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竹 于 2019-2-24 14:00 编辑
写历史,不能够听谣传、更不能够凭想像
春 竹
有很多历史不能够以想像而写,如果时间久远,则应该多方查证,对人物、事件、时间等进行校对印证,与历史事件吻合。如有不清楚的,还需要多方请教知晓人物。总之,对待历史要严谨,写出的东西才能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如沐爱中学于1972年春期招收第一届高中生。但现在就有人写沐爱中学校史时,就写成了1972年秋期(1972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高中生。如果后人不知道,就会以此错误的传抄下去。虽然只是春、秋之差。但事关真实性。写历史要符合史实,不能够像写电视剧。本人就是沐爱中学的第一届高中生,就是1972年春期(公历1972年3月初)到沐爱中学报名就读高中的。而且我们86个同学(两个班)健在的也还有60多人。
更记得清楚的是:1972年正月十几头(农历过了正月十五日左右),大概是正月十七、八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朱家滩(原筠连县委机要秘书黄述强、中心公社书记黄述能家河对面),放牛(水牛,喜欢河里滚澡)、钓鱼。一会儿,现在沐荫一组的李孝均(今沐爱荷花社区工作员李林的幺叔),也来放牛,就给我说,学校林慰权校长到处找人带信,说叫你去学校一趟,他是听说的,专门带信的不知道是谁。我赶紧回到沐义小学(当天已经放学)。林慰权校长就给我说:明天到沐爱中学报名读高中。这件事情如今还记得很清楚。
以前我问过沐爱兴隆小学退休教师李国兰,李老师也回答我说:我们是1972年春期入沐中读高中的。现在发此文,也生怕自己记错了,我昨晚又问几个同学(有的是班长、学习委员、我当时是体育委员),他们的回答都是:“我们是1972年春期入沐爱中学读高中的”。
毕业时,还有一些小事记得很清楚:当年王友箴校长,告诉我们:“本来要读三年的,但根据形势,只读满两年,提前一年毕业,毕业证随后就发”。李光珠老师也在最后一节课上对我们说:“欢迎同学们以后回学校给我们提意见”。大家照了毕业留影,当时沐爱照相馆还没有长焦距的照相技术,我们80多个同学,包括全体教师,都是照两个镜头合拢一张的,现在我们公布在网上的照片,是最近用新技术处理过的。老照片中间有条弯曲的合拢线。好了,说了这么多,把我以前写的《赞我母校——沐中》录于后:
我1974年元月从沐爱中学首届高中班毕业,至今已经42个年头了。沐爱中学坐落在“乌蒙余脉,雄风古镇;南彝通道,瑞气要冲”的沐爱场。沐爱中学也是我家三代(父亲1945年——1947年在沐爱中学读书,我、我的儿子)都曾经就读过的母校。所以羊年岁末年终做诗歌一首,祝贺母校与日月星辰同在,愈来愈好!
赞我母校——沐中 ——写在离开母校42年之际 作者/春竹
筠连沐爱古彝场注(1),盒印车书意味长。注(2) 莲藕池边连母校,日新月异永光芒。注(3)
2016年元月6日写于沐爱
注(1)筠连沐爱早在周秦之期,系"土僚族"管辖。系彝语译音,又称木乃(木赖),转音沐爱,沐爱曾叫"落燕",也叫"木乃"。据传沐爱属明代建场,称木乃。隔日赶场,人数常达万人。但我保守的估计,沐爱场建场应该至少在1000年以上,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依据能够证明,只有依据周边地理、河流进行分析。高县档案馆也不知道有这方便的记载资料没有,09年我曾经去高县档案馆查有关资料,结果工作人员告诉:“全部都移交筠连档案馆了。”在筠连档案馆也没有查到。 (2)沐爱场的八大景观之一的“印盒山、五车书”都非常出名,五车书在沐爱中学住宿区内,印盒山离沐爱中学也只有几百米。 (3)沐爱场有公园,公园内有大小两个荷花池,人称鸳鸯湖。更为特别的是鸳鸯荷花池中间用两三米长的弯桥联通,更显得有意境。 [img=780,0]禁止外链[/img] 图片1:现在的沐爱中学校园; 2:1990年的沐爱中学校园图;3:沐爱公园荷花池; 4:沐爱五车书遗址; 5:沐爱印盒山。
沐爱中学(今筠连县第二中学)第一届高中生毕业师生留影
(农历 1972年春期入学,1973年腊月毕业)
补记:关于沐爱古时叫“木乃”,属彝语,其语意为“老二、二儿子、次子”的意思。第一:2018年7月,李佶洲(在德阳上班)参加四川省委组织的凉山州“援彝”脱贫攻坚工作队,我叫他专门访问彝族同胞。2018年9月13日他采访了:凉山州甘洛县苏雄乡瓦洪村村长、彝族“木及木日”同志。“木及木日”说:他们彝族家家户户男孩以“阿木”意为“长子”、“木乃”是兄弟中排行老二,意为“二儿子、次子”的意思;第二:《筠连热线》历史版版主边缘同志也提供,原在筠连县委宣传部工作的姜斯尔火(凉彝族)讲述:“木乃在彝族语中为兄弟中排行第二”和“次子”之意。所以,沐爱由彝族彝语“木乃”汉化为“沐爱”应该是准确的。希望以后入《沐爱镇志》时,沐爱地名的由来,不会再有什么“沐英遗爱”之说。那样的话,后人将说我们这一代人,已经21世纪了,连自己家乡的地名怎么来的都没有搞清楚,那不是很遗憾吗?其实已经搞清楚了,就希望编辑《沐爱镇志》的同志(实际《沐爱镇志》主编都是很权威的),不再模棱两可的留问题给后来者。《筠连县志》已经说沐爱古称“木乃”,其语意待考,我们现在已经考证清楚了。即沐爱是某彝族次子居住地,这彝族将其居住地叫为自己的“木乃”名。彝族人远走他乡后,地名留下来了,汉族人来了后,就把“木乃”汉化为“沐爱”。我们已经论证过许多次了,这里不再论述。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又如沐爱镇有个“沐英遗爱”的微信公众号,经常用这个微信公众号发布镇政府一些新闻,我在发布的新闻后面留言:沐英遗爱是一个退休教师的私人号码,政府发布的新闻,不宜用一个私人的号码,我们一看“沐英遗爱”发布的新闻,就觉得是某某私人发布的,其新闻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沐英遗爱”他回答我暂时改不了。这总算知错就改,是对的。以上又说了那么多,如有不对,请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