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junlian114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筠连热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9|回复: 0

    [累累硕果] 【校园小记者站一周年专题】创刊表彰大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3 07: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宜宾
      礼义小学校园禁止外链站庆祝《阳光小报》创刊50期暨
      《小主人报》创刊10期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img]禁止外链xjzxwt/xyxw/201106/W020110603353224812368.jpg[/img]
    小记者站站长接受小记者采访
    [img]禁止外链xjzxwt/xyxw/201106/W020110603353224811756.jpg[/img]
    礼仪小学校长为小记者致辞
    [img]禁止外链xjzxwt/xyxw/201106/W020110603353224827941.jpg[/img]
    表彰优秀小记者

      中国未成年人网宜宾讯(蒋蜀均)2009年2月15日,《阳光小报》悄然创刊;2011年2月28日,《小主人报》应运而生。5月31日,《阳光小报》、《小主人报》分别迎来创刊50期、创刊10期纪念日。当天,禁止外链庆祝《阳光小报》创刊50期暨《小主人报》创刊10期总结表彰大会在学校会议室召开。党支部书记、校长、《阳光小报》总编辑罗俊,副校长、《阳光小报》副总编辑范立飞,校工会主席、《阳光小报》副总编辑范才平,教导副主任、《阳光小报》副总编辑张元庆等校领导出席,校园小记者站34名小记者以及胡娣、熊宇强、张世林、朱海燕等4名受邀学生参加大会。大会由校园小记者站站长、《阳光小报》主编、《小主人报》主编蒋蜀均主持。
      蒋蜀均首先代表校园小记者站作工作汇报。他在回顾《阳光小报》、《小主人报》的发展历程时指出,无论是《阳光小报》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还是《小主人报》的另辟蹊径,抑或是校园小记者站工作接受媒体采访,都得益于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仅本学期,学校用于校园小记者站的活动经费接近1000元,目前共发放学生稿费268元。
      蒋蜀均指出,校园小记者站本学期设立新闻中心、文艺中心,组建成立学生普法宣讲团作为附属机构,小记者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他对学生普法宣讲团在我校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文艺中心在30日校园小记者站总结表彰大会筹备会议上的精彩表现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小记者不仅要在新闻写作、文学创作上起好引领作用,还要积极为繁荣校园文化贡献力量。
      罗俊代表学校全体领导就《阳光小报》创刊50期暨《小主人报》创刊10期向校园小记者站表示热烈祝贺。
      罗俊肯定了校园小记者站的工作。他说,《阳光小报》和《小主人报》及其创作团队一路走来,实属不易。在校园小记者站的带动及《阳光小报》和《小主人报》的影响下,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普法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校园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罗俊向校园小记者站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精神开展好站内各项工作。二是共同出思路、共同出措施、共同出办法做精做细两份小报,做强做大学校特色教育文化名片。三是希望全体小记者努力争当“四好少年”。
      罗俊还提前祝全体少年儿童六·一节日快乐,并预祝即将参加中考离开校园小记者站的九年级小记者们金榜题名,梦想成真。
      范立飞在讲话中指出,校园小记者站及其《阳光小报》、《小主人报》作为我校实施德育的重要平台,为德育工作开辟一个新的窗口,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

      范立飞对校园小记者站开展的体验活动给予肯定。他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小记者们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通过小记者们的宣传报道和实际行动,影响着全校学生,为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奠定了基础。
      范立飞对小记者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围绕德育开展更多更丰富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为学校德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是务实工作,
      客观宣传和报道学校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三是多与同学交流,收集意见,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献计献策。
      范立飞祝愿《阳光小报》、《小主人报》越办越好,再创新辉煌。
      张元庆说,长期以来,校园小记者站对学校教育宣传工作做了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张元庆指出,《阳光小报》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已经出版50期,作为学校的文化名片走出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而《小主人报》虽创刊不久,却也英姿勃发,犹如雏鹰展翅,在发展中逐步走向成熟。
      张元庆强调,一方面,《阳光小报》和《小主人报》起到了正面宣传,积极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一方面,小记者在校园小记者站开展的活动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艺术的熏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为今后的人生之路铺下坚实的基石。
      张元庆指出,小记者们要保持良好心态,戒骄戒躁,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范才平先后宣读了校园小记者站关于表彰先进个人的通知和关于主题征文比赛的结果公告。在小记者推选的基础上,结合平常表现,校园小记者站决定表彰胡仕凤等20名先进个人。在此前开展的“我与校园小记者站”、“我和《阳光小报》(或《小主人报》)”主题征文比赛中,共收到23件参赛作品,9人受到奖励。
      会议尾声,罗俊、范立飞、范才平、张元庆4位校领导为获奖者颁奖,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
      会前,罗俊、范立飞、范才平、张元庆还同与会成员合影。
      5月30日,校园小记者站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筹备会议。
      会议开始前,新闻中心对校园小记者站站长蒋蜀均进行了专访,部分小记者参与布置会场。
      会议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指导教师钟传英、王梅到场指导。会议除全体小记者参加外,还特邀李璐君、黄进波、张世聪、朱敏、范钦鸿、朱世成、胡艳琼、胡祥林等曾为校园小记者站做出贡献的学生代表参加。
      会上,文艺中心还特地开展了欢送九年级小记者文艺活动。
      附:“我与校园小记者站”、“我和《阳光小报》(或《小主人报》)”主题征文选登
      我与校园小记者站
      ■学生记者 黄培霞
      因为一篇作文,我偶然的加入到校园小记者站来。校园小记者站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在这个集体里,我体验到了创作的奥秘,更有了创作的激情。是校园小记者站锻炼了我。
      校园小记者站的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集聚了各年级各班的“风云人物”。在校园小记者站这个平台上,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共同成长,体验着校园之美、成长之乐。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校园小记者站改变了我的性格,把我从沉默寡言变为活泼开朗。两年多来,我和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成长,接触到了很多不曾了解的新生事物。是校园小记者站拓宽了我的视野,为我打开了求知的大门。
      校园小记者站经常开展各类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与其中,培养了我们的积极性。我们的站长老师常常教给我们新知,带领我们进行探索,与我们谈笑风生。相对于课堂上的严肃,我们校园小记者站多了些许轻松与活跃。小记者们不定时跟着蒋老师去家访,锻炼了我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懂得了吃苦是成功的前提。
      我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校园小记者站,我一定会很不舍;如果我步入社会了,我定将感激校园小记者站的磨练。
      我与校园小记者站相交两年,可以说也见证了它的成长。校园小记者站的所有成员由当初的陌生人变成了挚友。我们送走了一批批老成员,又迎来了有一批新成员。在不断的交替中,我们对校园小记者站的明天充满信心,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同《阳光小报》共成长
      ■学生记者 范新林
      三年前,一个以蒋蜀均为指导老师,陈小彬为社长的阳光通讯社成立了。当时,阳光通讯社首批成员一共20人,而我就是其中一名“爱好者”。
      阳光通讯社里“高手云集”,全是三至八年级的“精英”。也正是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如朱世成、胡维平、胡荣华等。尽管有不少现已转学了,但并未改变这样的事实。
      那会儿,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为A4版的《阳光小报》提供稿件。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阳光小报》的编辑活动中。当时我们对于编辑《阳光小报》并不感兴趣,只不过是觉得好玩罢了。事实上,很多工作大多是蒋老师一个人在负责。
      一学期结束后,蒋老师暂时离开了学校,阳光通讯社解散了。
      那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蒋老师重返学校,着手筹建校园小记者站。我有一次成为其中的一名“实习小记者”。
      自此,我们的任务开始增多了,我们要参加校园小记者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更重要的是参与编辑《阳光小报》。
      校园小记者站成立后不久,《阳光小报》第一次改版,由A4变为A3。
      本学期,《阳光小报》又一次改版,将横式变为竖式。而我也“荣升”为“学生编辑”,参与完成编辑任务。
      2011年2月28日,随着新学期的开始,《阳光小报》的姊妹篇《小主人报》创刊了。
      现在,《阳光小报》已经出版50期,而《小主人报》也迎来了10期。我们有理由相信,《阳光小报》和《小主人报》以后会更加辉煌。

      我和《小主人报》
      ■学生记者 刘白玉
      在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应当是校园报刊的问世。在小学的时候只有《阳光小报》。那时我已经很想加入阳光通讯社了,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升入初中后的第一学期,由阳光通讯社变为校园小记者站已经半年了,校园小记者站开始新一轮选拔,招收小记者。这样的机会我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就这样,我报名参加了选拔小记者的考试。
      我对这次考试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我觉得考得应该不是很好。但是,没想到的是我竟然入选。这个消息使我兴奋不已。
      当我进入这个团体后,觉得非常有趣,老师会时不时安排一些任务,让我们完成主题作文。完成一个有一个任务之后,渐渐地发觉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了不少。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时间慢慢推移,《小主人报》也诞生了,我也成为了《小主人报》的学生编辑。此后,老师让我们继续写稿子,不过,是要领取稿费的。新闻稿件3元每条,文学稿件2元每条,大大激发了小记者们的积极性。
      在一次会议中,老师问我们加入校园小记者站有哪些感受,董梦娟回答:“自从我参加校园小记者站后,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让我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范秋菊则说:“我参加到这个团体后,既让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还锻炼了我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她们都说得很对。确实,在校园小记者站既增进了友谊,又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校园小记者站及其新刊《小主人报》不失为培养我们兴趣和发展能抗的场所。
      成长语丝
      ■学生记者 李 芊
      自从我当上小记者以来,我懂得了许许多多以前不懂的东西。在写作上,我的作文水平大幅度提升,懂得了怎样运用优美的语句和一些日常积累的名人名言。我这个集体里,我还认识了许多的朋友,和他们讨论问题,真是不亦乐乎。
      身为《小主人报》学生编辑的我,在这个职位上,我感谢站长给我的机会,让我能更多的了解知识,把自己那优秀的作文录入到电脑里。那种喜悦,是别人感受不到的。还有,领取稿费是我最最开心的时刻,那是一种成功后的欢快。
      我会再接再厉,把我最好的一面发挥出来。
      ■学生记者 胡仕凤
      对于校园小记者站的《阳光小报》和《小主人报》,我与她们的感情十分深厚,已经相处好几个学期了。她们给了我发展空间,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今年我就要毕业升高中了,祝愿《阳光小报》和《小主人报》越办越好!
      ■七年级1班学生 熊宇强
      我通过自己的双手,在校园小记者站创办的《小主人报》上,得到了我的第一桶金,使我时常带着一种喜悦感。那次难忘的写稿,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增强了我对计算机的认识。
      ■学生记者 胡仟容
      我非常喜爱《阳光小报》,是它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重新点燃小记者的希望。我自从得到《阳光小报》后,发现当好小记者并非易事,这反倒坚定了我要当好小记者的念头。
      我非常感谢《阳光小报》,是它让我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在最近一次考试中,我考出了好成绩,都是从《阳光小报》和老师们那里学到的。
      我非常感激,无比兴奋。










    分享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筠连热线 蜀ICP备11008580号-4 Discuz! X3.4 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蜀ICP备11008580号-4

    川公网安备 51152702000010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