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38|回复: 0

    [筠州焦点] 筠连老干部回忆录——活捉王陵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8 10: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活捉王陵基

    作者:陆士元  张仁裕  张秉文

    1950年2月6日,前国民党四川省主席、战犯王陵基在四川省江安县被擒获。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喜事。王陵基被活捉,既是国民党及其军队走向崩溃的必然结果,也是西南服务团一些在公安战线上工作的战友们的重大贡献!


    1950年2月初,岷江上游细雨濛濛。一个老者匆匆走到岷江岸边,迅速钻进一条小渔船。老者身着长袍,头戴礼帽,帽檐拉得很低,遮着眉额,脚穿便鞋,俨然富商打扮。他身后跟着两个后生,高的一个手提一口皮箱。船从乐山漂航,当晚停在竹根滩近处岸边,这个老者就是化了装的王陵基。成都解放后,他带了两个副官,从邛崃、洪雅、夹江等地潜逃至此。当时他们想停船上岸吃饭。停船的江边有一铁匠茅舍,一个铁匠正在里面吸烟饮酒。年轻后生提出当晚借宿,铁匠说自己只有单床、破被,镇上有旅店,你们可以去住。两个后生马上变了脸色,出言不逊。老者怕弄僵了反而露马脚,马上脱帽点头说:“老师傅不要见怪,年轻人不懂事,多有冒犯!出门人不嫌好歹,只求避雨防寒,胡乱蜷曲一宵就是,请你行个方便。”铁匠应允了。当晚两个后生先后溜走。第二天清晨,王陵基不见二人,先是借口他们可能先上船,船不见后,又谎说他们追船去了。他故作镇定,摸出银元,请铁匠另雇一小船。乘铁匠去雇船的时候,他一面将身边的小手枪塞进炉灰,一面策划着换装。不久铁匠雇船回来,王说:“我一身打扮很容易遭抢,请把你穿的衣服换给我,日后路过一定重谢。”这样,王陵基就换了装束。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由于这套破烂衣服,当他一旦成为杨府的贵宾时,就使人产生了怀疑。


    宜宾合众轮船公司副总经理杨鲁玉家住宜宾县城(注:当时未成立市)粮房街。一天傍晚,有个衣衫褴褛的人叩门求见杨经理,而且迳直朝内堂走去。杨鲁玉初见“客人”时,一度惊呆,半响才回过神来说:“你怎么来宜?”王扬扬手,答非所问地说:“我感冒了!”杨鲁玉对这位“客人”款待备至:把自己的裘衣大褂、棉衣棉裤,新鞋新袜给他更换;每天美酒佳肴招待;客房不用,专门腾出女儿的闺房让他住。端水送饭的佣人见他手脸白嫩,还戴付眼镜,心想:怎么刚来时穿得那么烂?还扛了几根红甘蔗?


    杨家侧边廖家有一看门女佣姓周。她听到杨家女佣人谈到杨家“怪客”的情况,回到自己家中便说:“这位“怪客”叫杨家搬家,说什么宜宾要挨炸,要搬,人家杨家好办,我们搬到哪里去!”周家紧邻张淑华(前西南服务团宜宾大队副政委,当时宜宾县委书记张守愚的姐姐)家,张淑华一听此事,猜想杨家有钱有势,来客可能是什么国民党的大官,晚饭后即到宜宾县公安局找他的姨侄女苏再培,要苏把这一情况报告李阳(时任宜宾县公安局局长)。当晚8点左右,苏向行政科张秉文先口头做了报告,后又按张的要求写了书面材料。张持材料即去找李阳,但李阳当时不在局里,他只好请简忠信科长转交,可简当晚没有交到。第二天一早张秉文又再次去找李阳,并向李阳当面作了报告。李阳立即部署采取行动。这时王陵基已于当天早晨乘合众轮船公司的永利号轮船离开了宜宾。李阳派的两名外勤人员到杨鲁玉家调查,得悉“怪客”已走,他们只好将杨鲁玉带回局里。


    当时,根据苏再培所报告的“怪客”的体貌特征,初步判断此人可能是战犯宋希濂。为了抓紧时机,李阳挂紧急长途电话通知南溪县公安局拦截。南溪县公安局局长陈贤仁接到通知,立即率县武装部奔赴江边,但见永利号轮已经驶向下游,虽鸣枪呼停,没有奏效。陈贤仁立即回局,先电话告知江安县公安局局长孙重远:“永利轮已过南溪,穿上有战犯宋希濂,50多岁,头戴绒线帽,身穿蓝长袍,戴眼镜,脚穿鸡婆鞋,可能已化装,你们要截住严密检查。”后又打电话给宜宾军管会司法科,如实作了汇报。孙重远接电话后,立即召集干警布置任务。这时宜宾军管会又来了电话:“永利轮上的战犯不是宋希濂,是王陵基,特征不变。”这是李阳亲自讯问杨鲁玉后,杨被迫供认的。


    江安县公安局根据地形把公安战士分为三队:一队在上游,任务是看见船来,即呼令其停泊;二队在中,任务是船过一队,不见调头向南,即用指挥旗打旗语,通知其靠岸;三队在最下面,任务是船过二队仍不靠岸,即鸣枪迫停。为了安全无失,孙重远还通知了本县大渡口、井口以及纳溪、泸县公安局。


    不久永利轮驶来,直到公安人员用机枪扫射后,才鸣笛两声,使永利轮停泊到岸。


    孙重远对基本符合“特征”的8个人逐一讯问,由曾经一度见过王陵基的梁明光协助盘问。狡猾的王陵基,这时已去了眼镜,但鼻梁两侧留有戴过眼镜的痕迹。孙重远问:


    “你叫什么名字?”

    “戴泽民。”

    “那里人?”

    “开县。”

    “干什么的?”

    “做盐巴和花纱布生意。”

    梁明光是四川人,一听王讲话是乐山口音,就问:

    “你是开县人,为什么一口乐山口音?”

    “……”


    检查他身上,除船票和10多万元人民币外,别无所有。孙重远有意叫他看船票,他把船票贴近眼睛,也读不清上面的字。孙重远说:“你是王陵基吧?”他迟疑了一下说:“王陵基早飞到台湾去了!我不是王陵基!”这句话一下子漏了馅:一个商人怎么知道王陵基飞到台湾去了呢!?


    为了进一步证实此人就是王陵基,江安县公安局找来了曾经在王陵基手下当过参谋的金叔衡,约好见到王陵基时,“点头就说明不是,摇头就是”。但当时金叔衡离开王陵基已十多年,加之此人化了装,一时也难确认;又叫王陵基走路,不戴眼镜,见他确实高一步低一步的,但患近视的人大都如此。金又建议叫王陵基写字,因王的笔迹他认得。王陵基在楼上当时用毛笔写下了:“我叫戴泽民,是开县人,做盐巴和花纱布生意,这次从宜宾下来”等。金叔衡一看就说:“这是王陵基笔迹无疑!”


    这样,绰号“王灵官”的战犯王陵基,妄图潜逃的企图破灭,落入了人民的法网!


    注:陈贤仁、李阳、张秉文均是原西南服务团成员。此材料整理中笔者曾找张淑华、陈贤仁、孙重远重新核实过。


    附:张仁裕同志简历
    [img]禁止外链[/img]
          张仁裕(1927.10—  ),男,江苏省江阴县石庄人,1949年5月至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支书,1950年1月至1959年12月任筠连县公安局内勤组长、二股股长,1960年1月至1971年12月任筠连县交通局群管站工作员,1972年1月至1975年12月任筠连县煤经部工业办公室副主任,1975年12月至1981年4月任筠连县物资局副局长,1981年5月至1984年1月任筠连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84年1月以后任筠连县检察院调研员,1987年1月离休。

    来源:筠连老干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