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私营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后
作者:张济生
全国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的基础上,从1953年,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三大改造任务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基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对我国人民以后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中,根据我国当时的情况和特点,国家制订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并采取“和平赎买”的方法,使私营工商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过渡,最后全行业公私合营,把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对筠连私营工商业改造情况有所接触,现仅有记忆所及,将我县私营工商业改造高潮中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后情况略述于后。
一、全行业合营前的改造情况
全县私营工商业在1952年以前是恢复和发展时期。1950年2月10日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后,根据党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的要求,为促进全县经济的迅速恢复,发挥私营工商业的有利于国民计生的积极作用,1950年平定匪患以后,紧接着在年底开展了工商登记、划分行业和业务组,组织私营工商业者与刚建立起来的国营公司挂勾,紧急地开展营业活动。并先后两次调整工商业,采取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让私营工商业有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可以放手发展经营。同时还调整了公私经营范围,扩大了批零差价,放宽了不必要的行政管理,让私营工商业有生意可做,有利可得,从而在经济恢复时期私营工商业户数增加,营业额上升,1951年末城关私营工商业户数比上年登记时增加187户,流动资金增加2300万元(旧币)。1952年全县私营工商业零售额117亿元(旧币),比上年93亿元(旧币)上升26.9%。这一时期县内工商业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对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路线的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从这年起,私营工商业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按照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和“赎买”的方针,逐步把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在我国的条件下,就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下,用各种形式和国民经济联系和合作,并接受工人阶级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的初期形式是委托经销和代购,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直至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我县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就是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的。
从1953年开始,政府对私营工商业采取安排与改造相结合的方法,逐步逐业摸底算账,分行业分户进行具体安排,使私营工商业既能发挥其经营积极性,增加合理收入,又能利于改造。在安排的同时,组织他们为国家经销、代运代销、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轨道。1954年经过全行业安排,全县有棉布、食油、食盐、糖、酒五个行业、174户私营企业为国家经销、代销。随着改造的逐步深入,到1955年,纳入经销代销的已发展到棉布、百货、食糖、食油、香烟、盐、屠宰、零酒等八个行业、291户,当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76.5万元,全、合商业占58.93%,私营商业占41.07%,其中,属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18.82%,其比重比上年的4.42%上升14.4%,说明到1955年我县私营工商业改造中,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仅为进一步向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转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向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转化,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5年下来,全国农村出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高潮。在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高潮的带动下,对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加快了步伐。
1956年初,全国出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高潮。此时,对原来按行业一户一户地安排改造的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而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方式。是年1月前后,报纸连续报导各大城市私营工商业所纷纷向国家提出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要求,中央、省也分别发出关于加速对私改造的通知。为适应对私改造高潮的工作需要,县人民委员会成立了“私改办公室”,并在干部中开展了宣传中央对私营工商业和平改造的方针和定息赎买的政策。1月24日,县工商联召开了执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领导有关对私改造的批示和报告,并在工商界开展宣传和组织学习。这种蓬勃发展的形式对我县私营工商业者影响和鼓舞很大。他们情绪高涨,也纷纷写出申请,要求政府迅速批准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3月5日,为了答复县内工商界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愿望,筠连县人民委员会开会专题讨论了私营工商业者的申请并通过决议,正式批准城关座商中棉布、百货、干鲜、山货等二十个行业、285户为全行业公私合营,与此同时批准县城及区乡700分户商贩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
在批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座商中,除粮食直接过渡为国营门市外,其余行业根据具体情况,对部分营业较固定并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实行定息赎买的办法,企业全部纳入国家计划;而对一部分夫妻店,由于分布面广,商品种类,分零出售,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又方便群众的,采取合营不定息,仍按经销、代销或维持其独立经营的方式。
在私改高潮中,计批准合营定息的有棉布、百货等十个行业中的46户;计批准合营不定息的有食糖、食油等十个行业中的95户;批准只挂合营牌子,仍维持独立经营的有畜产皮毛、饮食服务等中的144户。以上批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企业285户,占当时实际登记座商的98.6%(不包括商贩)。
县人委批准全行业公私合营,标志着我县私营工商业改造已经进入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标志着私营工商业的私有制已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也标志着我县对私改造已取得巨大胜利。
三、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善后组织工作。
政府宣布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只是解决了组织批准的问题,嗣后继续进行了若干善后组织工作,使合营工作趋向完善,政府派出了何乐君等4名干部为公方代表,到各行业协助工作,对已宣布实行定息的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全部资金(包括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由国家统一管理,国家按年利率五厘付给私房定息。对合营后不定息的行业,则结合市场经济改组,进行调整并店,进一步组织他们积极开展业务经营。
实行定息的合营企业,除每年按规定发给私方定息以外,原私营企业中的从业人员,一律按原薪留店工作,其中一部分原私营业主还被安排为合营企业领导职务,与公方代表一起负责开展企业经营工作。私方定息一直发放到1966年第三季度,以后按上级通知便没有再发了。
在1956年对私改造高潮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开始时对中央政策吃得不透,因此对合营工作难免出现的一些粗糙,对哪些该合营,对哪些不该合营,掌握得不尽准确,特别是极少数不该定息的纳入了定息。在宣布全行业合营,对照政策以后又分别进行了调整,对一些不该定息的行业退出定息,只挂合营牌子的仍各自经营;对部分不该合营的则结合小商贩的改造走合作的道路,经过调整,到1956年下半年全县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注:本文写于1993年7月25日
附:张济生同志简历 [img]禁止外链[/img] 张济生,生于1928年9月,男,安徽省庐江县盔头乡人。 1949.2--1949.5浙江地下党游击队金肖支队八大队民运工作员 1949.6--1950.2南京二野军大学员班班长 1950.3--1951.5筠连县民政科工作员 1951.6--1953.3筠连县民政科副科长 1953.4--1956.7筠连县工商科副科长 1956.8--1985.3筠连县商业局副局长 1985.3--1985.6筠连县商业局党组副书记 1985.7离休
来源:筠连老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