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感叹爱情是个“稀罕的东西”时,36岁的陈刚和38岁的吴思雨,刚刚一起度过了结婚以来的第一个情人节。相识、相知、相爱于公益的路上,他们的爱情,被朋友们传为佳话。而在两人的心中,彼此的理解,共同的追求,对于公益事业的坚持不懈,这才是让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秘诀”。
参加公益活动时,陈刚和吴思雨夫唱妇随。(宜宾新闻网 刘佳 摄)
厨房里“秀恩爱” :你掌勺来我端菜
近日,20多名酒都义工来到翠屏区明威乡明威村马鞍社孤残青年孙龙的家中,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义工们出资做团年饭,请来社区里的贫困户、五保户、独居老人一起过闹热年。
义工陈刚和吴思雨夫妻,一个在土灶上掌勺当“大厨”,一个在一旁摘菜、淘洗、端菜当“二传手”。“在家也差不多是这样,他喜欢做菜。”吴思雨甜蜜地说。
三四桌宴席从准备到端上桌,花了几个小时,陈刚和吴思雨也一直忙个不停。
其他义工对夫妻俩开玩笑:“厨房里也在秀恩爱。”陈刚听了,满是开心地说:“对啊,相爱的人到哪里都可以找到‘秀场’。”
结婚前,陈刚和吴思雨一起做公益;结婚后,夫妻俩照样抽空参加酒都义工组织的活动。公益,让两个人走到一起,也让他们的感情升温升华。
下厨时,夫妻俩分工协作有商有量。(宜宾新闻网 刘佳 摄)
因为公益:两人在活动中相识
思雨的第一次婚姻,在她生下儿子后就解体。思雨从此关闭了自己的心门,一心扑在工作上。
一晃六七年时间过去,思雨和朋友一起打造的茶叶基地,渐渐在筠连、江安等地上了规模,有了名气。可思雨的感情世界,依旧是一片空白。
闲暇的时候,思雨加入了筠爱义工协会,热心于扶老救弱,先后资助过几个孩子读书,还前往云南鲁甸等地参与过抗震救灾。
这个商场上的女强人,做起公益事业照样很拼。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思雨被义工们推荐为筠爱义工协会的秘书长。
2015年,思雨将茶叶事业发展到翠屏区后,她同时又加入到酒都义工参加公益活动。
此时,陈刚也刚刚成为一名酒都义工。在一次次活动中,两人有了接触。
水到渠成的爱情:就是那么自然
真正让陈刚对思雨另眼相看的,是思雨资助几个孩子读书,甚至让两个孩子在她家住了几年的事。
“我没想到一个人可以这样纯粹和投入地做公益,这就叫古道热肠吧。”陈刚说,思雨让他对于做公益有了更多深入的思考,也带动他更加热忱地去帮助别人。
关心留守儿童时,陈刚从一旁递来新衣服,思雨就帮那些衣着单薄的孩子换上;在敬老院里,思雨为老人修指甲、梳头发,陈刚就为老人捏捏肩、捶捶腿……
思雨在事业上要强,帮助人时又不遗余力,陈刚心想,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子了。他的心中,也渐渐对思雨萌生了情感。
面对陈刚的追求,思雨一开始未置可否。“两个人都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各人都有一个儿子,这样的感情靠谱么?”思雨有些犯难。
陈刚毫不气馁,执着地想用自己的真心打动思雨。思雨在茶叶基地感冒了,陈刚马上开车从翠屏区赶往筠连送药;每个周末,陈刚把自己的儿子和思雨的儿子接到一块玩,两个孩子很快成了好兄弟;有空时,陈刚下厨做好饭菜等思雨下班一起吃……
思雨的心扉终于向陈刚敞开。2016年8月,两人领取了结婚证,组成一个四口之家。
陈刚和思雨说,公益,是连接两人缘分的“鹊桥”,以后,他们要在公益的道路上地老天荒。(记者 刘佳)
来源:酒都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