行政权力。 晚清中国人口大增,相对的县衙数量并无增多,于是次县级的巡检司在数量上与功能上日渐增多,也多有通判等官职设置。巡司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式形成场镇。

    图片30.png

    四   武德乡
                   武德乡驻地吴家坝场,清朝时属高县绥来乡(驻蕉村)四甲,民国初年置团,1935年与德面坝并为联保,取两地之首字命名为“吴德联保”,其音同“无德”,故常被戏称为“无才无德联保”“缺德联保”,1940年改乡,避贬义取“吴”的谐音“武”,改称为武德乡,解放后的1953年,其管辖的德面坝、小河划入巡司,巡司管辖的平安堡划入武德。

    图片31.png
    五  蒿坝镇
               以驻地蒿坝场的坝中蒿草丛生而得名,清朝时属定边乡祥三甲,1940年名复兴乡。1953年划入筠连县后曾为第六区驻地,管辖巩固、平安、民族、和平等4个乡,1982年因宜宾地区内重名,复名为蒿坝,1992年建蒿坝,其管辖面积相当于原六区的巩固、平安、民族三个乡。

    图片32.png

    六  双腾镇
                   双腾镇驻地双河场,原名双河乡,1982年因宜宾地区内重名,取境内的双河场与腾乡坝(沙坝)的首字命名双腾。

    图片33.png

    七  龙镇乡       龙镇乡以其驻地龙塘沟而得名,1943年建龙塘乡,解放后更名为龙镇。1944年8月23日夜,一美军战机在龙镇坠毁,至今尚存遗物。

    图片34.png 图片35.png 图片36.png 图片37.png

    八、塘坝乡
               塘坝乡因在古代在此设塘站而得名,清朝时因物产丰富得命名为丰乐场,民国时为筠连县第三区驻地。塘坝一地在清朝时有八景,名曰:将军走马耍长枪,钟鼓山高擂棒长。廉让溪头仙人井,董家岭下太平庄。诗中所述的即为将军石、走马地、长枪岭、钟鼓山、檑棒山、廉让溪、仙人井、董家岩等八景,景虽不大,但极雅致。塘坝八景之中四景属云南、四景属四川,体现昔日塘坝场一街跨两省的风貌。

    图片38.png

    九  孔雀乡        孔雀乡因境内的孔雀寺而得名,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建东岳庙,上梁时一孔雀飞来立于梁上,盘旋良久飞去,当地人以为良兆,故更名为孔雀寺。

    图片39.png

    十  沐爱镇
               沐爱镇旧属高县,在元朝时建有落雁指挥所。其得名有两说:一是彝族姓氏“木乃”的音译;二是明朝大将沐英征服云南时曾从这里抄小道进军,成功后建庙纪念,取“沐英遗爱”而得名。1944—1949年曾单独建沐爱县,现存的沐爱县衙署为全国保存较完好的五大县衙之一。

    图片40.png

    十一  维新镇
               维新镇旧名落箭,系彝语“彝族居住的山间草坝子”之意,1935年建场名新场,并设联保,1938年毁于大火,1940年改乡时取“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意更名为维新。
    图片41.png


    十二   乐义乡
            乐义出自彝语,其义待考,清朝时一度名麻柳场,1935年建乐义联保,1940年改乡,1953年划入筠连县。

    图片42.png

    十三   大雪山镇
                 大雪山镇原名落木柔,相传在明末建场于今镇东南2.5公里的艾上。艾上在两江河口南面的一个缓坡地上,时名黄土场,交易一度繁荣,后因发生几次交易纠纷导致械斗,造成集市冷落、人员凋零,当地人认为此地不靖,便相约迁往北边的乐良坝,当时的乐良坝场只有十几间草房,汉、彝、苗等民族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清初,以乐良坝平地无险可守且地气不旺,又将场迁到乐良坝南面山梁上的落木柔,并修筑寨子名定边堡,即今落木柔镇址。清雍正五年(1727年),高县在此建定边乡,辖6甲41牌。作为当时高县最南面的区域中心。
                “落木柔”一语系彝语音译,“落”为彝族自称,“木柔”之意“寨堡”。2006年为打造大雪山旅游,更名为大雪山镇。
    图片43.png 图片44.png


    十四   镇舟镇
               镇舟镇在唐朝时为高州及徙西县所在地,清朝时名正洲场,民国时取河中有一长条沙洲形似船而命名为镇舟。

    图片45.png

    十五  高坎乡
                  高坎乡与珙县相邻,因地型处在山梁上两上来都要爬坡而得名,1935年建高石联保,1940年建乡,1953年划入筠连县,一度名建设乡,1982年更名为高坎,1984年改高坎乡。


    图片46.png

    十六  联合苗族乡
              联合是1951年从民治(今大雪山)、吉祥(今高坪)中划地,取“民族大联合”之意而得名,1984年4月改建为苗族乡,境内的格蔸坝光华小学旧址是苗族早期教育的重要遗址。

    图片47.png

    十七   高坪苗族乡      高坪原名落木祥,系彝语音译。1935年建木祥联保,1940年名吉祥乡。解放后更名和平,1982年改名高坪,取其地貌为高山平坝而得名。1984年2月建苗族乡,驻地落木祥场为三个苗族乡中唯一的场镇。

    图片49.png 图片48.png 图片51.png

    十八   团林苗族乡
          团林为郭家院子名,系清末郭分居于此而名新团林。1951年取“民族大团结”之名建团结乡。1982年更名团林公社,1984年4月建团林苗族乡。团林苗族乡居住着苗、彝、汉三种民族,近年来文化打造成果明显。

    图片52.png 图片53.png


    图片54.png 图片55.png 图片56.png
    图片57.png

    今天拉拉杂杂地给大家讲了我们家乡筠连周边一带地名文化,因为我认为地名应包含知识性和趣味性,才有意义,才具有文化的内涵,也使人能够记得住,能够回味无穷。文革期间搞极左化,搞得红旗公社、民主街、胜利街、反帝路等到处都是,在当时的筠连县,既有自由公社,又有自由大队;既有解放公社,又有解放大队(在武德乡);既有建设公社,又有建设大队;全县有三个上游大队、三个团结大队、两个民主大队。怎么一个乱字得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各项建设的日新月异,县内出现一些新的地名,我认为取得好的有:筠州路、定水路、景阳路、学士路、兴徙社区等,而取得不好的有筠州一街、二街等。

    图片58.png


    四川省姓氏文化学会副主席
    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宜宾市史志学会理事
    筠连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筠连县志》责任副总编                                 
    《筠连文化丛书》责任副主编
    筠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温   涛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1-29 23: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很有见地,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