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84|回复: 13

    筠连县地名目录关于“沐爱”、“沐义”地名由来的记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2 12: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近日看到论坛里不少老师对沐爱地名的由来展开了探讨,特翻阅《筠连县地名目录》,将查询结果供大家参考。

    36.jpg

          今翻阅1987年6月出版的《筠连县地名目录》,该目录由筠连县委县政府成立的“筠连县地名领导小组”在地名普查四项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汇编,小组成员有原任组长裴谦权、副组长魏在录、组长李仲常,副组长周汝林、许明才,由邓宏德、管洪模、李光彬、马厚土、付书龙、严虎威等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许明才,副主任熊文书,具体工作人员有郑忠纯、李付银同志。该地名目录是在省、地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编纂和出版。

    33.jpg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3页“沐爱区概况”中记载,沐爱区名为彝语“木乃”遗音,语义待考。

    35.jpg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5页“沐爱公社”篇记载,沐爱古代为彝族聚居区,系彝民姓氏“木乃”译音。

    31.jpg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7页记载,沐爱区清代为高县安静乡,民国时置区、设冶局、县。1953年划归筠连县,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7页“沐义公社概况”中记载,沐义社名取境内沐浴塘的谐音而得名。

          上世纪八十年代,地名目录已经定论,沐爱的名称为
    彝语“木乃”遗音、沐义为沐浴塘的谐音得名。




    分享到: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12: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木乃姓氏彝族族人在“沐爱”呆久之后,便会在该地形成一个姓氏地盘,自然会产生地名“木乃场”或“木乃坝”。

    就像汉族姓氏聚居区,以当地人多的姓氏命名,如吴家坝,以前住户多姓吴,故名。因筠连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所以筠连境内的以汉族姓氏命名的地名较少,反而少数名族遗留下来的地名较多。

    木乃是一个彝族的姓氏,其名称由来应该查阅彝族相关史料。

         
    发表于 2017-9-12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本帖最后由 沐爱教育 于 2017-9-18 20:58 编辑



      特别感谢提供重要资料。“1987年6月出版的《筠连县地名目录》”这个资料非常珍贵,应该说比较具有权威性!当然县志也有错漏的。
         
    发表于 2017-9-12 20: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本帖最后由 沐爱教育 于 2017-9-12 20:51 编辑



        乡名沐义           
             
             ———“沐义”乡名由来及隶属变迁

    沐义沐浴小乡村,五零年秋置乡名。(1)

    清朝民国属高县,五三年后划筠临。(2)

    乡府驻地沐浴堂,谐音沐浴沐义乡。(3)

    九二十月撤乡置,合归维新建镇乡。(4)



          注:
       (1)“五零年秋置乡名”:1950年秋解放初即设置为沐义乡,辖9个村(括号内为现在的村名):杨家河、山王坳(顺阳)、大地头(沐荫)、大屋基(周坪)、大坳上(田坝)、灰园坳(平等)、沙湾(山坝)、犀牛(西林)、马屋基(东荣)。以前没有乡名。沐爱1950年7月22日盘踞在此的土匪被解放军消灭,沐爱正式解放。随着属于沐爱管辖的杨家河、马屋基即沐浴堂等地方也随之解放。所以1950年秋置沐义乡。沐义乡 ,在筠连县境东部,面积34.3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沐荫塘,距县城东南37公里。
      
      ( 2)“清朝民国属高县,五三年后划筠临”:清朝和民国时期,现在沐义这片土地原属高县的安静乡(治沐爱场)上四甲、博爱镇(沐爱镇某保)辖地。1950年解放随即置乡后,隶属第五区(落木柔)管辖。1953年划归筠连县(筠连有人又读筠临),1954年仍入筠连第四区(沐爱区),1958年名沐义公社,1984年复名沐义乡至1992年10月。
          
      (3)“乡府驻地沐浴堂”:解放初,乡政府驻地在原来老学校那边(大地四队,那里称老乡政府,那里也有就是沐义小学前身,我们在那里启蒙读小学),后迁至现在沐义小学第二台教学楼那里(油草田大三合头瓦房,有戏楼、绣花楼等)。这一段区域紧邻沐浴堂河流,所以统称沐浴堂。沐义因此取木荫塘(沐浴堂、沐浴堂名称见距今200多年前左右家谱标记河段,见下图片3)谐音而得名沐义乡。

      (4)“九二十月”:即1992年10月撤沐爱区,并维新、沐义两乡建置维新镇。设沐义办事处,2001年4月撤销。至此,沐义乡乡建置撤销,原辖区的八个村隶属维新镇管辖。

      以上部分资料摘录于1998年版《筠连县志》“第一篇 建置沿革”及1986—2005年版《筠连县志》“第一篇 政区”资料和“沐爱解放五十年”等书籍。

         
    发表于 2017-9-12 21: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
    本帖最后由 沐爱教育 于 2017-9-18 21:07 编辑

       感谢所有关心沐爱发展的朋友!
        特别是: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7页记载,沐爱区清代为高县安静乡,民国时置区、设冶局、县。1953年划归筠连县,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这句话中说明:沐爱在元朝就已经叫“沐爱”了。


       现在我们为什么对“沐爱”讨论的话题这样多?  因为“沐爱”这个名字来历不搞清楚,是“木乃”译音还是沐英路过而改为“沐爱”。如果继续说沐英路过而改为“沐爱”,那将继续影响许多人。今天解密不了,待后人真的哪天解密了,解密的人就会笑话我们这代人!





    发表于 2017-9-12 2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但是有个关键性的问题,楼主所述地名录中记载“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

    从中得知,明朝时期即称为沐爱应该是肯定的,沐爱是木乃的遗音也是肯定的。但是是否元朝时期也称为沐爱?还是元朝时期称为木乃?

    木乃被正式确定为沐爱,到底是何时何人修改的呢?
         
    发表于 2017-9-12 22: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的宝贵资料,至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沐爱”是彝语“木乃”音译,与“沐英”无关。

    还要坚持“沐爱乃沐英遗爱”者,是不实事求是的行为。
         
    发表于 2017-9-12 22: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康乐翁 于 2017-9-14 19:15 编辑

    汉语表意词汇“沐爱”由彝语“木乃”(或“木赖”)转音而来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少数民族包括彝族已经不占当地居民的主体而是汉族占主体了,有关当局根据当时的需要按原名称“木乃”(木赖)的语音命名为表意的汉语新名字“沐爱”。沐,润泽或受润泽,如栉风沐雨、沐浴膏泽、如沐春风、如沐甘霖、沐皇恩。爱,动词性,惠,爱也;名词性,惠,仁爱。“沐爱”的汉语意义为“受到......的恩惠 ”,“......”代表当局。意为“受到皇上的仁爱”,“沐......恩”等等,意思基本相同,既表达了“皇恩浩荡施恩于民”的意思,又照顾了原少数民族的情感:看,还是原来的“木乃”(所以至今沐爱上了年纪的人多有称“木乃”的,何哉,世代相传之故也)。如此,既照顾了新移民来的汉族,又照顾了少数民族原住民,还宣传了“皇恩浩荡施恩于民”的官方理念和孔孟先贤的仁爱思想,且名字带有“诗情画意”,富于文化色彩,可谓一举多得。
         
    发表于 2017-9-12 22: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作为原籍沐爱的一份子,非常感谢所有关心沐爱发展的朋友们!  
    因为“沐爱”这个名字的来历涉及诸多历史问题,究竟是彝语“木乃”译音还是沐英恩赐的“沐爱”。如果误导为沐英恩赐的“沐爱”,不仅将误导许多人,甚至给后人留下笑柄!
         
    发表于 2017-9-12 23: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沐爱”即是表意词汇,文字当然是固定的,“爱”自然不能写成“艾”。但这是汉语的表音表意规律使然,与强词夺理丢人现眼的“沐英遗爱”无关!正史以铁的证据证明沐英参与征云南一直跟随傅友德走南方而根本没有来过沐爱,“遗爱”之说纯属缺乏常识的天方夜谭!坚持该说法小则蛊惑人心,大则遗祸家乡后患无穷。诚望坚持该说法者以历史的原貌为依据修正错误,不要害人害己害家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