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情一百问 昔日的筠连县城建设的情况如何
作者:温涛
明洪武四年(1371)建县,治所在今筠连镇,至今无改。明景泰初年(1450)筑土城,成化二年(1466)知县翁冕改筑石城,万历年间知县蒋帮辅补修,设四门,城墙高八尺,共长1.6华里,全城面积约为0.128平方公里。清康熙八年(1669),知县孙如知重修,复筑土城,并于景阳山下增设喜门,供迎接官员入城。城墙东由后街(今中华街),南由城壕曲下(今和平街)至定水河边,北由城壕曲上,经半边街(今府后街)至喜门。清康熙末年,城墙逐渐垮塌,同治年间曾多次商议重修城墙未遂。民国初年,匪患频繁,民国6年(1917),土匪三陷县城,六更知事,次年在县城东西南三面修建炮台4座。新中国成立时,尚有残存的城门。20世纪60年代整修街道,将城门拆除。
明至清初,县城中心在大什字(今新华街与中华街交汇处),清朝中叶转移至正街(今新华街),民国时期,县城以兴隆街(今新华街中段)为中心。民国时期对部分街道进行拓宽、改直,虽几经整治,街道仍是坎坷狭窄,多数房屋破旧,城围尚有零星草房。1952年4月至1953年5月,县政府为配合修筑川云中路,拆除城隍庙(在今筠州北路与新华大道交汇处),连通自由街;1964年续建新村路,形成县城从东北至西南走向的主干线。1978年后,县城中心逐渐向南发展,商业中心位置移到自由街、新村路(今筠州中路南段和景阳路东段)和城南市场一带。1992年6月,开展城南新区建设。在定水河改道整治同时打通城南干道(后更名为筠州南路),新建定水路、学士路和定水二桥。整个筠连城虽然繁荣,但街道较窄,有的街道互相不能互通,功能混杂,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在2000年,县委、县政府开展了旧城改造。
来源:筠连热线【历史版】温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