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情一百问 “筠连人”化石是怎样发现的?
作者:温涛
筠连这块土地,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居住,直接的证明就是在镇舟拱猪洞发现的人类化石“筠连人”。“筠连人”的发现者名叫游天星。
1980年暑假里,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硕士研究生游天星等人在镇舟采集化石,而省的煤田地质勘探公司普查大队物探分队也在镇舟进行石灰岩溶洞的普查工作,与游天星等人相处融洽。8月的一天,物探分队在镇舟场南面的拱猪洞里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牙齿的化石,把它送到了游天星手里,游天星等人立即对拱猪洞进行了挖掘,不仅挖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且还意外地采得了一枚与动物化石共生的人类牙齿化石。后来经过整理、研究,游天星等人将此牙齿的主体援用出土地名命名为“筠连人”。
据研究表明:“筠连人”为30岁上下的个体,是处于猿人进化后新的物种——智人早期,生活在距今约有4万年左右,也就是已与猿类分离的早期人类。在拱猪洞里还发现了虎、猪獾、犀牛、豪猪等17种动物的化石,由于拱猪洞较小,不可能是大型哺乳类动物的栖居之地,估计是流水冲刷造成集中在该洞,也就是说也许“筠连人”当时是生活在今天的黄水溪梁子山上一带。
2010年4月28日,《筠连县志》的两位副总编在福建省福州市奇遇到了游天星。游天星介绍说:他大学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并在那里读完研究生后又在成都工作了几年后调回家乡福州市平潭县医院工作。不久因其地质考古方面的特长,又调入福州市博物院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现已快退休。谈起毕生的成就,游天星还是说是发现了“筠连人”化石,他随即为我们写下了“向筠连人民问好,祝筠连的明天更美好”的字条。
虽然“筠连人”与我们今天的筠连人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从人类学而言却有重大的意义,它表明在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上,很早就有人类居住,也表明我们的家乡筠连,自来就是充满生机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