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预防秋季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筠连交管大队结合辖区实际,找准“四个点”全面夯实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立秋以来(8月8日),全县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0200起,酒后驾驶51起,面包车超载员29起,货车超载100起,无证驾驶107起,无牌172起,摩托车超员1225起、未佩戴头盔385起,发生交通事故232起,未发生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紧盯源头监管,找准隐患“薄弱点” 一是强化企业监管。大队积极组织警力深入客运站、客运企业以及货运企业、物流公司、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开展安全大检查,重点对各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通报企业车辆违法情况及近期典型案例,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二是监管重点车辆。以客运车、公交车、旅游包车、大中型货车、危险品运输车等车辆为重点,严抓狠管,落实重点车辆“日体检”制度,切实做到不漏项目、不降标准、不走形式,对排查车辆造册登记。截止目前,铁龙运业有1辆车计分违法次数达20次,现已下发整改通知书进行停车整顿。三是排查道路设施。全面梳理排查辖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线、隔离护栏等基础设施。对道路情况复杂,特别是急弯、陡坡、视线不良的危险路段,全部排查造册,统一设立警示标志。目前,已增加交通标志11块,更换交通标志4块,增设减速带2处。 紧盯路面秩序,找准违法“打击点” 一是加大警力倾斜。将警力向交通管理一线倾斜,通过轮换民警、辅警岗位,增强路面交通管控力量。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实施延时、错时工作制,落实重点路段24小时巡逻制,有效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高道路交通管控水平。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在持续开展“逢五”、“逢十”、周末夜查和西南片区联合整治统一行动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车辆、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管控,通过组织开展白天“流动查”,夜间“集中查”,统一行动“分片查”等方式,严查酒驾醉驾、涉牌涉证、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净化道路交通环境。三是强化农村布控。积极联合农村派出所、农机监理部门加大对县乡道路巡逻管控力度,抓住村民购置赶集、开展民俗活动等时段,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报废车辆上路行驶、摩托车、农用面包车、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一系列严重违法。截止目前,查获无证驾驶107起,准驾不符32起,套牌10起,货车超载100起,客车超员1起,驾驶报废车3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116起。 紧盯舆论引导,找准宣传“营造点” 一是紧抓重点人群宣教。深入辖区“两客一危”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积极向企业从业人员、驾驶人面对面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广大交通参与的守法意识。二是媒体开展提示警示。通过电视、新媒体等媒介不定期开展“事故多发路段”“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五大曝光行动,及时跟踪问题整改,督促主体责任落实,向社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并通过“双微”平台及时发布10条路况、天气信息,提示广大交通参与者注意出行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三是阵地宣传持续开展。组织民警携带交通安全宣传图板、彩色宣传画、宣传手册等,深入农村、集市等重点区域,向农民群众发放宣传安全出行常识、农用车辆违法载人和“带病车”行驶危害,提高广大群众安全出行意识。进入秋季以来,累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5场次,教育交通参与者6000余人次,悬挂宣传横幅、标语5幅,展出宣传图板30块,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 紧盯安全防护,找准执法“责任点” 一是规范执勤执法。大队严格要求全体民警、辅警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的具体要求,规范执法行为,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理念,做到处罚教育相结合,避免与当事人发生直接冲突。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为持续深入推进“迎庆”系列行动,确保“迎庆4号”攻坚冲刺阶段辖区交通秩序平稳,9月份起,大队每周组织由大队长、副大队长带队的执法小分队下沉镇乡开展执法活动,明确落实小分队工作任务,严厉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截止目前,由领导率队执法的小分队已开展执勤执法活动4次。三是落实安全防护。大队领导以及各中队长认真履行日常检查和监督职责,严格落实岗前安全检查提醒制度,在民警、辅警上岗和出警前,提出安全防护要求,对民警、辅警的反光背心、警示灯等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检查,落实执勤规范,加强安全防护,注意自身安全。(吴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