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09|回复: 0

    [筠州焦点] 筠连武德乡挖出大量“铜钱”背后居然隐藏着如此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4 19: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b1d48e4f79983792aff64dd9ebf5c01d.jpg



          今天(3月4日)笔者接到武德乡水潦村四组一村民“郭华兵”的电话称:“昨天(3月3日)武德乡水潦村四组挖公路时挖到很多铜币”,于是笔者决定亲自前往探个究竟。



    [flash]禁止外链[/flash]

    592d31b121990678bb2a669030e2df04.jpg

         


         
    据知情人郭华兵讲:“昨天武德乡水潦村四组挖公路,挖到很多铜钱,有一种大一点。有一种小一点,今天很多人到现场也捡到不少小一点的铜钱。综合起来可能有两公斤左右。”




    ac9fd51e5d8f56b9433c9cdb072c2ee4.jpg



    水潦村四组组长曾朝龙带笔者去挖到铜币的地方查看。



    18c494a1e4adab25f3e2063658dca867.jpg



         
    曾朝龙告诉笔者,水潦村四组的经济来源以林地茶叶为主,这个组有35户180余人,这条公路很窄,他私人拿6000元先垫付加宽组道公路。



    47d0f31a40f8ce7acac798f459cd1afc.jpg

    曾朝龙组长正在指挥挖机作业

    403282ff3b8c4134fc1044fb99a1aa17.jpg



          该地在进行修路作业,挖掘机挖出了大量铜币,当地的村民发现后都感到很稀奇,村民们都在议这个地方一下冒出这么多钱币,有可能是当地以前的地主富商埋下的。



    5ee47cf730707ebce2468166dc9de6d9.jpg



    2556e252df03249c18785aed57020049.jpg



         
    曾朝龙组长说:“挖到铜币的土地是武德乡水潦村四组郭德华的土地。”



    e14e950a64a54b0f9671a552ce27c9c4.jpg



          经过了解后得知这位就是郭德华,51岁,此铜币系他爷爷郭会珍收藏,那些年属当地富农,而且还是位医生,医术还不错。“我父亲无文化,所以爷爷的医术也就失传了”郭德华向笔者说道。



    [flash]禁止外链[/flash]



    e985f6e034bd1efc56ac8b9c09bfa453.jpg



          此次在川滇边界筠连县武德乡水潦村四组发现的铜币为民国十二年云南壹毫镍币,是民国地方壹角辅币,发行时间为1923年。



    0fc07249227586684c341321e186b92e.jpg



          该币正面中央四星,环列 “壹毫镍币”,珠圈外有“中华民国十二年”,下有“云南省造”,左右分列四瓣小花星。背面中央五色旗,珠圈外有英文“云南省”、“10分”,左右分列四瓣小花星。镍质,有光边、齿边两种。



    e0f4e94851a98053f49219ecca5c5bdf.jpg



          对于该币还有段被尘封的历史,1916年护国战争结束后,云南都督唐继尧野心膨胀,利用护国战争树立起来的威望向外扩张,与川、黔军阀连年混战,在滇军内部为争权夺地互相混战,致使军费开支庞大,单靠沿袭旧制征收的田赋、盐税、厘金等税,已不能满足军阀战争的需要,于是唐继尧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搜刮,以充军饷,铸造镍币便是其中之一。



    ad12407fef35171873ca119b3854babf.jpg



          “唐继尧不愿铸1角银币,认为太费工时影响造币余利的提高,但却热衷于铸造1角镍币,因为铸镍币成本低,利益更大。在1924——1935年间,从日本进口原料,鼓铸为辅币,分壹毫、半毫两种,壹毫共铸1.79亿余枚。”(《云南近代经济史》)。



    f76aff497fb64c205ba54b3596f24bf6.jpg



    壹毫镍币直径2.1厘米,有光边和齿边两种,重5克。



    1e210821d0b62a63d769b6f3f3eb48e8.jpg



          很多网友都很关心该币的价值如何,筠连热线小编咨询了宜宾、成都等地的收藏家,得到的回复是该币由于存世量较大,价值按品相划分,一般品相较好的为五百元左右一枚,品相差的则为几元至数十元一枚。笔着在国内的电商购物网站上搜索查到,该币在京东和淘宝有销售,售价也在几十元之间。该币承载着一段特殊的民国云南地方史,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7d548f02e6193481b21e1ee8faa3ebc3.jpg



          据铜币发现现场目击者武德乡郭华兵先生介绍,当时还发现了一种较大的铜币,由四川军政府于民国二年造的四川铜币,当值钱一百文。



          该币所承载的历史也跟中华民国十二年壹毫镍币(云南造)一样,隐藏了一段特殊的历史。由于该币存世量较大,该币在当今收藏市场上按品相分为数十元一枚不等。



    7ea12a1ba7936d0d557912ef3c440fd2.jpg

    这位老人名叫郭元超,他也捡到一些



          古代钱币前史悠长,源源不绝,种类纷乱,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中的瑰宝。几千年来我国的钱银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干,创造出自成体系、光芒耀眼、独具特色的东方钱银文明。



    9c4a8de6fff0592965f25d78ffe8f026.jpg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产物。1911年12月发生“成都兵变”,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政府取代了成立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新的四川军政府成立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局面。军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币厂,决定铸造“四川铜币”以应急。民国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四川军政府之命,开模铸。



         
    武德乡水潦村发现的此铜币为中华民国四川铜币一百文,是四川铜币之中典型的代表。



    9b31f4541dd842f8d3a00e4dce4a87a0.jpg



          钱币正面图案外围上方是“中华民国二年”六个字,保存较为完好,刻印较多,其色泽自然,无论是文字还是图案,都显得自然细腻,深浅合适。老包浆自然熟旧,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川铜币军政府造,直径为3.9厘米。钱币正面珠圈内书“四川铜币”四字,中心作海棠花一小朵,上边铸“军政府造”四字,;背面用十八小圈绕一大圈,圈内篆文“汉”字,以直线纹为底。此枚藏品字迹深刻镌秀,包浆浑厚老道,沁色自然,形制规整,充满岁月之痕迹与浓浓的历史沉淀感。



    5c54b7eeb8ee8fba8aefef479e24d6cd.jpg



         
    四川军政府铜币,因其铸主众多,铸期较短,再加铸造期间换模修版等原故,现存于世者版别极其繁杂,不下百种之巨。钱币图案中央是一个很大的篆书“汉”字,代表了新政府“大汉”的意思。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



         
    “汉字圆圈外还环绕有18个小圆圈,代表当时的十八个省。把18个小圆圈围绕着“汉字联成一体,寓意十八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战斗。它带有辛亥革命那一时期鲜明的时代印记,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篆书“汉字四川铜币有5文、10文、20文、50文、100文五种面值,其中5文币仅存样币,极为罕见。50文、100文币铸造数量较多。10文币铸造量最大,据估算当不少于1.1亿枚。四川铜币的铸造材料,黄铜、红铜都有,但黄铜币较为多见,红铜币相对稀少。



    e933d8a2197db2e68976dfe42bb0d319.jpg



          篆书“汉字四川铜币版别繁多。以铸造数量较大的10文铜元为例,从铸造年份区分,仅有民国元年、民国二年两种;从钱文字体笔画差异区分,有横笔金、点金、方字汉、圆头汉等百余种;从花星纹饰区分,空心十字花星、实字十字花星及芙蓉花大小等版别;从币面珠圈粒数区分,从83粒至100粒都有,其中83粒、84粒少见;从“汉字底横直纹数区分,也有18条至30条横直纹数等多个版别。



    94c9b597a8592bc17bdf256ca093df1f.jpg



          因为铸造铜币有厚利可图,除四川成都造币厂开铸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外,当时割据四川、甘肃各地的大小军阀也大量仿铸篆书“汉字四川铜币,搜刮民脂民膏以充军政费用。有的地方没有造币厂,也无力购买机器造币设备,因陋就简采用晚清时期即已淘汰的传统翻砂铸造法铸造,于是粗制滥造品充斥市场。这种土法铸造的四川铜币现今还较为常见,钱币学界一般称之为“沙版铜元。



    来源:筠连热线    作者:母乾义  罗文筠  责任编辑:景阳山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