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9|回复: 0

    读朱佐芳的《诗舞》[作者:水泰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4 20: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穿越千年的灵魂拥抱

    ——读朱佐芳的《诗舞》

    穿越千年的灵魂拥抱

    ——读朱佐芳的《诗舞》

    作者:水泰蓝





        关公战秦琼是被人们当作笑话讲的,风马牛不相及,说起来是一种怪诞。其实,怪诞是哲学的蜕变,是在变态中寻找真正的常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我读朱佐芳的《诗舞》,就是以这样的眼光来欣赏,来审视。

        这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灵魂拥抱。诗舞的主角,李清照和杜牧,魏晋人物晚唐诗,千古婉约一词人,这两个内忧外患的繁华世界的清醒者,春风得意和痛苦不堪的个体生命形式和国家苦难命运从始至终纠结着、沉淀着、喷发着,在时而意气风发地高吭,时而缠绵哀怨地婉约的歌声中翩翩起舞,构建着宏大无比的历史人生的情绪性体验结构。

        心情是沉重的,舞步却那样轻盈。这是让我们以从容的心态来审度历史。

        我含着泪水,微笑地欣赏。马蹄声、杀伐声、风雨声、读书声、歌唱声、舞步声、笑声、哭声,纷至而来,完成了一部历史命运的交响。

        这不是哲学逻辑,而是通达的怪诞情怀。

        这不是圣诞情怀,而是跨越时空的艺术力量。

        这不得不让我们以形而上学的历史眼光,拂开历史的短促、徒劳和疾驶,从人的角度,从人性的深处,去洞悉历史人生的真相。

        当然没有答案,这本是宇宙的宿命。

        “不问红肥绿瘦雁字长空/设下一个赌局:月光之下/我和你,哪个醉卧东篱?”款款而立,微微笑着,没有邀舞的姿势,只有邀舞的眼神,这个眼神不是谁都读得出。

        于是,杜牧来了。一种绅士的风度,眼神内敛,身体向前微倾,伸出手来,并把胳脯伸直,指向舞池:“饮血宝剑早已随易水生寒/谁的雄心握得住开封长安/站在词牌的两端/且饮尽这满目萧索/为河山,再燃一炷狼烟……”

        这就是李清照和杜牧之,诗舞开始,歌吟开始,我好象听见“千古风情,独与谁说”的歌声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响起。

        朱佐芳在题记中说:“文学是境遇体验的语言蕴藉,终极走向问鼎哲学。”我不是很赞成文字问鼎哲学,因为哲学并不为文学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也不能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文学。但是,文学最高层级的审美是通往二难,解构人生那些永远说不清道不明,恍兮忽兮的两难命运,这本身就是哲学思考。因而文学最终要提示哲学思考,所有的大文学家都是思想家。

        然而,诗舞起来的时候,摒却了那些哲学理念,只是以无限擢拨有限,永恒擢拔瞬间,从而达到哲学擢拔慵常。

        不是吗?“看不见尘光/触摸你行草里流水的音符/再次揣摩你饮酌的模样/你的魂魄,是否掉在秦淮烟云?”

        这就是朱佐芳,这就是朱佐芳的《诗舞》,虽然个别地方尚留雕文琢字的痕迹,但整体不失其韵味,灵魂不失其安妥。

        “其实今夜只是一个文字闹剧/我们不做旧人。亚运会开幕与我无关/倾城的娇容,瞬间就要老去/再借一朵花开的时间/等你来渡我……”

        舞姿飘起来了,象飞天的仙女偶然一顾尘寰,倾城的娇容,瞬间就要老去,花开的时间,等你度我,这分明的瞬息,几许禅意,只是这个禅意有些模糊。这就是文学,这就是诗歌,文学创作不是释觉,欣赏文学作品也不是听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模糊比精确更有力,这正是文学的魅力。

        不管怎样,读朱佐芳的诗舞,需要的是:沉静。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