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58|回复: 26

    筠连沐爱名字源于“木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7 18: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春竹 于 2018-11-18 10:45 编辑

    筠连沐爱名字源于木乃
                                         
             今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位于筠连中部,距县城30公里,系山区浅丘地貌,幅员面积78.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940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99亩,森林覆盖率达30%。原属高县安宁乡,民国37年(1948年)改为沐爱县,1953年划入筠连县,为筠连县第四区驻地同,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合沐爱、金銮二乡建沐爱镇,镇政府驻沐爱场,辖18个行政村,141个村民组,2个街道居委会,14个居民小组,全镇现有人口32394人,其中农业人口30175人。
            沐爱历史悠久,很早以前系属古侯国属地。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两三千年前,沐爱就是先民们劳作和生活栖息地。也属于汉南广县(分汉南广县、梁南广县)属地。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开凿僰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经略云南,派常颔将李冰开凿的僰道延伸至建宁(今曲靖),史称“五尺道”。
            到了汉王朝,汉王朝为加强对五尺道的管理和经略云贵广大地区,而设立的一个县——南广县(汉南广县)。其治地在今宜宾珙县沐滩乡傅家坝(治地傅家坝这个说法考古物证理由充分,其他几种治地说法证据不足)。古汉南广县境域包括今云南盐津、彝、镇、威及四川高县、珙县、筠连、兴文等县。战国时,今高县属夜郎国地(当然包括沐爱在内,因为古时候沐爱一直属于高县管辖)、为西南夷境域。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汉南广县至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消亡。计延续700年。因云南少数民族大姓爨瓒占据宁州,“袤延二千余里”,汉南广县因而荒废,高县等县境内遂为东爨“乌蛮”(彝族)繁居之地(此时沐爱也属彝族繁居之地)。隋大业三年(607年)后为僚人据有。唐开拓边地时,为安抚这一带少数民族,于此地置羁縻高州,隶于泸州,州治设在今陈村,辖轲巴、移甫、徒西(即现在的筠连县镇舟镇,此时沐爱属于徒西之地)3县,是为高县建置州县之始。所以高县说,他们建县迄今已1300余年。高县又说,宋熙宁八年(1075年),民族首领得个祥献羁縻10州之地,羁縻高州随之入淯井监,政和四年(1114年),此地属于长宁军。由此可见,沐爱的隶属也是随着汉南广县、高县变迁而变迁,境遇内居住的民族也是随着高县、珙县民族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见,今筠连沐爱古时候为彝族繁居之地。沐爱的名字属于古时候居住在此的彝族姓氏“木乃”演变而来。现以小诗记之。
                                                                                     

                                   沐爱木乃渊源长  
                                                                       ——沐爱名字源于“木乃”
                                                        文图/宜宾春竹
                                                       
                     “沐爱” 渊源“木乃”长,先民彝氏姓名扬。
               通航“涉水”连“僰道”,历史千年挂葬详。
                  注:“涉水”指长江宜宾段的最大一支流——南广河(古称符黑水)流上游支流——镇舟河(古称大涉水)(水经注)大涉水与符黑水可以通航道到宜宾长江。
                     “僰道” 指今宜宾。
                     “挂葬”指今天筠连县沐爱场西出1000米左右的燕子崖上的悬棺葬遗址、沐爱场南出1000多米的观音洞悬棺遗址和今筠连县维新镇沐荫村一组“棺墓岩”——悬棺遗址。


    [img=600,1]禁止外链[/img]
    今筠连县沐爱镇沐爱场西出1000米的燕子崖悬棺遗址
      [img=600,1]禁止外链[/img]
    今筠连县沐爱镇沐爱场西出1000米的燕子崖悬棺遗址

    [img=600,0]禁止外链[/img]
    今筠连县沐爱镇沐爱场西出1000米的燕子崖悬棺遗址
    [img=600,0]禁止外链[/img]
                                    离 沐爱燕子崖悬棺50米处的页岩气场
          
         
    原沐义大地一组(今维新镇沐荫村一组)“棺墓岩”——悬棺遗址
         探寻路线:从沐爱出发沿沐爱——镇舟公路走,经过潘家山、到骑龙凹、快到罗锅滩电厂处有条顺沐浴河(镇舟河古称大涉水)而下直到沐义大桥公路(水泥公路),顺着这公路往沐义走2里路左右,一个名叫“倒注巷”的河段处,再顺河上200米处,有一个小水电厂,小水电厂对面就是“棺墓岩”。小时候还看见有一具棺墓。现在只能够看见岩上的石眼子了。棺墓早已经掉落了。
     另外据有人爆料“沐爱观音洞”也有挂崖子。 以上三处悬棺 研究价值:沐爱就沐义沐阴村“棺墓岩”和沐爱燕子崖、观音洞这三处有悬棺。沐爱还有很多悬崖而没有悬棺。
      
       [img=780,0]禁止外链[/img]
       [img=780,0]禁止外链[/img]
                                                                  沐爱场西南方向的观音洞也发现有悬棺遗址   

                                   123QQ图片20171116140721_副本_副本.jpg
                                    镇舟河(古称大涉水)流经维新东云村一段
    筠连镇舟河,流经维新镇东云村、沐荫村一段。儿时洗澡、冲浪、钻水命头(水没头)、放仰船子(脸朝天、反手背浮水)的地方。











      温馨提示:有朋友要探寻的注意安全。



    QQ图片20171116140721.jpg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7-6 10: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640.jpg
    这张图也可以说明,筠连与梁山挨着很近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9: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威宁县志》大事记中明确记载:傅友德分遣都督郭英胡海洋率兵五万由四川永宁向乌撤开进。

           170454l7a1a4bi473xcaa7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3-28 22: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7页记载,沐爱区清代为高县安静乡,民国时置区、设冶局、县。1953年划归筠连县,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摘自1987年6月出版的《筠连县地名目录》。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1: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沐爱(原沐义也在内)是少数民族(彝族)迁走比较早的地方,相对筠连其他地方而言。
         
     楼主| 发表于 2018-3-19 22: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经过  综合所有资料:毕节从彝语比跻( bì jié)久之讹为毕节(bǐ jī)。而且在元代就更名为毕节了。九丝城镇的改名时间,九丝之名最早见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江安县安济庙(又称五龙庙、土主庙)碑文。筠连县志上确定的沐爱的改名时间在元代。从而,沐爱由“木乃”改为“沐爱”,也应该在元代。
       至于“木乃”改为“沐爱”,可以比较“比跻(毕节)的改法。夷书谓毕节为比跻,比跻乃毕节古彝族部落之名,为白彝,该部落曾长期居住毕节,后被乌彝妥阿哲赶走。人走了,但地名留下来了。沐爱地名也应该会是如此。
          毕节(bǐ jī)、比跻( bì jié)。
          沐爱(mu ai)、木乃(mu  nai)。
      
       沐爱这一有着彝族语音元素的名字,应该是隋朝开始称呼为“木乃”,沐爱这块土地上居住的应该是彝族,这块山清水秀的沐爱坝上居住着一个彝族姓氏族,他们便将这里取名为他们的姓氏名字“木乃”。
       这说明木乃这一地名已经出现至少1400多年了以上。至少从元代起就已经将“木乃”转音称呼为“沐爱”了,那么沐爱的得名距今已700多年历史。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经过  综合所有资料:毕节从彝语比跻( bì jié)久之讹为毕节(bǐ jī)。而且在元代就更名为毕节了。九丝城镇的改名时间,九丝之名最早见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江安县安济庙(又称五龙庙、土主庙)碑文。筠连县志上确定的沐爱的改名时间在元代。从而,沐爱由“木乃”改为“沐爱”,也应该在元代。
       至于“木乃”改为“沐爱”,可以比较“比跻(毕节)的改法。夷书谓毕节为比跻,比跻乃毕节古彝族部落之名,为白彝,该部落曾长期居住毕节,后被乌彝妥阿哲赶走。人走了,但地名留下来了。沐爱地名也应该会是如此。
          毕节(bǐ jī)、比跻( bì jié)。
          沐爱(mu ai)、木乃(mu  nai)。
      
       沐爱这一有着彝族语音元素的名字,应该是隋朝开始称呼为“木乃”,沐爱这块土地上居住的应该是彝族,这块山清水秀的沐爱坝上居住着一个彝族姓氏族,他们便将这里取名为他们的姓氏名字“木乃”。
       这说明木乃这一地名已经出现至少1400多年了以上。至少从元代起就已经将“木乃”转音称呼为“沐爱”了,那么沐爱的得名距今已700多年历史。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20: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春竹 于 2018-3-15 20:13 编辑

                

              “木乃”改为“沐爱”,可以比较“比跻(毕节)的改法。夷书谓毕节为比跻,比跻乃毕节古彝族部落之名,为白彝,该部落曾长期居住毕节,后被乌彝妥阿哲赶走。人走了,但地名留下来了。沐爱地名也应该会是如此。
          毕节(bǐ jī)、比跻( bì jié)。
          沐爱(mu ai)、木乃(mu  nai)。
       沐爱这一有着彝族语音元素的名字,应该是隋朝开始称呼为“木乃”,沐爱这块土地上居住的应该是彝族,这块山清水秀的沐爱坝上居住着一个彝族姓氏族,他们便将这里取名为他们的姓氏名字“木乃”。
       这说明木乃这一地名已经出现至少1400多年了以上。至少从元代起就已经将“木乃”转音称呼为“沐爱”了,那么沐爱的得名距今已700多年历史。
         
     楼主| 发表于 2018-4-13 07: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7页记载,沐爱区清代为高县安静乡,民国时置区、设治局、县。1953年划归筠连县,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摘自1987年6月出版的《筠连县地名目录》。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7页记载,沐爱区清代为高县安静乡,民国时置区、设治局、县。1953年划归筠连县,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摘自1987年6月出版的《筠连县地名目录》。

         
    发表于 2018-3-2 15: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此河流经平寨、注入南广河、在宜宾附近注入长江直至上海注入东海。
         
    发表于 2018-3-24 18: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威宁县志   《大事记》
    明确记载了郭英从永宁(今叙永)攻取威宁进军路线。         




    [img=780,0]禁止外链[/img]
    [img=780,0]禁止外链[/img]
    [img=666,0]禁止外链[/img] [img=666,0]禁止外链[/img] [img=666,0]禁止外链[/img]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11: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有朋友传了一张《筠连县志》上的图片给我,现附后,印证了这里些古地名(蒙古语)的存在。这些古地名是村落。从中可以了解元朝时期沐爱这些地方的人口情况。
         [img=780,0]禁止外链[/img]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22: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筠连县地名目录》第107页记载,沐爱区清代为高县安静乡,民国时置区、设冶局、县。1953年划归筠连县,元明时即称沐爱,为彝族姓氏“木乃遗音”。——摘自1987年6月出版的《筠连县地名目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