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云贵高原北麓的乌蒙山区,古为“秦五尺道”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川南与滇东北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也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战斗过的地方。8月16日,宜宾市“革命老区行”采访团来到这片土地上,追寻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和英勇事迹。
[img]禁止外链[/img]
采访团行进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 8月16日早上7点半,采访团从宜宾城区出发。近4个小时的车程后,采访团来到了筠连县大雪山镇。稍作休息,我们就向目的地大雪山进发。 [img]禁止外链[/img]
大雪山山顶——雪山垭口
大雪山位于筠连县最南端,属于乌蒙山的余脉,最高海拔1777.2米。由于山势险要,加上正在修建环山公路的原因,我们乘坐的汽车多次在悬崖边上打滑。在惊险之余,记者眼前顿时浮现出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在大雪山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情景。
据随同我们采访的筠连县大雪山镇党委书记舒森介绍,大雪山距离云南威信县扎西镇只有30公里,修建这条环山公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条公路修建好后,能在现有公路的基础上把两地的距离缩短近40公里,把大雪山和扎西相连,形成旅游环线,同时也能较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舒森告诉记者,大雪山境内的14公里公路在今年国庆前就能完工。
[img]禁止外链[/img]
埋葬着六名川滇黔游击纵队红军遗体的大雪山红军墓 说话间,我们到达了大雪山山顶雪山垭口,红军墓就坐落在这里。“红军墓里埋葬着6名在这一带阵亡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红军的遗体。那里就是小地名叫‘安尾坝’的地方,1936年11月,川滇黔游击纵队与敌人的最后一仗就是在那里展开的。”筠连县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刘道强指着垭口深处的一处低洼地带说,“当时的川滇黔游击纵队司令员刘复初就是在这场战争中被捕的,也就是这场战争打散了游击纵队的主力部队。”
[img]禁止外链[/img]
峡谷深处就是“安尾坝”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红军墓里埋葬着这6名红军的姓名,也不知道他们的家住在哪里,但面对这庄严的红军墓,记者的心里感慨万千。
据刘道强介绍,1936年6月,国民党重庆行辕部署了三省兵力,对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进行第二次“三省会剿”。 7月初,川滇黔游击纵队从大雪山出发,经彝良入镇雄境,开向彝良洛旺。7月中旬,游击纵队向巡司进发,在彝良、筠连边境与川滇军周旋。在筠连,反动派受到游击纵队的多次打击,防范甚严,实行保甲制,联保制,群众无法接近纵队,纵队活动相当困难。8月初,由筠连经牛街再次向洛旺方向转移,途中打退筠连小股民团的尾追。
[img]禁止外链[/img]
当地群众和党史办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红军在这里的英勇事迹
“1935年2月至1936年11月期间,大雪山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的根据地。”刘道强说,这个期间游击纵队利用大雪山的险要地形,隐藏在大雪山里休整,并以大雪山为中心,在云贵川边区开展游击战争。 站在高高的大雪山上,我们为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在采访时我们高兴地看到,大雪山人正在依托红色文化,加快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下一步,我们要以红色旅游为主导产业,在大雪山规划建立烈士陵园、革命陈立馆、纪念碑和红色广场,在开发大雪山和建设新农村中找出更多的红色元素。”舒森对记者说,这段历史给大雪山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要把红色精神融入到发展中去,让大雪山变得越来越美丽,让大雪山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记者 方勇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