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30|回复: 1

    方正县现“抗联”文物:等共产党来给我们报血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7 01: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7月28日,据日本共同社消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林”内,一座刻有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名字的石碑被立于“日本人公墓”旁,公墓内埋葬着战败后回国途中死亡的部分“开拓团”成员,该石碑由方正县投资约70万元人民币建成。

    消息经环球网王欢翻译成中文后,立刻引发巨大争议。

    “开拓团”是当年侵华日军的一部分,他们中许多人曾犯下罪行。更何况,日本人有何权力到中国来“开拓”?他们来“开拓”什么?如今,以“日本开拓团民”名义立碑,无疑是对这段历史的公然践踏与亵渎。

    面对网友们一片声讨,方正县回应称“我们是带着反省历史、祈愿和平的想法立碑的”,该回应引来著名抗战作家方军的质疑:对于这场战争,究竟该谁反省?难道要受害者来反省?这种和平,靠祈愿能乞讨来吗?另一位著名抗战作家、《军营文化天地》主编余戈则愤怒地表示,这是GDP至上带来的荒谬,堪称国耻。

    据余戈介绍,方正县还将投资1500万元拍摄“开拓团”电视剧,此前,县里还曾提出要求,让所有店铺标牌需中日文对照,日文必须达到30%以上。由此看来,立碑绝非孤立的事件。

    “开拓团”是侵华日军的一部分

    据作家方军介绍,所谓“满洲开拓团”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长期占领中国而建立的殖民组织,其中两点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他们是抱着为军国主义服务的目的,自愿来中国“开拓”的。

    第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在中国犯下罪行。为了“开拓”,他们强占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共派出“开拓团”860多个33万多人,使500多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或在日本组建的12000多个“集团部落”中忍饥受寒,因此而死亡的人难以计数。

    “‘开拓团’成员虽然不是军人,但他们是侵华日军的一部分,并不是中性人物。”方军介绍说,日本战败后,各地“开拓团”员集中到方正县,准备回国,但日本政府迟迟不肯将他们接回,其间约五千人染病而死,此外还有人剖腹自杀,表示忠心。

    方正县曾感动日本

    “开拓团”回国后,在中国留下了近六千名遗孤,由中国百姓养育成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他们基本都返回了日本。

    方军曾在日本大使馆领事部援护处工作了6个月,每天至少30名以上的日本遗孤来此办理归国手续,有个日本妇女无相关身份证明,就躺在地板上说:“我哪里也不去了!”日本领事急忙说:“你的心情我们理解,但这里毕竟是大使馆呀!”最终,共1万多人返回日本。

    几乎所有的战争遗孤对中国人都充满感激之情,方军曾问他们,如果是中国人的遗孤,日本人会不会养。他们说不会养,日本人连日本的遗孤都不会养。

    将心比心,日本人自叹弗如,故许多日本人对方正县有特殊的情感,遗孤们曾多次在此立碑,表达对中国养父母的感谢。

    立碑犯了原则错误

    然而,为“开拓团”立碑,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方军认为,这是原则性的错误。“救助战争遗孤,因为犯罪的是他们的父辈,而不是他们,这是人道主义的情怀,可为侵略者立碑,这就是立场问题。”

    对于方正县的回应,方军表示不能认同。首先,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牺牲,我们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为什么要我们来反省?这是本末倒置、颠倒黑白。第二,许多“开拓团”成员并没谢罪,他们至死仍坚持军国主义的立场,直到今天,他们中一些人仍不肯承认他们是侵略者,而是将这段历史轻描淡写成“进出中国”。

    对此,我们本应高度警惕。然而,这些年来,颇有一些日本组织往来于中日之间,邀请相关人员多次赴日旅游考察,招待甚殷,向他们灌输错误理念。方军认为,这是造成类似原则错误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不论这个碑最终结果如何,只要它立起来过,就是一个抹不去的耻辱。”方军说。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8-7 19: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真的是求腾腾,瞎折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