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2-7-22 20:02 编辑
筠连苗族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初以前的家庭教育,19世纪初至解放前夕的教会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教会教育传入之前,苗族的语言、文化、生活技能等传承,完全靠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有语言、文艺、手工艺术、劳动、生活技能、家庭伦理道德以及性别价值观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家庭教育一般没有系统的书面理论指导,也没有集中办班培训这些形式。
苗族婴儿出生后从伢伢学语开始,便在家庭口耳相传的熏陶中学到母语和汉语。绩麻、缫丝、蜡绘、挑花、剌绣、纺线、织布、色染、编织、打草鞋、缝衣服、织裙子以及狩猎、养殖、种植技术、劳动工具制作、烹饪技巧等均由家庭教育口传手授。文艺教育,如故事、古歌、歌谣、礼语,芦笙、唢呐、木叶、口弦、萧筒等吹奏以及舞蹈、锣鼓演奏等苗族民间文艺,至今也主要靠家庭教育或“师徒”口授传习。苗族民间故事家群体、苗歌歌师,婚、丧礼仪中的乐师、祭师,以及花山节上芦笙吹奏、舞蹈领引者,本能地将其技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等伦理道德,社会交际礼仪礼节习俗,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协同合作,关爱老幼,救济贫病,扶助孤、寡、老、残等常识以及良好习惯养成,基本上在家庭教育中完成。
某些特殊技艺,如下阴曹,穿红铧,打油火,请神送鬼,起水化符,治病疗伤,以及各种祭祀等,由家庭教育专门传授。有的传男不传女,如祭祀;有的传女不传男,如下阴曹、请神送鬼等。
在农耕文化中,苗族的价值观念是围绕传统农业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从小培养起来的,对男性侧重于诸如农具、刀、枪、弹弓等的制作以及放牧、做农活、打猎的培养,要求男子一要勇敢,二要能干,三要机智,四要聪慧,五要豪爽。具备了这些优点,不仅父母荣耀,长辈夸赞,姑娘也视为最佳偶像。对女性则侧重于母亲角色、家务,以及渍麻、纺织、挑花、点蜡、缝制的培养。要求女子一要勤快;二要会当家理财;三要会待人接物;四要会纺织缝补;五要会理料家务;六要会生养孩子;七要能温顺服从、尊敬公婆、体贴丈夫、和睦邻里。
教会教育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法国天主教由重庆逆长江经宜宾传入筠连,开了苗族地区的教会教育先河。民国初年,基督教在苗族居住地区的教会教育开始兴盛,循道公会开始从滇东北和黔西北向川南推进并传入筠连苗族村寨。1917年,在今筠连县高坪苗族乡邱家山创办了第一所光华小学。传教士通过说服苗族中有较高威望的人士接受基督教义,注意聘用苗族教师,培养了非信徒浓厚的崇教意识。后陆续在今筠连县境内苗族居住地区建立了其他6所光华小学。光华小学的教学学科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时事教育和教唱苗语歌等。每周上二三节神学课,主要讲圣经。学生全部住校,要求16岁以上的学生晚上参加晚礼拜。光华小学办学经费主要由“基督教循道公会西南教区”负担,学生只交少许学费作为教师和膳夫的部分补贴以及晚自习的灯油费。所有这些教会在苗族居住地区开办的光华小学,先后在1948~1949年停办。
教会教育虽然属于资本主义文化侵略的范畴,但在客观上也为筠连第一代识字苗族文化人成长提供了条件,促进了筠连苗族居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学校教育
解放后,开始积极创办新中国学校教育,县内各光华小学部分恢复为民族小学。1951年9月,县人民ZF批准建立筠连县大乐瓦苗校,次年9月,又在晏家坪设立分校。1956年9月,大乐瓦苗校合并在晏家坪更名为筠连县晏家坪初级民族小学,1978年该校设初中班,该校现为蒿坝镇合力民族校。
1950年,四川省高县人民ZF恢复了联合乡圪蔸坝民族小学和鲁班山民族小学(今新民民族小学), 1953年10月两校划归筠连县后,前者更名为筠连县联合乡民族小学。其后,联合乡民族小学因教学质量稳步攀升,曾吸引方圆数十里川滇两省六县学生云集该校就读,培养了大批后来的苗汉骨干力量。
1985年9月,中共筠连县委、县人民ZF为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提高苗族同胞科学文化素质,解决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奇缺、干部青黄不接问题,拨出专款在民注中学设立了寄宿制民族初中班,专门在全县招收少数民族初中生进行集中教育。1986年9月,民族初中班迁入县城,在景阳中学专设。民族初中班开设20年来,共培养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逾七百人,输送到宜宾师范民族班、宜宾农校民族班,珙县、长宁卫校中医班、县内外高中等学生逾四十人,为筠连培养出大批苗族青年人才,
当前,筠连县高坪、团林、联合三个苗族乡中心校均设有初中部,新建了教学大楼,开设了远程教育,建立和完善了现代教育体系。
出处:三苗网禁止外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