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宜宾7月22日讯(杨玉林 摄影报道 杨万洪)“目前,上海、江苏和福建的国内沿海城市和越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市场已经陆续发来订单。”近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芦丰村脆红李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村民正忙着采收李子。 芦丰村村支书王海介绍,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条件,芦丰村的李子要晚熟20天左右,在市场上形成时间错位优势,且完全采用无公害种植方式,受到全国各地和国外市场客户的青睐。 “今年的芦丰李估计卖4——6元/斤,7月25日开园摘果,欢迎大家前来选购。”王海说,今年村上和筠连县果甸园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多方联系,不仅要把芦丰李卖到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还将卖到越南、老挝和缅甸等国外,让芦丰李正式进入国际市场。 [img=500,0]禁止外链[/img] | 村民正在采摘李子 |
[img=500,0]禁止外链[/img] | 生态有机种植示范园 |
芦丰村今年的李子挂满枝头,产量将创历史新高。作为芦丰村支柱产业的李子今年销路较好,村民收入将十分可观。”王海信心满满地说,芦丰村产业以红脆李种植为主,现有红脆李4500亩,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00元。该村现有李子园4500亩,主要以脆红李为主,还有黄花梨等水果种植。 据了解,2001年,由该村种植大户罗世富开始发起种植红脆李,在罗世富种植成功后,效益很好,农户看见效益后,2009年由罗世富带领全村村民大力发展种植脆红李,2012年达到了4500亩,带动了周边3个村一起种植脆红李,在2012年每亩产值到达12000元以上。 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芦丰村在2013年出现了果子贱卖甚至卖不掉的情况,果农出现了消极心理。2014至2017年,由于果园疏于管理,2017年该村李子园在试花挂果期间受寒潮的影响,加上没有科学的管理技术和树木老化,大部分没有挂果导致大面积绝收。果农种植信心进一步受打击,2017年下半年果园只有少部分人在管理。 村支两委看见这种情况后,请农业局的专家为农民做技术培训,通过招商引资和筠连杰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形成支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农户把土地和果树入股公司,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统一销售。公司为了保障农户的基本利益,在公司统一管理下如果公司没有收益情况下,甚至颗粒无收的 情况下,公司仍然要支付果农每亩果园300元,作为果农的基本保障。在公司产生利润的情况下,农户分红公司的20%的利润。 现筠连杰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与全村60%的村民签订了协议,已签订了2300亩左右。公司在所有果农中选举了果农财务监督小组,公司所有开支进行每月公开接受果农们的监督。公司聘请宜宾园田肥业有限公司的肥料专家到实地进行测土配方,对土壤进行科学分析,科学分析后再进行配肥。请县专家对果园进行现场修枝施肥防虫的技术指导及培训,并不定期的请屏山县、绥江县的种植大户到现场交流种植管理技术,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 公司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进行科学种植,一是实行统一采取施生物有机肥提升果子品质提升口感。二是实行统一采取挂黄板、挂吊瓶物理除虫减少农残的绿色管理路线。三是着力打造芦丰村绿色李子、有机生态李子的品牌。通过多方媒体的宣传和网络宣传,现已与宜宾的水果批发商、云南的水果批发商签订了初步订购协议。 目前,芦丰村正在打造李子产业链,使芦丰村走上现代化农业、乡村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的道路。筠连杰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同均说,芦丰李子实行统销统管统防,不用农药不打除草剂,下一步将使用农家肥和物理防控病虫害,做到真正绿色无公害无农残。 “芦丰脆红李口感很好,比一般的李子迟一个月上市,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等地已经有不少订单。更为高兴的是,芦丰李今年将销往‘金三角’国际市场。目前,越南、老挝和缅甸已经下订单300余吨。”罗同均说,今后,他们将对李子进行深加工,计划实施果酱、水果泡菜和果干等项目的开发。他们7月25日开园摘果,还将举行芦丰李品鉴等系列活动,欢迎各地朋友前去游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