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为保护和传承好我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2月8日,筠连县文化馆、筠连县农林畜牧局的相关专家一行到联合苗族乡格蔸坝苗寨开展牛灯民俗文化调研工作。
“背书箱走忙忙,送子去上学堂,元宵会上耍牛郎。”这是耍牛灯期间经常听到的腔调,就是这非常普通的唱腔唤起大家儿时的记忆。因为已经有二十九年没有出现元宵节期间耍牛灯活动,牛灯再次出现在苗寨,让年长者每每谈起都十分激动,年幼者也十分好奇。
过年期间我国人民都有闹元宵的习俗,很多地方是龙灯,但这里是牛灯。为什么呢,因为苗家人把牛当作人类最亲密的和最忠实的伙伴,牛象征着勤劳、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忍辱负重,所以大家以耍牛灯的活动形式,进行祈福消灾,祈求牛王菩萨在新的一年里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我们将深一步的开展牛灯文化的调研工作,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开展耍牛灯活动的保护传承工作,让跟多的人了解到筠连苗族的牛文化,把宝贵的文化遗产留给后人。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