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禁止外链[/img] 多年前,他热衷创新技术,研制的特色苦丁茶曾带富一方乡亲。几年后,苦丁茶泛滥价格直线下降,亏了钱的人们怪罪他:“谁让这茶是他搞出来的?”如今,他又创新研制“苦丁红茶”,他仍要带着乡亲们致富。曾经那些非难,他一点没放心上,反而说自己确实有责任:当年管理规范不够,给了粗制滥造的模仿者生存空间。这次有了经验,一定做得更好。 他就是李国章,种过茶、卖过茶,曾引领过筠连的“苦丁茶热”。如今,他重新扬起风帆,乘风破浪前行。 埋头半年 他“捣鼓”出“苦丁红茶” 2016年,沉寂了几年时间的李国章再度“出山”,便搞出了“大动作”——把苦丁茶做成红茶。 李国章能感受到近年来红茶的热度。他与筠连县冬青御品科技有限公司一拍即合,成为冬青创新工作室研发小组的技术顾问,开始利用筠连县的苦丁茶创新品。埋头半年多,反复实验、发酵、揉捻;温度20℃、30℃、40℃,一个一个试,鲜叶用废800多斤,终于“捣鼓”出鲜香味甘的“苦丁红茶”,并将原始的苦丁茶手工制作革新为全机械制作加工。2017年,“苦丁红茶”已初步投入生产,专利也在申请中。 将“苦丁红茶”拿给各地茶商尝新,大家都觉得好,“要买”! 要买还没货,今年只是试种,明年才有货。 为啥拼命也要创新?李国章说,“不创新,种再多也没用;一创新,效果立竿见影。新品一出,茶叶收购价马上提高了好大一截。” 前几年,筠连县双腾镇因栽种苦丁茶太多,价格低廉伤农,3万多亩茶树被砍到仅剩1万亩。 “李国章要重来,我们跟还是不跟?”实际上,在筠连县双腾镇的许多茶农心里,大多有过这样的反复掂量,最终还是决定“跟一把”。他们十分相信李国章的创新能力:“没话说”。 于是,茶农们跟进种了3000多亩苦丁茶。
[img]禁止外链[/img] “清汤绿叶”的苦丁茶。(程文帝 摄) 炙手可热 他曾引领筠连“苦丁茶热” 为啥茶农对李国章这样信任?这要从20年前说起。 1996年,刚从茶厂走入社会的李国章就开始思考创新。那时候,筠连盛产苦丁茶,但做工粗糙,都是直接拿锅蒸茶叶,再晒干,装在土罐罐里熬着喝。李国章想改进苦丁茶制作工艺。 他尝试用绿茶的工艺对苦丁茶“杀青”,却始终达不到“清汤绿叶”的效果。后来用蒸煮、戳漂、炒制……1997年,红遍筠连县的苦丁茶被李国章研发出来了。“那时候苦丁茶大多是药用,我们把它定位为茶饮料,一下子就火了。”李国章回忆。 市场对新茶的反应非常好,筠连苦丁茶在北京、哈尔滨参展,连出厂价都能卖到每斤500元,市场价上千。 “我自己种了100多亩茶,一年收入10多万元,纯利润!”李国章说到这里,嘴角扬起笑意:“有两家人以前做生意亏光了家底,种苦丁茶两年不到,就修了楼房。” 中央电视台记者来了、慕名而来的茶农来了、考察的商家来了……筠连苦丁茶制作工艺不难,李国章也乐意传授,于是,双腾镇的苦丁茶种植面积迅速增至3万亩,随后遍布筠连,种植面积达到了8万亩。一些上班族辞职来种茶、商人们蜂拥而至做苦丁茶生意……那些年的筠连,漫山遍野全是苦丁茶。种得再多,还是供不应求,“筠连苦丁茶”炙手可热。
[img]禁止外链[/img]筠连县至今仍有大量茶园。(程文帝 摄)遭遇重创 苦丁茶的“过山车”历程“苦丁茶热”的好光景一直持续到2003年,随后开始走下坡路。“种得太多了,但其实数量不是根本问题,最主要是粗制滥造品批量涌现,市场上的苦丁茶以次充好、相互杀价比比皆是。”李国章心痛地说,由于技术易于复制,对恶劣市场情况预判不足,筠连苦丁茶的名声持续下滑。至2015年,当地苦丁茶的出厂价跌到每斤20多元,乏人问津。大量苦丁茶园荒废,茶农、投资者亏损。“算下来,这些年我亏损了约28万元,确实是重大挫折。”李国章说。“岂止是挫折,那是重创。”一位当地干部回想起这些年苦丁茶“过山车”似的价格,感叹地说。很多人在背后怪责李国章,“要不是他搞出‘苦丁茶热’,大家也不会赔钱。”重振信心 还要带着大伙致富李国章说,自己只能算是一个茶叶方面的“土专家”,“技术大多是在茶厂车间学来,再加上自己研究的成果。要说我有啥特点,就是做事特别认真、爱钻研。”过去几年,茶农们在种茶、售茶等方面都各自为政。如今李国章回想起来,有了一些思路,“应该建立行业规范共谋发展,而不是一盘散沙各顾各”。曾经遭遇的挫折并没有把李国章打倒,李国章说如今自己依然信心百倍:“就等专利批下来,我们进行公司化运作,肯定能成,要让茶农们增产增收。”(宜宾新闻网 程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