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6|回复: 0

    [教育理论] 关注教师反思的实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6 17: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教育导报  ■ 郭子其 王文娟

      教师工作是反思性实践,反思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教师的重要习惯,这是教师发展中令人欣喜的事情。但是,教师的成长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自我反思的恰当性与有效性,找出教师反思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否则教师成长将受到反思的制约,导致教师耽于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影响其自我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基于特定的教育效果,自然要注重教学反思。一些教师满足于学生在考试中有了满意的分数,甚至是学生有了“进步性发展”,此时,教师的教育反思就容易出问题了,因为一些教师面对所谓的业绩,就会居功自傲,甚至是我行我素。其实,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成长完全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教师教育手段简单粗暴,采取规训与教化的育人思想,无形中给学生添加过重的外在压力,让学生在外在压迫下被迫学习。虽然表面看来,学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这种缺少学生内在积极性与自主性的学习,很难感受到学习的情趣、意义与价值,很难领会学习的真谛。他们所学的知识缺少内生性,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只是取得成绩的工具,学生已经沦为教师的工业化产品,整个教育缺少诗意的生活境界。由于学生缺少了内在的学习动力,一旦离开外在的强大压力,学生就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这些学生离开校园生活后,我们往往难以看到灿烂的前景。不是么,一些教师有了“骄人”的考试分数,但这些学生离开校园后,却没有对教师教育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没有温馨甜蜜的回忆,没有对教师的感恩,这不能不说与教师的强迫式教育有密切关系。所以,拥有这类教育效果的教师如果陶醉于教育的“成功”,并进而反思自我教育拥有足够的“有效性”,这样的反思自然是假性反思,其危害性实在不小,阻碍了教师的健康发展,也以危害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代价。
      因此,另一类教师的反思就令人称道了,那就是教师面对学生的分数或综合素养的进步,教师在深度思考:学生是否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人文性关怀;教师是否起到了唤醒学生积极向上向善的作用;学生是否得到了内涵性发展,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获得了心灵的拨动,培育了自在、自觉、自为的进取精神,开启了开阔的视野,得到了心智模式的有效改善,增强了自我的综合素养;学生是否能从这里得到个性的张扬,拥有创造的活力,得到追求卓越的奠基性力量,从而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这类教师的反思才是具有质地的教学反思,其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尤其是教师拥有了积极反思的品质,教师就会永远生活在路上,就会拥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就会永不满足,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增强教育创新的能力,就会让自我的教育思想变得更加强大而有力量。教师在面对成绩的时候,不断反思教育的人文性力量,从而有效增加学生的内涵型发展,这时,学生不断得到真实性的发展与进步,教师的自我发展也会更具底蕴与品位。
      所以,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发展时,需要关注学生是因为受到压迫而被迫学习的,还是因为教师的激发与诱导而积极自主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是考试分数的进步,还是学生拥有积极进取的品格而在情智方面获得了真实的内涵性发展。
      其实,教育是复杂的艺术,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很难完全拥有以人文性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智慧,那么教师就应该不断反省自我与解放自我,让其教育教学的人文性更多一些,再多一些,这样,教师才会滋生出更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才会赢得学生更多更深刻的理解与认同。只有教师不断修炼自我,教师才会因为自我的成长而自豪与欣慰,教师在收获富足精神的同时,既获得了自我的积极发展与有品质的内涵发展,也给学生带来了足够的积极影响与发展高度。这样教师的实践反思才具有恰当性与合情性,教师才会不断丰富自我的反思性实践智慧,教育才会收获“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扇门开启另一扇门”的真切实效。
      所以,教师在拥有成就感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自我反思的恰当性与有效性,积极关注成就背后的变化量,关注教育的底蕴与内涵,有效促进师生共同的进步。并从中修炼教师的教育德性,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让教师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教育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成都树德中学、天涯石小学逸景分校)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