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9|回复: 1

    曾经筠连、珙县是僰人的天下,他们为何消失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4 11: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僰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据史料记载,僰人首领因跟随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并以宜宾(今名)为中心,在今川南和滇东北地区建立了势力强大的“僰侯国”。秦汉以后,中原势力渐及西南,僰人势力日衰,但仍在以宜宾(今名)为中心的川南地区和以昭通(今名)为中心的滇东北地区与其他民族杂居。在珙县、兴文、筠连等地(今名)的僰人,历经唐宋直至元明都有历史记载。明朝万历元年(1573),由于封建王朝的围剿,僰人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人间蒸发”。



    640 (18).jpg


    一、僰人起源的传说

    歌中唱道:“一个传说就是浪花一朵,一个神话就是丰碑一座。”在长长的历史河流中,“僰人”的话题有着各种动人的传说流传至今。


    关于僰人的起源,就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昆仑山上一年四季晓雾缭绕,祥云朵朵,溪流潺潺,花香鸟语。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草一年四季都是青的。西王母就在一片百花丛中的瑶池洞里修炼。那瑶池洞口的一株檀香树上常年累月都立着一只雌性的小山鹰,客人来了它会向主人报信,客人离开时它又会代替主人送客,非常乖巧,西王母亲昵地称它“阿鹰”。这阿鹰常年听西王母讲经说道,也渐渐悟得一些道行,修炼成了人身,西王母就索性收她为侍女。从此各路神仙常常看到昆仑山上的万花丛中,有一个亭亭玉立的黑衣少女,头上扎着花绳,苗条健美,鸭蛋脸儿,头上梳了一个高高的发髻,齿白唇红,两翼翅膀化作身上的马褂衣和下身的统裙,极其美貌。后来她的儿孙们(僰人)几乎都沿用这个穿戴。



    0 (19).jpg

    一天,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道人携彩霞童子到昆仑山玉虚宫拜见师父元始天尊,彩霞童子没有名姓,广成子叫他阿彩。师仆二人途径西王母的瑶池洞前,彩霞童子被阿鹰的美貌所倾倒,阿鹰也十分喜欢彩霞童子。二人一见钟情,花前柳下,互吐衷肠。俗话说姻缘天注定,连神仙也难免。几天不见阿鹰,西王母掐指一算,阿鹰与彩霞童子还真有一段姻缘呢!于是西王母移驾玉虚宫,拜见玉虚掌门元始天尊,向天尊谈起她的侍女与天尊徒弟广成子身边的侍童彩霞童子有一段人间姻缘。不料天尊听后哈哈大笑:“此事早在我的掌控之中。”遂取出九品乾坤卦,卜了一卦,算出二人要经受太多的磨难。天尊叹了口气。派金童叫来广成子,吩咐广成子成全二人的姻缘。广成子一算,金沙江一带正有一块荒蛮之地,虎狼出没,荆棘丛生,何不叫二人去开垦这个地方呢?一来惩罚二人不遵守清规戒律,思凡下界;二来也考验二人的爱情是否忠贞不渝。想到这里就把彩霞童儿和阿鹰叫来,语重心长地对二人说:“阿彩啊!你们二人均已动了凡心,道是修不成了,这也难怪,上天注定你们有一段人间姻缘。也罢,我如今借土遁送你们去一个地方,开荒种地,生儿育女,待你们的儿子儿孙辅助人间明主成功后(即周武王伐纣)再回山修炼,也能修成正果。”这阿彩带着心仪之人且喜且悲,喜的是终于得到漂亮温柔的阿鹰伴其终终身,悲的是师父广成子说那里是一个荒蛮之地,无有人烟,野兽横行,古树参天,以后二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想着想着,只听耳边风呼呼作响,眨眼功夫,广成子已经用法术把二人送到金沙江畔的一片酸枣树林边了。二人靠酸枣作食物,砍来树枝和野草在酸枣树下搭建了一个小窝棚,就是新家了。山神土地为他们送来了开荒的农具,南极仙翁的仙鹤为他们叼来御寒的衣服,从此夫妻恩爱,用火烧山,用石锄开荒种地,生了很多的儿女。由于男的唤女的叫“阿鹰”,女的唤男的叫“阿彩”,他们的子孙就世代姓“阿”了。他们最先在酸枣树下居住,后来僰人的“僰”字的含义就是酸枣树下居住的人。



    640 (19).jpg

    《诗经·唐风·鸨羽》写道:“肃肃鸨翼,集于苞棘”,大意是:肃肃(象声词)煽动羽翼的大雁,汇集在酸枣树丛中。有人认为,“棘”就是酸枣树,“僰”就是酸枣树下居住的人。


    《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子都拔棘以逐之。”大意是:拿起兵器把他赶跑了。在这里“棘”通“戟”,是一种兵器。有人认为“僰”字上边的“棘”字和“戟”是通假字,“僰”字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时刻都扛着兵戟(棘),表示僰人是一个尚武的群体。


    明朝万历年《云南通志》记述:“僰夷,在黑水之外,即今所谓百夷(今傣族)也。僰,百声相近,盖音讹也。性耐暑热,所居多在卑湿生棘之地,故造字从棘从人”。“僰”字是荆棘的“棘”字下边一个人字,说僰人是一个生活在荆棘丛中的民族。也有人说在古代“荆”和“棘”是两种植物,荆是指荆条,无刺,棘是指酸枣,有刺,荆和棘连起来用时才有“带刺的灌木丛”(荆棘)的意思,单独使用时不是“荆棘”之意。


    《康熙字典》在解释“僰”字时,“僰:偪也,使之偪,寄于荒远也。”而“偪”字在古代有“狭窄、狭小”之意,偪人就是指偏僻落后地方的人。


    说“僰”是酸枣树下的人,或是扛着兵器的人,或是偏僻狭窄地方的人,好像都有其道理。在珙县洛表麻塘坝和兴文县玉秀乡的峭壁上,僰人扛着兵器形态的岩画非常的多。


    二、先秦时期的僰人


    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史学上称为先秦时期。


    僰人的发祥地按不同的族属源流观点有不同说法。《礼记》述:“屏之远方,西方曰棘。”许慎(约公元58—147年)《说文解字》述:“僰,犍为蛮夷。从人,棘声。蒲北切。”郑玄(127—200)注释《礼记》:“棘当为僰,僰之言偪,使之偪寄于夷戎,不屏于南北,为其大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集解》注引徐广(351—425)曰:“僰,羌之别种也。”因此,有观点认为,僰人最早活跃在黄河上游的河湟流域,被称为‘湟中羌僰’。由于受到秦势力的排挤,先是迁到青衣江流域;蜀王子保帝攻打青衣,僰人族群又迁到犍为郡金沙江流域。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僰人主要分布在今宜宾一带,从事农耕和狩猎活动。



    640 (20).jpg

    易谋远《彝族史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版)认为:徐广“僰,羌之别种也”之说又查无他证,不足为据。《国语·吴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上起公元前990年、下至公元前453年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记述:“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以间陈、蔡,不修方城之内,逾诸夏而图东国,三岁于沮、汾,以服吴、越。其民不忍饥劳之殃,三军叛于乾溪(今安徽毫州东南)。王亲独行,屏营彷徨于山林之中……乃匍匐将入棘闱,棘闱不纳,乃入芋尹申亥氏焉。王缢……”。《左传·昭公十三年》(昭公十三年即公元前529年)记述:“王沿夏,将欲入鄢。芋尹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君不可忍,惠不可弃,吾其从王。’乃求王,遇诸棘闱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棘”即“僰”,棘(僰)国故地在今河南省永城南、安徽河南二省结合部,东北为吴越之地。因此,有观点认为,僰人最早生活在吴、越区域。


    明朝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叙州府》记载,在殷商时候僰人就定居在四川的东南部及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的广大地区,因随周武王伐纣(公元前1122年)有功,将领被封为僰侯,建立了以宜宾(今名)为中心的“僰侯国”,僰侯国府设在宜宾城(今名),管辖着川东南、川南、云南东北部、贵州西北部这片地方。也有观点说,《尚书·牧誓》中的“八国联军”指的是“庸、蜀、羌、髦、微、卢、彭、濮”,按清朝学者张邦伸的考证:“《尚书》中的‘八国’称为‘人’,不以诸侯待之”,周武王并未对“八国联军”封“国”,也不可能单独封僰人。刘复生《僰国与泸夷》(巴蜀书社,2000年版)记述:“《史记·西南夷列传》说在西南夷数以百计的君长中,独夜郎、滇王受王印,而滇乃小邑,最受宠。至于封其小者如‘僰国’酋长为侯之事,于史无徴,可存而勿论也。……秦时尚未有通夜郎和滇国之事,故‘诸此国’应与‘君长以百计数’同义。其所谓‘国’亦即古‘方国’之义,是势力大小不等、彼此间多无统辖关系的民族集团,或者释为部落或部落联盟,或者释为‘酋邦’,古之‘方国’大多作此解。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僰国’,则比较近于事实。在中国早期史籍中,所谓‘族’、‘国’都不能赋予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意义,这是没有异议的。且国名、族名往往不分,如巴、蜀等皆是,这一点,早已成定论。……具有政治含义的‘僰侯国’或‘僰国’之说为后起,不可引以为据。”



    0 (20).jpg

    考古学家郑德坤(1907—2001)在《僰人考》(《边疆公论》第四卷,1945年版)第四部分“僰国史”中写道:“僰人居四川叙蜀一带,始于何时,今亦无考。盖远古之世,汉化未入,僰人无文字,无史乘,其情形如何,实无从得悉。周武王伐纣,四川民族之从征者,有庸、蜀、羌、髦、微、卢、彭、濮八国,而僰人不与焉,是殷末周初,僰人未通中国。时西民族以巴蜀为最强,巴蜀之民,或与僰人通商,取僰人卖为僮婢,以致殷富。……当是时也,僰人臣属于蜀,或无可疑也。此僰人未与汉通以前之形,即僰人独立自由之时期也。”他在《僰人考》还说:“僰虽小,络为独立民族,南邻且兰、夜郎,西接邛都、笮都诸羌,北连蜀,东接巴。……实得有今南溪、宜宾、屏山、庆符、高县、筠连、珙县、长宁及兴文等县地。”


    《华阳国志译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写道:“僰侯国属边陲地方小国,与古蜀国关系密切。……《华阳国志》对于蜀与僰的记载是:‘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地称天府,原曰华阳。故其精灵,则络狼络垂耀,汇汉遵流。’《河图括地象》曰:‘岷山之精,上为井络,帝以为昌,神以建福。’《夏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泉源深盛,为四渎之首,而分为九江。其宝,则有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赭、垩,锦、绣、罽,牦、犀、象,毡,丹、黄、空青、桑、麻、漆、苎之饶,滇、獠、賨、僰,僮仆六百之富。’”说明蜀国在早期是把滇人、獠人、賨人、僰人作为奴隶来买卖的,那时僰在蜀人中地位并不高。



    640 (21).jpg
    战国时期(局部)“僰”区位图

    据文献记载, 古蜀国首位称王的人是蚕丛(公元前800—公元前730年),他死后葬石棺石椁,这一习俗自此在蜀地传开。蜀国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5个王朝,开明王朝自丛帝鳖灵开始传十二代至末王,为秦国所灭。《华阳国志》记载:“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张獠僰。”说明这时僰人的势力依然比较弱,所以蜀人才可能“雄张獠僰”。


    西周末期,周王室不断走向衰弱,周天子不能号令天下诸侯。正是在这段时期里,僰人的势力开始逐渐壮大。



    来源:珙县论坛

    640 (20).jpg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1-19 0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这些历史资料比较珍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