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行入《明史》的苏奎章 ——景阳山下的筠连古城之八
作者:温涛 苏奎章却虎救父
明朝中叶,景阳山下的筠连古城里出了一个以孝行载入《明史》的人物苏奎章。 筠连《苏氏族谱》中的苏奎章像
苏奎章(1475——1547),筠连县城人,自小至孝,十三岁时,父母生病,曾割股肉作药引。十六岁时,与父从筠连县城往海瀛途中,在一小水沟边遇见老虎,老虎伏地,欲伤其父,苏奎章挺身而出,手持木棍冲向老虎,与虎搏斗,老虎被击呼啸而退,顿时山谷应响,草木动摇,野鸡、野兔皆鸣叫。县人称苏奎章此举为孝诚所感,一时哗然,名震县内外。苏奎章以此事,载入《明史》中《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孝义篇》,是筠连县第一个列入正史的人物。
浮梁县衙,当年苏奎章在此任教谕
苏奎章二十岁后,在筠连县衙公干,公务之余,酷爱读书、练武。明正德元年(1506),恰逢芒部角魁夷人普法恶作乱,苏奎章率兵在城南水口坪抗敌,苏奎章身先士卒,奋勇冲杀,一举打败普法恶军,名声大振。正德四年(1509),苏奎章考取功名,被分派到江西浮梁县(今属景德镇市)任教谕(又称训导,相当分管教育的副县长)。 浮梁县南门渡,当年苏奎章从此离任浮梁赴武冈岷藩王府
浮梁县是明朝的特产大县,其所辖的景德镇是全国陶瓷的主产地。明朝时期,知县是正七品官,而浮梁知县是正五品,可见其重要性。在浮梁为官的,多要收集名贵瓷器,而苏奎章只收集书籍。苏奎章在浮梁任职六年,重文化,培文风,鼓励学子上进,使浮梁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明嘉靖三年(1524年),苏奎章调任岷藩教授。临别时,浮梁众多学生有二三百里前来送行的,浮梁码头上众学生云集,久久挥手道别不愿离去,有人还一直送苏奎章到岷藩王府所在地湖广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市)。
江西《浮梁县志》中对苏奎章的记载
岷藩王是明太祖朱元璋庶子的封号,首位岷藩王名朱鞕,最早的封地在岷州(今甘肃岷县),因此叫做岷王,永乐二十一年(1423)迁到湖广武冈,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务院第五任总理朱镕基即属于此支。苏奎章担任岷藩教授,教导两代王子十多年后,因病辞职返回故乡筠连。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苏奎章去世,墓葬筠连城北狮子山(在今筠连镇银江村),与其幼年却虎救父处相距不远。苏奎章以孝行入史,幼年却虎救父处被后人取名为孝子沟。 苏奎章墓
明清鼎革,载有苏奎章事迹的明朝《筠连县志》毁于战火。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筠连县志》时,从一块石碑找到了其门生曹天宪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所写的《明教授峨峰苏先生传并叙》,照碑誉录下了2200多个字,但有140余字已看不清无法誉录。所以,历史对苏奎章的记载并不详全,这需要在以后的城市文化打造中加入弥补。本文在写作中,姓氏文化的同好苏端虎先生专门带我查看了苏奎章墓和筠连苏姓始祖苏辽(传说是苏东坡之子)的墓,以此表示谢意。
下期将讲述筠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詹胤昌的故事,敬请关注。
来源:筠连热线历史版 作者:温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