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小镇兴办学 筠州士民筹建样
陈大轩 四川省筠连县中学
公元2017年,筠连中学已经走过了77年的风雨历程。回首往事,不觉感慨万端。在历史老人的指引下,,穿过悠悠的时空隧道,我们把历史的焦距定格在77年前那个川滇之交的川南小镇里,一幅幅厚重而又陌生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一一闪现……
筠连,古称筠州,,居川南一隅,全县一镇八乡,两个学区,东西北三面与高县为邻(当时沐爱和落木柔两镇还未划入筠连),南与云南盐津连界。全县人口为75928人,学龄儿童11980人。在筠连的历史上,明清时期出过四个进士、三十七个举人,真可谓筠州大地,人杰地灵。但是由于筠连僻处边陲,民贫地瘠,经济落后,长期以来人民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自清光绪三十二(1906)年起,清政府全面废止科举考试,全国省、州(府)、县开始设立大、中、小学堂,中学堂一般只有州府一级才能设立,县能设立中学的极少。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推行国民教育,教育才逐步得到发展,县设的中学便多起来了,但由于筠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原因,中学学校一直没有设立。县内学子要接受中等教育,就只有别亲辞友,背井离乡,到宜宾、重庆、成都等地求学,在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实有诸多不便。
时间推延到了上世纪40年代(中华民国二十九年),正值中华民族遭受异族入侵,民族命运危在旦夕的异常艰苦的抗战时期,处于大后方的筠连相对来说比较平静,广大民众都深知开办中等学堂对改善筠连的落后面貌的重大意义。据《筠连县志》载,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的几任县长(广汉人吴克新、仁寿人张会鑫、山东人邱瑞荃、成都人郑福源、雅安人王天择)及地方开明的士绅也都认识到开办中等教育实有必要:“吾筠僻处边陲,文化落后,人民以所受教育程度太低,常缺乏民族意识,国家思想以政府凡所举办均感困难。今当抗战期间民等以欲争取最后胜利,拟应先以教育力量办到精神物质之总动员。欲办到精神物质之总动员,关于教育范畴之推广与教育程度之提高又似均不可偏废,但欲提高教育程度设置中学实刻不容缓。”
待历史的风烟悄然散去后,筹办筠连县中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就在了公元1940年时的筠州父老的肩上。筹建之初,县政府根据筠连当时的背景、办中等学堂的重要意义以及经费筹措等情况呈文报省政府批准立案。四川省政府兼理主席蒋中正、教育厅长郭有守在呈文上批文签字,批文如下:“呈悉。查该县募设初中,既募得开办经费四仟余元及本期经常费用八百元,并以丝茶称息,为永久经费,亦属可行,应准设立,并应自下年度起,收丝茶称息收支两款,编入该县地方预算,以符统筹,又此筹经费仅敷办理三学期之用,应斟酌地方情形,招新生一班,以免贻误,仰併知照。”
经省政府批准后,筹校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首先设立以县长王天择牵头联合全县知名士绅组建的筹备机构。其次初步选定校址在县文庙(今老税局后面至档案馆之间),接着是具体解决办校经费的问题。怎么解决建校经费呢?根据省政府的批文和地方实际:(一)以丝茶税收两万大洋中的一万元大洋作立案永久经常费。(当时田赋和肉税是法令不允许用来办学的,丝茶税收中的另一万余元拨充国民学校基金。)(二)动员本县知名人士积极捐款。据县史记载,本县盐商郑仲瑶、沈拜言每月自愿捐款840元大洋作开办费,刘幼甫先生捐款法币一百元;其余士绅共捐9000元法币。
至此,在县长王天择及开明士绅、民众多方筹措操办下,县立初级中学(简称县中)便诞生了,这在筠连县的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它的诞生,对普及我县中等教育,提高县民的文化素质,推动全县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古语云:前人栽树,后人享福。尤其是兴办学校,造福一方,泽被后代,是中国古代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当初筹措操办成立筠连县中学。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仿佛看见了他们为了建设筠连中学积极捐款的义举,听见了他们在为了筠连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时爽朗的笑声。 今天,我们这些后辈人应该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