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辽之迷 苏辽是筠连苏姓的始祖,据民间资料记载:苏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苏轼)的第四子,北宋末年任教谕后定居筠连,从此开始了苏姓在筠连繁衍生息,苏辽去世后葬在下墩坝的凤凰山,至今墓碑尚存。果真如此,那么苏姓就是筠连有资料记载的最早的汉族姓氏。“迹托筠阳先百族,派分宋代祖三苏”,这幅旧时筠连苏姓的家联,可以说是形象地表述了这段历史。 但在《宋史·苏轼传》中记载:苏东坡只有三个儿子,分别叫苏迈、苏迨、苏过。那么苏辽怎么会是苏东坡的第四子?北宋时期筠连一带尚是土官统治,苏辽怎么会到筠连任教谕?由于有以上种种疑点,所以民国《筠连县志》在介绍一些筠连苏姓人物时都用了“世传为明允公(即苏东坡之父苏询)后裔”这种含混的语言。从正史的角度看,完全可以否定苏辽是苏东坡之子之说。 然而其它的一些书籍似乎又能印证苏东坡还另有后代。南宋朱熹的《朱子语录》记载:北宋末年有一位深受宋徽宗宠幸的太尉梁师成,他自称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侍妾所生之子,因随其母改嫁后改姓梁,他当官后时常接济苏过并与之亲如兄弟,曾吩咐家人苏过要用钱一律照付。这件事在《宋史·梁师成传》中也有记载,不过此传认为这只是梁师成沽名钓誉罢了。但也有后人认为:梁师成已经获得高官厚禄,何必要自认是苏东坡之子?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又何必接济穷困中的苏过?此外苏东坡在《朝云诗·自序》中曾言:“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苏东坡一生文采飞扬、风流倜傥但仕途坎坷,离开黄州被贬海南时只有侍妾朝云一人跟随,那么被遣散的侍妾中带走有苏东坡之子,亦有这种可能。筠连苏姓中有的家谱曾记载苏辽从黄州入筠,是否正符合这种可能?这是谁也无法解开的迷团,也许时间的阴影早已把历史的真相掩盖了。 现在看来英雄不问出身,刘备出身贫寒终成帝业,而其子纵有诸葛亮辅佐还是扶不起的阿斗;李白斗酒诗百篇,而其子孙才智低劣。从这种意义上讲筠连苏姓是否是苏东坡的后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苏姓入筠后拥现出一代又一代的著名人物,如明代的山东御吏苏莱阳、奉政大夫苏器、以却虎救父孝行载入《明史》的孝子苏奎章、清末名儒苏梓榕,以及近代留学法国勤工俭学的苏言川、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革命先烈苏重淮等。他们都在各个时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所以民国《筠连县志》将苏姓列为县内的“四大望族”之一,可以说是恰如其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