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7|回复: 2

    话说沐爱 ——筠连沐爱得名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3 10: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沐爱教育 于 2017-10-16 22:05 编辑

                      话说沐爱
                                               ——筠连沐爱得名初探
           筠连县沐爱镇“沐爱”的称呼,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已经有四个称呼。其一说在蒙古语中,沐爱曾经叫过“落雁”;其二,在彝族姓氏译音中沐爱又叫过“木乃”,现在沐爱场上,凡上了点年纪的老人都知道沐爱叫“木乃”;其三,民国建镇时也曾经叫“博爱镇”;其四 ,就是现在的称呼“沐爱”(沐爱古时候曾经叫“落雁”、“木乃”筠连县志上也是这样说的)。

       沐爱历史悠久,很早以前系属古侯国属地。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两三千年前,沐爱就是先民们劳作和生活栖息地。而据高县记载,更往前推了两千年,即说:“高县历史悠久,据已出土的石器证实,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又据筠连县志载1995年4月巡司镇铁索桥出土的汉墓,也可佐证很早以前就有汉人在这片土地上居住。周秦时期,沐爱就是多种民族杂居(少数民族为主),民族间互相友好往来。那么沐爱、巡司有什么联系?从后来民国时期沐爱建县,巡司镇的“德面”“小河”,包括现在的武德、蒿坝都曾经属于沐爱县管辖范围这些事实来看,沐爱与巡司镇的“德面”“小河”是一片的。又据筠连县志1986——2005年版在补记沐爱县一章处,记载:清朝初期,吴家坝(现武德乡)、巡司镇的“德面”“小河”还属于高县的绥来乡第四甲(驻地今高县蕉村)。但据筠连县原巡司籍国民党将军范伯超写的回忆录中:“前清宣统二年,即西历1910年,岁次庚戌。是年二月初二己时,我诞生于世居的四川省高县上乡德迈坝(现属今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之德面村)之马头岩老房子。”(筠连热线上登载过范将军的回忆录)。范将军又说他是生于高县上乡。我们不去争论各说一词。总之,巡司镇铁索桥是在小河、德面中间。这也说明沐爱、巡司德面是连成一片的。高县、巡司历史悠久,那么沐爱也是历史悠久无疑。

       沐爱建县情况。近代国民党时期。沐爱场仍属高县管辖的上二乡之一的安静乡驻地,高县上二乡之二的定边乡驻地在今落木柔场。高县的下乡:今高县文江、罗场、嘉乐等地。但当时沐爱、落木柔、蒿坝等地人们到高县县城办事往来很不方便。又据传因1942年有高县民国伪府人员加重上乡人民田赋负担问题,引起上乡人民争议,于是沐爱人借鉴沐川建县成功经验,酝酿建县与高县分治,按照民国要求,先设置治局过度。到了1944(民国33年)年高县的上二乡(沐爱,落木柔、蒿坝等地)得到了国民政府批准设治局,当年还在沐爱场举行了设治局庆典,设置局治地驻沐爱场。所以1944年沐爱设置治局为起始时间。三年治局过度后,沐爱1947年正式改成了沐爱县,隶属宜宾管辖。据传,在定县名时,有人提出用“博爱”,以避免没(沐)有爱的含义。但因河南有个博爱县,不能重复,而弃之。如果河南没有博爱县,沐爱也就成为博爱县了。那我们今天就好理解博爱县名字。河南的博爱县是取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两字,设置博爱县的。

       沐爱被撤销县置情况。我们先看邻近的沐川县设置时间,沐川是民国31年(即1942年)由治局升为沐川县的。1942年正式成立沐川县至今。沐川建置历史悠久,古时为防彝患,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筑城驻兵。置沐源镇。宋代在此设沐川寨,并驻兵防守。元、明、清三代都是长官司治所。元至25年(1288年)置沐川长官司,属马湖路。我们比较沐川、沐爱两县设置时间,建县长短、历史设置,我们就不难理解:1950年2月宜宾督察专员公署以宜秘字第23号令,将沐爱县所辖14个乡镇归并高县的决定。1951年3月,内务部正式批准沐爱县并入高县。(1953年10月划归筠连县管辖)。具体撤销时间是:1950年2月高县副县长王子英(解放军二野十八军营长)接管沐爱时,随即宣布了宜宾督察专员公署《宜秘字第23号令》,将沐爱重归高县管辖。而沐爱除近代,红军1935年在沐爱坡与国民党军战斗过、1950年6月(农历)第二次解放沐爱时,解放军与国民党残部田动云等军又一次战斗过,基本上没有传说过沐爱有重兵战场,所以我们也从侧面了解沐爱古时候是没如同沐川那样的设防的。再从沐爱近一两百年内,民族矛盾,即彝族来扰,沐爱基本上没有抵抗防御抵抗成功历史。这也看出,沐爱的几座碉堡是为防御热兵器而建的。

       从地理因素上看沐爱撤县是有一定道理的。沐爱地形属于高山顶上一块小平坝。有首民谣:“沐爱像口锅,四面赶场都爬坡”。这块相对平坦的平坝方圆也不过几平方公里(从现在沐爱下车站至印盒山变电站为直径),坝中也有小山包。更为重要的是,沐爱缺一条大型的河流流经这一平坝。实际上高山顶上,面积又比较狭小,这样的地形不可能有河流通过。以前缺乏电力引水,沐爱场上居住的人们都是挑水吃,所以是很难形成辐射面积更为广阔的中心区域的。又因缺水居住人口也将受限制。我们从周边凡建县如筠连、高县、珙县等比较大的县城建县来看,都是要依靠河流的。所以秦汉以来,沐爱都没有什么建制,都是就近各郡县的属地。与沐川相比较,沐川的建县优势多得多,所以沐川保留了下来。古时候在今镇舟镇设高州时,沐爱隶属于高州也就更能够理解了。翻开中国城市建设基本都是沿河而建。
      
       我们再看,沐爱1953年前为什么属于高县管辖?不仅沐爱,其次还包括现在的腾达、维新(含沐义)、乐义、巡司的礼义、沐爱的金銮、镇舟、高坎、落木柔、自由、解放、联合苗族乡、高坪苗族乡、武德、巡司的德面小河、蒿坝等都曾经属于高县管辖,成为高县的上乡。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搞清楚古汉南广县、南广河及上游的支流镇舟河流域一些情况。

       汉南广县(分汉南广县、梁南广县)。秦始皇统一6国后,遣常頞(也有说 李冰开凿的五尺道)开五尺道,县境乃归大一统的封建中央王朝。到了汉王朝,汉王朝为加强对五尺道的管理和经略云贵广大地区,而设立的一个县——南广县(汉南广县)。其治地在今宜宾珙县沐滩乡傅家坝(治地傅家坝这个说法考古物证理由充分,其他几种治地说法证据不足)。古汉南广县境域包括今云南盐津、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战国时,今高县(有人说属夜郎国地,当然包括沐爱)为西南夷境域。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汉南广县至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消亡。计延续700年。因云南少数民族大姓爨瓒占据宁州,“袤延二千余里”,汉南广县因而荒废,高县县境内遂为东爨“乌蛮”(彝族)繁居之地。隋大业三年(607年)后为僚人据有。唐开拓边地时,为安抚这一带少数民族,于此地置羁縻高州,隶于泸州,州治设在今陈村,辖轲巴、移甫、徒西(即现在的镇舟镇)3县,是为高县建置州县之始。所以高县说,他们建县迄今已1300余年。高县又说,宋熙宁八年(1075年),民族首领得个祥献羁縻10州之地,羁縻高州随之入淯井监,政和四年(1114年),此地属于长宁军。由此可见,沐爱的隶属也是随着汉南广县、高县变迁而变迁,境遇内居住的民族也是随着高县、珙县民族的变化而变化。

       南广河。南广河在云南境内称罗布河,而真正意义上的南广河的起点在筠连腾达镇,终点在今宜宾市南广镇。南广河从云南威信下来,在筠连、兴文、珙县、高县、宜宾间穿行,在南广古镇汇入长江。自古以来,这条河几乎承载着宜宾南六县(除江安外)的水运。是秦“五尺道”、汉“南夷道”上水陆的重要连结线,以及沿河两岸的一些重要码头(如月江、趱滩、罗渡),承载着自秦汉以来一直到清的“叙滇官道”和民国的“叙昆大道”的交通要道的作用。与南广河并列而行的公路还有川云两省的战略通道川云中路,从云南昭通至四川宜宾。在汉代的时候此河叫符黑水。南广河上源称罗布河,即《水经注》所载源于南广县汾关山(今杨龙湾梁子)的符黑水(今南广河)上游,清代因流经黑墩(今顺河场)曾名黑墩河。

       镇舟河。是南广河上游一支流,源于云南省彝良县茶园乡的柑子沟,在云南省的流程约3公里,从筠连县解放乡大雪山北麓流入,途经落木柔镇、镇舟镇、沐义、沐爱镇南东边缘、维新镇至腾达镇的两河口注入南广河。镇舟河从镇舟到腾达镇的两河口大约45公里,在没有建立电厂拦水坝前,可通航竹筏载重一两吨,从维新镇的沐义起至腾达既可以通竹筏也可以通3吨以内的木船。1953年前在没有把高县的镇舟河等划归筠连管辖前,筠连境内没有通航的河道。镇舟河,历史上曾经担负过腾达、维新、乐义、沐义、沐爱、镇舟、落木柔等地进出口物资的运输。

       上面把汉南广县、南广河、镇舟河分别进行了介绍。从中我们就能够理解,在陆路交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腾达、礼仪、维新、乐义、沐义、沐爱、镇舟、落木柔等地划归高县管辖的原因:应该是因镇舟河是一条交通连通线。在今天陆路交通发达,水路退出的情况下,沐爱这些地方划归筠连管辖,当然又比高县管理方便多了。至于,武德、蒿坝等地划归高县管,一是这些地方挨近沐爱或者落木柔,二是这些地方因为以前陆路交通不发达,从镇舟河水路运输进出物资比从筠连陆路进出方便的多。沐爱曾经有条官道,其路线是从沐爱——蒋家坝(中坪)——望天坡——去平安堡、篙坝、武德一带,还可以上云南,我们老家经常说背丝绸上云南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经过上面的一些探讨,我们再回头说沐爱的几个名字:落雁、木乃、博爱、沐爱。

       云南盐津县有个落雁乡,落雁乡的历史文化说:落雁曾系沼泽,大雁常在此栖息得名。明代前为部分彝族居住。清宣统三年为大关厅及第、沐荣两乡。从中我们也看出这些名字有“沐”字。沐爱曾经也有两个坝,一个叫“沐爱坝”,即现在沐爱变电所下面打井找水那片田,而且也有沼泽(海子);另外一个叫“青桩(白鹤)坝”,即兴隆村百步梯下那片田。这两个田坝都比较大,20世纪6.70年代,田里还有成群的白鹤觅食。这似乎与盐津落雁乡相似。但沐爱叫落雁传说的是蒙古语。

       现在网络时代,信息量大,我们知道有姓名: 木乃热哈。木乃热哈男,彝族,1956年12月15日生,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人(有甘罗12为丞相典故,但不是这个甘洛。1966年随大哥去过甘洛、越西),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有“木乃七斤”,籍贯:四川 民族:彝族,生日:6月9日。200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2002年加入彝人制造,2003年出第一张专辑,2010《快乐男声》成都唱区35强选手,...。从这两个彝族的名字,我们看出在彝族姓氏译音中沐爱又叫过“木乃”是否与这些彝族人名有联系?就我们筠连县内有很多地名中有“木”字的。如清朝初期木浪乡(治地塘坝场)。小地名带“木”的就多了,如我们老家就有个“木佬梗”等。筠连县志上记载,原来的大乐,落木柔、落木泥、落木祥、乐义、落箭都是彝语译音。这些名字中基本上都有“木”字。所以“木乃”属于彝语译音证据比较充分。至于沐爱曾经叫“博爱”镇就更好理解了。  
       
      今天我们啰嗦的说了那么多,归结为一句话:沐爱历史悠久,曾经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前民族间友好杂居,后来民族间矛盾较大,最后,少数民族被朝廷剿杀,移居汉族为主。而沐爱名字最初与少数民族有联系,后渗透汉文化成分仁爱,博爱等。至于“沐”字也许与镇舟河流,沐浴堂有联系。沐义李姓300多年的族谱中在标其祖宗坟茔时就标的是“沐浴堂(塘)”。人对江河既依赖,但恐惧,有句话叫“欺山莫欺水”。另外,沐浴堂(镇舟河)古时候水很大的,我们小时候,凡夏天涨水,经常看见沐爱骑龙凹出来沐义的东云一组大河坝被淹,1980年代后基本没有这样的大水流量了。最为特别的是,镇舟河,在没有被大量开采煤炭以前,河水清澈。在流经沐爱镇舟交界处的罗锅滩电厂后起,直到沐义的杨家河、沐爱的沿河这段水域,两边河床除极少处有崖壁外(落崖塘、刷布坪、棺木崖、沐浴堂、寨子崖)都比较平坦,敞得开,非常适合人们洗澡沐浴,没有修建电厂前,人们经常下河流洗澡。镇舟河在流经现在沐义大桥上5.600米处,即现在架设页岩气管道处,那里正式叫“沐浴堂”那里是沐浴堂的核心区域。那么,这样一条河流,居住在沐爱场的人不可能对这条流经沐爱骑龙、沿河沿线的河流视而不见?没有什么感情依赖?所以,我们试着推想:沐爱的“沐”字是否与“沐浴堂”的沐字有联系?是不是与这条河流流经沐爱的骑龙、沿河两村边缘有联系?

       我们再看一实物,从沐爱场西出一千多米的“燕子岩”上,还可以看出留存有悬棺葬痕迹。在沐义的沐荫(以前叫大地)一组的“棺木崖(崖土语读ai)”也有。至于这个挂岩子悬棺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比较集中的有僰人说、僚人说。其时代,上启未知,下止明代。但不管属于哪个族人的,沐爱那悬棺痕迹今天还在。

       通过对沐爱历史、地里位置、隶属管辖、邻近县居住民族、流经沐爱东、北(不是正东正北)的镇舟河(流经这段又叫沐浴堂)、沐爱悬棺等情况的综述。可以看出:沐爱名字称呼,从蒙古语到彝族姓氏;从镇舟河到沐浴堂河有“沐”字;从为定县名“博爱县”以避免没(沐)有爱而争论;再到现在语,博爱、仁爱。不难看出,沐爱的名字应该是逐渐按照文明进步演变的。

      
      毕竟时间久远,又没有权威文字记载,我们只能够依据一些事件,进行探讨。好在现在各种资料容易查找。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对否,请批评!


      附沐爱“燕子岩”悬棺痕迹图片。沐义沐荫一组的棺木崖的图片,以前筠连热线上也有报道,这里不附该图片。

                                        psb (3).jpg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0: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沐爱教育 于 2017-10-6 13:47 编辑

      改文中“地里位置”为“地理位置”。“农业”为“农历”。另外有错字,而没有发现的,请读者见谅!因为修改,要等待审核。其他文亦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经过  综合所有资料:毕节从彝语比跻( bì jié)久之讹为毕节(bǐ jī)。而且在元代就更名为毕节了。九丝城镇的改名时间,九丝之名最早见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江安县安济庙(又称五龙庙、土主庙)碑文。筠连县志上确定的沐爱的改名时间在元代。从而,沐爱由“木乃”改为“沐爱”,也应该在元代。
       至于“木乃”改为“沐爱”,可以比较“比跻(毕节)的改法。夷书谓毕节为比跻,比跻乃毕节古彝族部落之名,为白彝,该部落曾长期居住毕节,后被乌彝妥阿哲赶走。人走了,但地名留下来了。沐爱地名也应该会是如此。
          毕节(bǐ jī)、比跻( bì jié)。
          沐爱(mu ai)、木乃(mu  nai)。
      
       沐爱这一有着彝族语音元素的名字,应该是隋朝开始称呼为“木乃”,沐爱这块土地上居住的应该是彝族,这块山清水秀的沐爱坝上居住着一个彝族姓氏族,他们便将这里取名为他们的姓氏名字“木乃”。
       这说明木乃这一地名已经出现至少1400多年了以上。至少从元代起就已经将“木乃”转音称呼为“沐爱”了,那么沐爱的得名距今已700多年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