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8|回复: 2

    涓涓清泉:金秋的春风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 21: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蜀郡 于 2012-9-1 21:40 编辑

        2009年8月28日,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我随行领导及筠连县人行领导一行10人,到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开展调查研究。
         当我们驱车来到春风村时,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得知市人行王行长来调研时,像迎接远方客人一样早已等候在他家门口,当看到王行长下车时,他大步迎上去紧紧握住王行长的手,高兴地说道:“欢迎王行长一行来检查指导工作。”我仔细地打量了这位纯朴的农民:他中等身材,年龄大约40岁左右,脸上透出中年男子成熟和干练的样子。
        在王书记的引领下,我们顺着蜿蜒的山路一边走、一边听他介绍春风村是怎样由贫困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过程。
        王书记说道:春风村全村187户800多人,幅员面积5200亩,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贫困山村,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近年来,村支两委带领“春风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李子、茶业和花卉种植,同时发展旅游服务业,使全村人民迅速致富,农民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不足1800元增长到了2008年的5500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化之路。春风村在由贫困走向富裕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的“春风精神”。
        一、修路
        王书记说:“2004年11月,外出经商返乡的他被村民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承诺‘如果在任期内修不通公路,就主动下课!’2004年12月,春风村村支两委带领村民们拉开了公路建设的攻坚战。通过两年的艰苦努力,不仅打通了两公里的断头路,还硬化了7.8公里的村道环线公路,新建5.6公里的碎石组道和12公里的水泥便民路,彻底改变了肩挑背扛出行难的局面。”
        二、果园
        当我们来到绿树成荫的李子园时,王书记感慨地说:“春风村由于土壤瘠薄、干旱缺水。过去,我们在石头缝里种麦子、玉米等农作物,亩产不上两百斤,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 2000年开始,我们大胆探索,艰苦实践,发动村民在乱石缝里填土栽种李树1000多亩,从石缝中找到了希望。2006年,成立春风村李子协会,注册了李子商标,实现了李子产业的科学生产、管理和销售。2008年,李子产量近30万公斤,产值120余万元,人均李子收入超过5000元。我们还通过每年举办李花节、李子节……使千亩果园变得热闹了,带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现春风村已有13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每年收入50余万元。”这时,我们远远看见一座座别致的小楼房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其中有一户黑瓦、蓝色磁砖三层楼房显得格外豪华、耀眼、气派。当我们走近时,男主人热情接待了我们,他说:“这房子是我们家花了40万元修建的。底楼是餐厅,二楼是娱乐室,三楼是客房。我们一家人每年卖李子收入20万元,餐饮收入10万元。”他饱含深情地说道:“这里的一切变化,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好和王书记带领导我们艰苦创业带来的实惠。”
        三、花园
        王书记把我们带到了花卉苗圃基地,眼前呈现出一棵棵高大的香樟树、桂花树,玉兰树……,好像把我们带到那一片片热带丛林的植物园。花卉苗圃基地投资者周波边一给我们倒水,一边介绍:“2006年,春风村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3位投资者,利用该村的荒山,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建起了680亩花卉苗圃基地。”他指着一株高大挺拔的桂花树说道:“像这样大的桂花树,一年可长一公分,大约有40元左右的利润。今年我们准备再发展花卉300余亩,确保年底基地面积达到1000亩。”基地采用公司出资金与技术,农户出土地与劳力的模式,收益五五分成,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王书记接着说道:“以前村里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自从引进花卉老板后,村民们陆续回来了,有的帮助花卉老板干活,在家门口每天就能找几十元钱;有的将自家土地入股,也种上花卉苗。”建立了花卉苗圃基地后,公司又搞起了林下养殖“桂花乌骨鸡”,年出栏达6万多只,村民年增加收入45万元。当走出花卉苗圃基地后,眼前呈现出一片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有红、白紫薇、桂花、茶花竞相开放,鸟儿在枝头尽情欢唱,树林下成千上万只“桂花乌骨鸡”在草丛里捉虫,这一切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茶园
        2006年,春风村村支两委大胆招商引资,引来投资者成立园林有限公司,村民们纷纷以土地入股,春风村引进优质良繁茶苗,在村里建起了1000亩优质良繁茶基地。
    为提高茶叶品质,保护农户利益,2008年春风村成立了茶叶协会。施肥、除草、采摘严格按无公害、名优茶的要求进行,茶叶由协会实行保护价收购销售。王书记介绍:“由于茶叶品质好,今年春茶鲜叶最高卖到了100元一公斤,明年大部分投产后,产值能达到50万元左右。”
        春风村从石头缝里冲出新产业,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的崭新路。这条路,其内涵便是由种植李树,发展水果、经济林业、种养殖产业与旅游业,促进村民增收。然而,这条路却贯穿着三个显示时代特征的具有科学发展的精神内核:发展、创新、艰苦奋斗。而今,这条路的精神内核正在持续着,延伸着……               
                           
                      
                                          二OO九年九月十八日

    出处:禁止外链的博客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9-1 22: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宜宾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9-2 2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soso_e160:}{: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