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说主题多元解读的探索 一一以九上第四单元教材为例 宜宾市筠连县景阳小学罗大秀 统编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倾力濡染学生的人文情怀。在教学中,如按传统的一元解读文本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是无法实现课标要求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构建新理念,运用新方法,多元化解读文本,才能彰显阅读教学个性,充分发挥统编教材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小说主题时仅仅局限于教参的解读,唯教参是从,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学生为了考试不丢分,也往往只能“唯师”“唯教参”,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直以这种理念教学,学生的思维就被束缚了,被钳制了,久而久之,便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承认文本或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引导学生发现阐释文本或作品的“多元主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对其它学科教学应承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多元解读和应试教育并不冲突,多元解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能力。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才算真正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把,智慧的火把被点燃了,还愁没有应试能力吗?所以我们教师课堂上大可不必太拘泥于应试,应从提高学生素养的角度出发,以阅读为媒介,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的能力。下面我想就如何多元解读小说主题,彰显阅读个性谈谈我的浅见。 一、作为阅读的主体,首先应该树立开放的文本观,走出一元解读的误区。 文本解读的特点在“于有限中孕含着无限”,要积极地发散思维,从文化、人性、社会历史等多视角去解读,从不同侧面不同人物的角度探究作品的意蕴,鼓励学生多元解读。例《我的叔叔于勒》传统教学最初只把主题定格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个意蕴上,后来又发展到反映小人物命运的辛酸。其实,文本还没挖掘够,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发散学生思维。 角度一: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 《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情节大起大落大开大合,“金钱”实际上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原动力。情节的开端,小说着力渲染于勒在菲利普一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全家惟一的希望”,他的信是“家里的福音书”,一家人望眼欲穿,盼于勒盼到“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而这些都只是因为于勒的两封来信。第一封来信说他“赚了钱”,并表示愿意赔偿菲利普过去的损失;第二封来信,不仅表示愿意赔偿损失,而且愿意有福同享,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新教材叫“勒阿佛尔”),与哥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菲利普他们“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打算置一所别墅,而且就买别墅问题已经同人进行了商谈。”因为金钱的魔力,于勒一下子从过去那个“坏蛋、流氓””变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变成“福星”,二姐也因此促成了婚姻。可是后来当菲利普夫妇在船上真的见到穷愁潦倒的于勒时,却如临大敌,视若毒蛇猛兽,躲之惟恐不及,避之惟恐不远,害怕于勒重新回来吃他们。于勒此时又成了“贼、流氓”。家里人对于勒的评价、他们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恩怨爱憎,完全围绕着金钱转动,兄弟手足之情、二姐的爱情都打上了金钱的烙印。真正是富居海外盼相聚,穷在身边不认亲。 引导学生探究这个主题,设计一个核心问题就够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前后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便可轻而易举的探究出结果。 角度二: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探究这个主题可这样设问:菲利普夫妇如果是家缠万贯的富翁,你们认为他可能会怎样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他六亲不认有哪些苦衷?(让孩子们从文本中找信息) 谁不希望衣食无忧亲人团聚生活幸福?菲利普一家人当然也是如此。可是他有个败家子弟弟于勒。菲利普对弟弟还是宽容有情的,以致于勒不仅挥霍尽自己应得的那份财产,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菲利普只好打发他到美洲去。如果他真的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当初就不会允许于勒占用他的遗产。菲利普一家受尽拖累的情况显而易见:“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花几分钱买点零碎,也要讨价还价,争论半天;大姐、二姐的婚事迟迟没有着落。然而困窘的生活并不会磨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接到于勒在海外发财的来信,全家人的喜出望外也就不言而喻了。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救命稻草,成了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在轮船上遇上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夫妇不愿也不敢相认,实在是出于生活所迫,万般无奈。为了避免生活更加穷困,为了避免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因此夭折。贫贱家庭百事哀。旧中国劳动人民卖儿卖女的惨痛生活,不也如此同类吗?我们又怎能苛求他们呢? 角度三:浪荡子的警世录。 启发学生结合现实思考:于勒悲剧命运到底责任在谁?小说故事说的是于勒一生贫富生活境况。作为一个浪荡子,于勒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沦落。他为世人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应该说菲利普于勒的上辈还是有一些遗产的,但于勒游手好闲,糟蹋钱,不但花光了自己所得的遗产,又大大占用了菲利普的那一部分遗产。结果连自己的哥哥也无法容留他,只好把他送到美洲去。一方面是让他到海外淘金,另一方面更有“送瘟神”的意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于勒居然“阔绰过一个时期”,开了一个大店铺,做了一桩很大的买卖。这应该是可信的。当时的美洲充满着机会,是冒险家的天堂。但以于勒的懒散成性挥金如土,不可能经营管理好一个大店铺的。在竞争中失败、破产是必然结局。最终到处流浪 ,有家不得归,被收容在海轮上,靠卖牡蛎为生,过着猪狗般的生活。所以小说不可避免地具有警醒世人的作用:人啊,应该学会经营生活,自立自强,走正道才是出路。 角度四:保持你的赤子之心。 小说以一个少年人的眼睛、心灵在观察感受着成人的世界。于勒在文中是个败家子,被骂作骗子、流氓、无赖,但文题“我的叔叔于勒”,让我们感到的是亲切、亲近,是一个与“我”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的称谓。“我”对于勒充满同情之心还表现在“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有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为何如此近距离仔细地观察呢?因为“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同义反复的三个判断句,深切地表达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认钱不认人的迷惘不解,以致在付牡蛎钱时,自作主张地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我”作为一个未成年人,还没有成年人不得不有的强烈的经济意识和金钱意识,“我”对人的感情还是朴素的、自然的,是从人与人的自然联系中产生的。“我”既同情于勒的悲剧命运,也同情父母的悲剧处境。小说让我们反思金钱之外的东西,要求我们的灵魂从现实的物质的金钱的关系中升华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心和同情,提醒我们把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因为,只有这样的心灵,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的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如何理解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给予学生的限定性权利,也是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阐释的拓展权利,我们应该引导和尊重。显而易见,多元化、个性化解读文本势必使作品的意蕴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 二、多元解读主题思想,教学中还需要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部分句、段的解释入手。立足文本,深度解读。 《故乡》主题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隔膜说"、“农民问题说”、“批判辛亥革命说”。现行中学语文教参把三种见解综合起来这样表述的: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隔膜,探求新的人生道路的执着信念。其实近年来还有人认为《故乡》的主题反映的是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失落,精神还乡梦的破灭等。这里不再赘言,只想借这一课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多元解读。 1、分析《故乡》中塑造的三种人物形象,为感悟主题作铺垫。 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故乡》中的典型人物“我”,“闰土”,“杨二嫂”自然也是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的类型化人物。(引导学生分析主要围绕一个“变”字,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 第一种类型:以“闰土”为代表的,生活在当时社会最下层的,受苦难最重,受压榨最深的“农民”形象,是属“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他们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沉重负担和压迫下,“都苦得像木偶人了”。他们对生活没有什么抗争,有的只是逆来顺受;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若硬说有,也只是“一幅香炉”和“烛台”,他们在积重难返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在心灵与心灵间个个筑起“古训的高墙”而相互“隔膜”起来。 第二种类型:以“杨二嫂”为代表的,同样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小市民”形象,是属“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一类。他们依然逃不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与“闰土”的勤劳,善良不同的是他们多了一份尖酸与刻薄,多了一份游手好闲等卑俗的习性。在鲁迅笔下,如果说对“闰土”类的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话,那么对“杨二嫂”类的人物更多的就是痛斥和批判。 第三种类型:以“我”为代表的在“沉闷铁屋子”中被惊醒的,开始独立思索人生社会,是已经觉醒了的,但在生活重压下又难免软弱,在黑暗现实中又难免彷徨而无路可走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是属“辛苦展转而生活”的一类。在小说中,“我”并非仅是一个线索性人物,因此在教学中忽视不得对“我”的形象分析。这类形象中,鲁迅多少渗入了自己的影子,他始终对现实不满,开始向往和求索不同于前人的美好未来,开始思索人生的重大问题,以至开始思索国家,民族的前途。可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又常常困惑不前,有的甚至迷失方向。有时也难免带上理想主义色彩——“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显得好茫远,缥缈,因而也难免产生退缩的心理“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鲁迅在这三类人物身上,不单要反映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疾苦,更主要的是揭示“病痛”,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2、杨二嫂及闰土人物形象的主题意义。 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在《故乡》这篇小说中,重点写了“我”童年时代和少年闰土的愉快的交往以及20多年后“我”回到故乡与闰土重逢的场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这个主题显然是鲁迅小说的主要视角。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说闰土的命运代表了20世纪初中国广大贫苦农民的共同命运,闰土身上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社会现实的话,那么杨二嫂这一形象则是另一群破产者——城镇小市民的代表,她的命运和遭遇,从城镇小市民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衰败、萧条和没落,反映了社会破产的广泛性。从而,杨二嫂的形象在更深的层面上开掘了《故乡》的主题。 当年的杨二嫂,在“我”的印象里显然同20余年后重新见到的杨二嫂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从前的她,年轻美貌,“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是这个小镇上出了名的“ 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而今,这位昔日的“豆腐西施”竟然变成了凸颧骨、薄嘴唇、“张着两脚,活橡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且又尖嘴利舌、自私庸俗贪利的丑老太婆!这是多么惊人的变化!与闰土的巨大变化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说通过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巨大变化,透视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闰土的变化在小说中可以找到比较明确的答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的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但是,促使杨二嫂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何在呢?似乎年纪大了,“人老珠黄”是唯一的原因。上课的时候,许多学生就是这样回答的。在小说的情节表层中确实找不到更深层的理由。然而,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的政治、历史常识深入分析,就不难知道,杨二嫂这个小市民的命运与闰土这个破产农民的命运,本来就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的主要经济命脉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破产无异于釜底抽薪,势必导致城镇经济的破产。闰土们“拆了本,收成又坏”,口袋空空,杨二嫂们自然也做不了小本生意,自然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生计。沉重的压力使闰土变成了未老先衰的木偶人,畸型的艰难生活自然也会将昔日美女杨二嫂变成“辛苦恣睢”的丑女人!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小市民都摆脱不了贫穷、破产的命运。 作为思想战士,作为先驱者,鲁迅时常感到孤军奋战的苦闷与寂寞,“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即使回到久别的故乡,这寂寞仍然像大毒蛇一样紧紧地缠住“我”。而揭示人与人之间可悲的“隔膜”,正是《故乡》主题的另一重要视角。这种可悲的“隔膜”像一道“厚障壁”隔断了“我”和少年时代的朋友闰土的心灵沟通。闰土的一声“老爷”使“我”打了个寒噤,使“我”感到“非常悲哀”。而在此之前,“我”和杨二嫂不期而遇时,杨二嫂一番尖酸刻薄的胡言乱语,对“我”来说,更是匪夷所思:“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二十多年疲于在“辛苦辗转”中“挣命”的“我”,对于这样不讲理的胡话除了“无话可说,还能怎样呢?!当然,这种可悲的“隔膜”决不是闰土、杨二嫂和“我”之间先天就有的,我们本来是很“一气”的,比如这样的话:“可惜正月就要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呢!”这种“隔膜”,是旧中国特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造成的,是闰土、杨二嫂们在现实生活中饱受阶级压迫、政治统治、经济剥削的深刻反映,鲁迅在《故乡》中所表现的对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悲哀,正是对造成这种“隔膜”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愤恨和尖锐批判。也正因为如此,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才更具有现实主义的强大穿透力。 闰土和杨二嫂无疑是一把剑的双刃,在《故乡》的主题显示上,具有同等的力度。鲁迅将找寻闰土和杨二嫂身上失去的东西的期望,寄托在新一代身上,寄托在新的时代,宏儿、水生正是走向这个新时代的一代新人。鲁迅热切地希望他们将过上亲密友爱的新生活,并愿意为这一代新人去开辟前人尚未走过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使成了路”。 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细读作品中的描写与叙述,抓住重点句段玩味赏析,分析人物形象,最终悟出主题。主题的解读千万不能让老师的讲解包办代替,而应循循善诱,让孩子们一步一步得出结论。 三、多元解读不是泛化,要注重“文心”的边界。 多元解读文本并不是说,任何读者都能对其主题进行任意的曲解。而是说,读者能够透过作品和文本的语言体系,在理解其中的社会、历史、传统的涵蕴的基础上,对其主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可能的阐释与理解。这类对作品或文本主题作出的能够为人接受的种种阐释和理解就是作品或文本的“多元主题”。解读不能够无界,个性解读不等于舍本逐末。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绝不会读出李尔王,更不可能读出麦克白。比如《孤独之旅》的主题思想就比较单一,似乎同学们归结出的就只有这一种忠于原作:作者通过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偏远芦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少男少女们: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如果教师能够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内涵,启发学生在正确把握文本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去创造性阅读,那么阅读教学中就可以避免文本多元解读的泛化现象。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多元解读文本要有审视的自觉,要注重多元解读与“文心”的边界。 总之,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但又得正确引导,不能让他们天马行空,脱离文本。 (备注:对文本的解读内容有一部分来自百度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