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120|回复: 0

    [筠连身边事] 筠连县腾达镇中心校漆华英坚守教书育人初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09: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云浮
    宜宾日报记者 陈玉霞

          她,深耕教育十八年,始终不忘初心,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她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点滴成长进步,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一思想融入到工作当中,她就是四川省优秀教师、筠连县腾达镇中心校漆华英。

          开拓进取 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今年38岁的漆华英自师范学校毕业后便走上了三尺讲台,从事教育教学的十八年间,她教过语文、美术,同时也担任过教导主任,可谓是身兼多职。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她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研究当代教育发展规律,以新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在学习掌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后,漆华英努力探寻适合学校特点的方法,积极采用分组合作式、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学习式等,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好,作为教导主任的漆华英将学校管理和教研活动两手抓,经过努力,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大幅提升和学校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也积累了经验。
         
          大胆实践 探索学校特色发展

          大胆实践,这是漆华英积极探索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来源。
          自2015年以来,漆华英以爱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为重点,与部分老师合作编写了校本教材《爱》,同时,她还与同事合作设计了“灿烂文化 伟大复兴”德育文化长廊,组建了“南川剧社”,并在剧社里开设《地方文化传承》课程,为孩子们学习川剧提供平台。
    除此以外,她还多次前往当地新民小学,为新民小学的辅导教师讲解特色课程应该怎样上,并提出了开设“苗家刺绣”兴趣班的建议,如今,不仅“苗家刺绣”兴趣班开起来了,竹竿舞、芦笙等传统文化也走进学校。腾达镇中心校其余村小也根据漆华英提出的好点子开办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为乡村孩子素质教育提升搭建了阵地。
         
          “对症开方” 情系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让漆华英最感为难的问题,怎样教育好这些孩子,作为班主任的她责无旁贷。为此,漆华英每学期都对全班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主动与孩子的父母加强沟通,同时,她还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学生解决学习中、生活中的烦恼,以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即使在暑期里,漆华英仍心系留守儿童,时间也奉献给了他们。漆华英与支教大学生一起给孩子们上课,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陪伴他们度过暑假,今年,漆华英还组织他们参加了“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的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的暑假变得更有意义。
    通过多方努力,如今筠连县腾达镇建成了学校的课外活动实践基地以及“留守学生之家”,为孩子打造了一个温馨家园。

    来源:宜宾日报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