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犹豫的利与弊 重楼 原创
大凡干一件事,应该慎重,在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做出决定。如果冲动,盲从,草率行事,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可能因此而带来一些副作用,造成一些麻烦。古人不是常常告诫我们:“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么?
决策前的“三思”,是谨慎、慎重、稳重的表现,如果一旦决策,并付诸于行动,还反反复复地“三思”,这就是犹豫的表现了。
犹豫的特征是迟疑不决,在具体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犹豫会影响行动的进展速度。犹豫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阻力,犹豫过度,甚至会偏离既定的目标和航向。
任何决策,即使是正确的决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要想取得成功,要想达到预期目的,明智的作法是,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目标,分析行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内在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制定出对策,从而把握航向,加大前进的速度,最终达到目的地。如果在行程中一再犹豫,只能丧失信心和斗志,甚至会打“退堂鼓”。
回过头来公允地评介,犹豫也并非全错。必要的“犹豫”,是冷静、成熟、稳重的表现。如果凡事凭头脑热,大刀阔斧,快刀斩乱麻,也不提倡。“猛张飞”鲁莽过度,往往适得其反,好心不一定办得了好事。特别是在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个国度,操之过急者其结局常常令人惋惜的。而那些“摸到石头过河”的人,常常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不要凭个人想象,不要凭义气,不要冲动,必要的“犹豫”是不可少的。这时的“犹豫”,常常是胜利的法宝。
正确地看待犹豫,理解犹豫,该犹豫时则犹豫,该放手时则放手。 (题图照系转载) 12.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