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文化馆开展2017年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非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精神,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结合“精准扶贫,文化扶志”工作,筠连县文化馆于7月下旬正式拉开了2017年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的帷幕,将爱心和温暖送至传承人们的心中。
慰访武德乡农民书画代表性传承人赵秀禹
此次慰访工作历时一个半月,工作人员不畏酷暑,扛着粮油物资先后深入筠连镇、腾达镇、武德乡、蒿坝镇、龙镇乡、塘坝乡等多个乡镇,慰访了刘光本、李成全、王友林、熊文品、赵秀禹、韩德虎等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就他们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大唢呐、苗族花山节等做了深度调研。每到一位代表性传承人家里,工作人员都详细了解了他们的身体、生活情况,并就更好地传承传播筠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深入交流,悉心听取传承人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建议,勉励他们继续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带徒传艺,培养新人,让民族文化技艺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到蒿坝分馆调研大唢呐传习开展情况
筠连县文化馆于2016年夏天首次开展了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作,此次工作是在吸取第一次慰访工作的经验教训上重新出发,结合筠连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实际,更加注重与传承人的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在开展传习活动时的困难,全面掌握每一位代表性传承人的详细信息,及时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强调了传承人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的重要性。
慰访苗族大唢呐代表性传承人韩德虎
慰访高台竹竿狮子代表性传承人李成全
慰访南广河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李华友
慰访苗族花山节代表性传承人王友林
工作人员提着粮油物资步行至传承人家中
苗族情歌代表性传承人熊文品正在讲述他的创作历程
关心传承人、调动传承人积极性,让他们坚持传习,主动展示是开展慰访传承人工作的核心意义,通过慰访工作,让传承人与文化部门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和互相的信任,共同推动筠连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顺利开展。
来源:筠连县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