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4|回复: 3

    端午节获奖诗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0 18: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1.《汩罗江,我们的汩罗江——》
    文/重庆子衣
    不朽的江水,孕育一条河流高贵的悲音
    那是《九歌》里奔涌的鲜血么?
    还是《天问》中,诗人因屈辱而咆哮的泪光?
    水。被诬陷的水。被流放的水
    忠诚的苦难,被误解,被排挤的水
    正以一条河流的悲愤,喂养一个病重的民族
    不。那不仅仅是几千年后,依然清香的棕子
    也不是屈原故里,游人欢笑的龙舟歌子
    那是诗人滚滚燃烧的一条江水啊,正一浪一浪
    灼醒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麻木,以及悲凉
    宽广的疼痛,在楚辞的体温里活了
    带着热泪的怀念,绵延不绝地流淌,流淌
    三闾大夫啊,你已在祖国的伤口上
    吻亮汩罗江,全部的灿烂,以及光华——
    一定有芳香的杜若,以清甜的露水
    抚慰赤子凝重的忧惶。一定有
    珠宫中的荷盖美人,扬波而起
    抚慰一条龙舟,千百年来难以愈合的惆怅
    我的诗人啊,秋兰青青,绿萝盈盈
    我愿以霓裳青衣,依偎着你
    冰凉千年的胸膛,在一条鲜血横流的汩罗江上
    将沉睡太久的祖国,一起喊亮——
    我的勇士!我赤胆忠心的诗人勇士
    看吧,更多春兰秋菊,为你迎波而舞
    更多的香草美人,绿萝丹衣,助你带长剑
    挟秦弓,猎猎奔走在祖国的寒流之上
    诗人,我们不要悲歌。不要沉没。不要亲爱的祖国
    沉没于一条江水永远的黑暗。在阔远千里的悲涛之上
    我们剖心肝,洒热血,以落花巨石的轰响
    撞醒一个民族,沉睡千年的曙光,以及希望——
    简介:重庆子衣,女。本名何春先,生于七十年代初。重庆江津人,现居重庆璧山。
    新浪博客:禁止外链
    2.《楚风里的旧时光》
    文/文君
    端午的风已经刮过树梢
    守在黄昏,远行的舟子不见踪影
    满河清凉的倒影,是我丢失在远方的消息
    还有月色和红丝线,从一本诗集
    返回楚国,返回一方水域
    我总是不遗余力和一些词句较劲
    比如权势,专横,残暴
    更多的时候心存悲悯,目光柔情如许
    和一棵小草说话,与蚂蚁亲切交谈
    看老屋房檐上那只麻雀如何练习滑翔
    然后,结绳为记,数你离开的日子
    在时间交替的空隙处,坐等
    我一直坚信,翻过秋天,你就会赶回五月前夕
    把楚国从月色里打捞上岸,击响九歌
    而后,乘如水的时光,自立为王  
    简介:文君。又名古堰文君,四川成都市都江堰人,闲来喜好侍弄心情文字。
    博客地址:禁止外链
    3.《父亲的背》
    文/赵景柏
    从稻穗,潮河,甚至一根马尾草
    都能读出父亲的背——
    一尾鱼的线条儿
    弯曲,流动,摇摆
    总是比静止多一些
    比一块石头有弹性,压一下,缩一下
    再压,再缩。总会
    反弹回来,卸下一大堆稻谷或棒子
    最后一次反弹,把我卸下来
    家也卸下来
    简介:赵景柏,笔名,写意,70年生人。河北乐亭县农民,高中学历。08年末开始上网,业余学习诗歌,散文,小说。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8: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子衣诗作评为了笫一名.“大气、厚重、张力十足,情感与思想紧密融合、诗学与美学高度统一,能直抵人心、叩击灵魂,小女子写出了大性情,让人震撼!诗歌的文本高质量是次要的,诗歌的内在大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子衣的精神,就是当代诗歌的精神。一个女子能把诗歌的高度推到并坚持做到这种地步,本着“昨天播种、今天播种、明天还是播种”的精神,我们当中有几个男诗人做得到呢,我想屈原活在今天也会感到汗颜。于是,我想我给子衣姐姐的授奖词,应该是五个字:“诗者天地心”。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8: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楚风里的旧时光》在众多的诗作中脫颖而出获笫二名.文君诗人,你是唯一一个保持用童心与屈原对话的诗人。将一颗火热的心根植于大地,“结绳为记”也好,“自立为王”,因为你已经战胜了端午时节每一种粽子无毒的传说——“把楚国从月色里打捞上岸”,这是语言的剧毒。第三名是赵景柏的诗,<<父亲的背>>是此次比赛中难得可见的经典之作。
    发表于 2012-6-21 16: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都是些好东东!拜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