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6|回复: 1

    诗人,深情歌唱故乡[陈智泉先生诗集《秋水谣》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6 09: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诗人,深情歌唱故乡
                                        ——陈智泉先生诗集《秋水谣》序
                                                    詹仕华

            人总会有所爱好的,有人爱山,有人爱水,有人爱花,有人爱画……总以自己的喜爱丰富着人生。
            陈智泉先生爱诗,也痴情地爱着他的故乡。他写故土、写亲情、写相思、写情爱,写家乡风物,如是一位苦恋的情人,深深恋着他的乡土;如是故乡的行吟诗人,脚力所至,便有他的歌唱;他真挚而深情的唱着,优美动人的歌声,深深地打动着我们:
            一曲洞箫吹瘦一河秋水/静听两岸的鹤鸣/一叶小船顺流而下/白鹭翩然而飞……(《秋水谣》)。
           小湾子,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山风一遍遍吹过/黄桷树上那鸟巢/可是当年模样(《大山深处的小村庄》)。
           远山不远/鸟儿清澈的鸣啭/一声声/净如梵音(《写意佛来山》)。
           这是陈智泉先生诗情画意的故乡,让人一读,心即颤动。
           这是诗人美丽故乡的剪影,也是经过他心灵和挚情濯洗的故乡,诗人用爱引领我们走进他诗的乡土,美不胜收,余音袅袅。
           有人说,诗是悟、是激情、是爱,好的诗都是真情的流露,激情的果实。
           智泉先生的诗即是这样,深情、优美、亲切、灵俏,给人强烈的情感辐射。《蜀南》、《石门关》、《古镇龙华》、《河心岛的芦苇》、《猴戏》、《窗外,下着小雨》、《泉》、《汲水的姑娘》等都属此类,读着它,让人心里甜甜的、美美的,可见智泉先生在创作中所付出的心血和花的功夫。
            一个诗人,除了爱诗,还应有胸怀和思考,诗路开阔,追求厚重。智泉先生的诗,既有田园牧歌的浅吟低唱,也寻求苍凉壮阔的基调。如他的《茶马古道》:
          一幅历史长卷/散轶在南国苍茫大地/月圆月缺涛走云飞/芳草枯枯绿绿/铃铛已随马帮蹄音走远/空濛一地岁月风尘。
         《鹰翅掠过的地方》亦是:一条瘦削的山路/弯过流逝的岁月/亘古的阳光与流水/沉寂一拔一拔/驿道走来的马帮/风雨中老屋  静默/在袅袅娜娜的雾霾里/缝补衣衫的老人/把日子坐成/人烟稀少的荒凉。
          再如他的《豆沙关怀古》:五尺栈道 隐隐传来悠远的驮铃/滔滔关河  呜咽历史的回音/秦时明月  依稀还在/抚慰  荒草丛中怀乡的野鬼/汉时风雨  浸湿/戌守雄关的孤魂/巉岩万仞云舒云卷/多少豪杰/策马嘶鸣一路狂奔。
          这样的诗,不只是优美在人心底掀起的波浪了,它应是骇浪掀动的波涛,厚重,壮阔,激情飞扬。生活应有优美轻灵的横笛,也该有黄钟大吕的激荡,它陶冶人厚实的情感,让人从心底升起雄壮的力量。这就是诗,这亦是美,这就是诗人受敬重的地方。它让我想起这样的话:如果没有诗的激情和壮阔,中国就没有今天的精神高度和诗的辉煌。
          智泉先生也写悲伤。他既面对生活中的芬芳,也直面惨淡的热血;如果人生只有美好,是生命的一大缺失。伤疼,是人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让人成熟,让人生增加思想情感的厚度,因此,有追求的诗人都会写它。
          陈智泉先生笔下的诗章亦是,他这样写一位十五岁少女因与同学打架被开除投水自尽的人生悲剧:十五岁,我的如花的妹妹/现在已是春天了/如果你能回来(踏着春阳回来)/或许十年后/我们的周围/又有一位奶着孩子的母亲/可是青石板上的三句遗言/已为十五岁的靓丽/划上句号,十五岁的花瓣/在春天的水面暗自飘零/纵有亲人的感召和呐喊/也只能在茫茫大地/荡起一缕缕回音……(《十五岁的花祭》)
          他写四十年前狂风骤雨灾难的诗,也给人同样的感受:霹雳夹着冰雹/铺天盖地而来/遮风避雨的茅草篷/早已没有了踪影/……母亲一手拽着我/一手拽着遮避雹子的旧棉被/窜进风狂雨骤的夜里(《那夜.那雨》)。
           他还写女人对爱情的坚贞,女人的苦难:男人已被猛浪沱的浪/卷走好多年了/她还站在岸边的礁石上/痴痴的望/……她在起起落落的涛声中/站成一竿/白发苍苍的芦苇……(《猛浪沱纪事》)。这些诗,有诗人地老天荒的情感体验和给人由此带来的疼痛感;这些诗,把蕴藏日常生活的美传给我们,把我们带进看似平常却饱含激情的漩涡中;因此,它从又一个角度打动我们。
    爱情,亦是智泉先生诗歌的重要部分。
           雨果说:生命是花朵,爱情是花蜜。泰戈尔说:生命因为付出了爱情更加富足。歌德说:壮志和爱情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我国是有着几千年诗文化与爱情文化的伟大国度,从古至今有着不少千古传唱的爱情和爱情诗,它提纯着人们的情感,陶冶人类的情操,给人美好的动力。因为这无数的爱情诗篇,世界阳光明媚,可爱可亲。智泉先生以自己的个性加入爱情诗的合唱:
    你走过的广场上/栀子花又开了,空无一人/拔给你的长途  缘何/总是响着夏日的盲音/一滴销魂的雨悄然落下窗棂/恣肆远天落寞的宁静/泪湿的鸟鸣是那年的殇吗/或许,是我最奢侈的宿命(《雨天的信》)。含蓄,真挚,深情。
           昨日路遇的红伞/今日已不知/撑向何方/信步在雨中的铁路桥上/景也茫茫/人也茫茫……(《信步在雨中的铁路桥上》。)这是一种惆怅的爱,蒙蒙胧胧的爱。
          又是粉红三月/浓妆艳抹的烟雨中/庭院的重门/依然紧锁/拐弯那地方/我又看见桃花了/银铃似的笑声/又在春风里 灼灼/你那儿也春了吗/瞧  往事的花瓣/正悠然飘向绿苔/一朵,两朵……(《又见桃花》)。美的三月,美的桃花,美的情感,给人美的心灵滋润。
           智泉先生不写轰轰烈烈的爱,他就这样娓婉含蓄地写他感受到的普通之爱,大众之情,亲切而温馨,带着智泉的色彩和韵味,这是他爱情诗的可贵之处。
          陈智泉先生爱诗,爱到痴迷的程度,痴迷成就了他。他以诗的触角去感知身边的事物,而后营造为诗。多年来,他就这样不停地写,一路走来,步步诗花,芬芳满园,在出版《独弦琴》之后,又推出这部诗集,可见他的勤奋和对诗的执著。纵观他的诗作,既吸收了现代派诗歌元素,也有新世纪的印记,但骨子里是古典的,他看重我国古典诗歌含蓄和注重意境的长处。读他的诗,可以感受到一种优美的愉悦,感觉到他亲切美好心灵的颤动。
           智泉先生以精短的形式,准确的形象表现对生命的体悟,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捕捉诗意,让人在寻觅和感悟中获得诗意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这是他的成功。
           智泉先生正是出成果的时候,愿他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开阔眼界,博采众长,拓展诗路,更精心地营构,写出更多更好的诗篇。
          是为序。

    (詹仕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理事、四川散文学会副会长、德阳市作家协会主席,《东方作家》主编,有多部诗集面世。)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15: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拜读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