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5|回复: 0

    唐朝时期设立筠州、连州、高州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5 18: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筠连县情100问:
    唐朝时期设立筠州、连州、高州是怎么回事?

          作者:温涛

          时间又过了一百多年,隋朝时在今珙县地设立了协州,今筠连为其辖地,隋末大乱,协州又荒废了。唐初,在今县境内设筠州,领筠山、盐水、罗余、临居、澄澜、临昆、唐川、寻源8县;并置连州,领当为、都宁、逻游、罗龙、加平、清坎6县。在武则天时又设定州,领扶德、支江2个县。在筠州、连州设立的同时,还在今镇舟镇设了高州,领徙西(今镇舟镇)、柯巴(今高县可久)、移甫(今高县龙潭)3个县。在今筠连县境内,竟密密麻麻地排列了10多个县,是否当时的人口、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呢?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一回事,当时的筠州、连州及高州等都是羁縻州制,羁縻是意思的“来去自由”,当时的西南各民族部落只要对唐王朝表示归附,唐王朝便对他们授予州、县等官职,大一点封州官、小一点的封县官,至于这些州县到底在哪里,只是在史书上记载了一个大致的方位,至于州县官吏,都是由部族的人员世袭或公推组成,并无正式委任的地方官吏。正如宋代的乐子正所言“羁縻诸州,……虽多名额,亦无城邑,散居山洞,不常其居……其为剌史,父子相继,无子即以其党可者公举之”,所以当时的羁縻州与内地州县完全是两回事,其经济和文化都是相当落后的。今筠连县境内能发现年代早一点的汉朝时的墓葬和文物,但至今尚无一点唐宋时的出土文物、文化遗存,筠州、连州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筠连”是一个独特的地名,“筠”字只有用于筠连县时才读“均”,其它地方都读作“云”。解释“筠连”名称的由来,《四川通志》中载:“唐武后(武则天)时拓边(开发边疆),于孔雀溪置土舍(少数民族官吏),供输紫竹,故有筠、连之名”。“筠连”之名与竹子有关,即以产筠竹而得名。筠竹为谈竹的变型。杆高5-10米,径宽2-6厘米,幼秆布满白粉,渐次出现紫竭路斑点或斑块,且多相重叠。筠竹色泽美观,竹材匀齐劲直,柔韧致密,是世界上有名的观赏竹种,但分布有限,现已处于濒危状态。考“筠”之意,或在当时筠连的四面山上多是筠竹,自然奇景,美不胜收,筠连之“筠”由此而来。筠连”的“连”在以前并不读作“莲”,而读作“宁”。四川大学教授任乃强在其所著的《华阳国志校补》说:“临为巴蜀南中人呼食盐之古语,筠连盆地土咸,有低产小盐井,……古无凿井者,唯知土壤中有盐,取其土,浸水而煮之,是为土盐。唐代置筠、连两羁縻州,元合为筠连州,明并为筠连县至今。连州之连,亦即临利之临,盖临之异字,犹‘连然’之连,与‘临池泽’之,皆谓其有盐也”。如果按任乃强教授的此说同前筠竹之说连起来,那么可以推断出唐朝时设的筠州、连州是以物产而命名,产筠竹的叫筠州,产盐(即古音读的“临”)叫连州,元朝合二州为一,以后就叫筠连。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