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竹 于 2023-12-18 16:56 编辑
东 荣 小榜 杂记 ——沐浴堂(塘)名由来 沐浴塘(堂):在沐爱东出10里的沐义河古渡口,原船渡航线上游100多米有深塘,人们在此沐浴,故名沐浴塘。什么时候 叫沐浴塘的?查沐义东岳李氏族谱近三百年前编繤绘制的地理标注是:沐浴堂。如图1。推算应该是明朝及以前就叫沐浴塘了。 图1 沐浴塘原是沐爱东出第一个重要渡口。筠连县志上称:沐荫塘渡口。它是南广河上游支流镇舟河、原沐义公社沐浴堂河段的一个重要古渡口。 一九七六年修建沐义石拱桥,人们过河走石拱桥,渡船废弃。一九九零年后修建维新电厂拦水,水位上升,沐浴堂深塘消失。 深塘的具体位置如图2,它在古渡船航线上游两百米处。深塘区域为四五丈长,宽约两丈,古时塘最深近两丈。深塘顺沐爱河床是石壁,石壁长约两百米,高近廿十丈悬崖如图3。 图2 沐浴塘位置图 图3 古时候沐浴塘深水区域 沐浴塘实景位置图 河水从距离深塘上游100多米远的黄葛滩、在水位落差近3米的作用下,形成急流。急流冲击石壁的反作用下,把河底石、沙抄翻冲走,便形成深塘。跟我们以前朱家滩那个深塘形成是一样的。深塘过后,便是河水缓慢流动的宽敞平水区。这个大约3、400平方丈的缓慢流动的平水区域,非常适合航船。古人也真有智慧,选在这里开设渡船。平水区域后,又有一个水位落差不太大的小滩,小滩下游也有一个不太深、很适合洗澡的区域。我们读小学、初中时放学后,常在那里洗澡,与同学们戏水“争赢盘”,...。 沐浴塘顺沐义岸边则是宽敞的浅水沙滩河水区,浅水沙滩面积大约有廿多丈长,八、九丈宽,非常适合人们洗澡。从浅水沙滩逐渐靠近深塘,水深逐渐从一尺、两尺、五尺、一丈加深,形成斜坡深塘。传解放前,热天人们下了渡船,因走太热了,就去这个塘里洗澡沐浴。还有人把几根竹子编的垫子围成一个圆圈,上面加盖,供女的洗澡。 谷歌地图 沐荫村、沿河村 骑龙村 都标注清楚 浴塘位置 最左边 “碾盘 ”位置 1976年开始修建沐义石拱桥大桥 洗澡的人大多都只能够在浅水区域。个别老水手(经常在河里游泳的人)偶尔在深水区游一下。深塘水槽处还有大石头暗礁。我们小时候,还曾经看见暗礁上打木柱撘过木板桥,但因为沐义这边是沙滩,木板桥桩遇涨大水,就冲垮了。所以撘过几次,都管不了多久,就不再搭桥了。 沐浴塘有几个名字。可以说沐浴堂、沐荫塘(沐阴塘),农行傅兴朝老师提供说,高县志还写成莫因塘,元朝在高县庆符侨置的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中,还记载为水落笋。水落笋估计是蒙古语。另外“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为管辖“四十六个村落”,并非有四十六个千户所。 不管沐浴堂、沐荫塘(沐阴塘)、还是莫因塘,水落笋,都不会有多少错。但就是不能够写成沐英塘。如果写成沐英塘。就会让人相信一个错误传言(也可说谣传)。这个谣传,是说,明朝朱元璋派遣傅友德、蓝玉、沐英征讨统一云南时,傅友德在湖南又分遣沐英到永宁(今叙永),然后沐英从永宁率五万明军,经过兴文、珙县、过高县的乐义(1953年前属高县)、石笋沟(今沐义),然后五万军队在沐义河洗澡,故名。五万明军又在沐爱住宿三天三夜,所以,沐爱名沐英遗爱。因此说沐浴塘不能够写成沐英塘,就是这个原因。当然沐爱也不是因为沐英而名,我们也有考证文章说明。二零二二年冬,原沐义小学初中语文、历史教师李孝科(二零二三年七月中旬去世),说他最近读了蔡东藩著的《明史演义》,明确说明沐英没有经过沐爱。该老师以前对沐英经过沐爱也是深信不疑,到快去世前,改变了观点! 沐荫塘的“荫”怎么解释?前面也说过,是因为深塘顺沐爱河床是石壁。古时候,这里悬崖陡壁,茂林深篁,有处石壁不长草树,僰人挂上悬棺,下面阴风惨惨的河水深潭,还会令人毛骨悚然。又因为树高遮阴,太阳稍微偏西,高崖挡着了后半天的太阳光,这个深塘就被遮荫了,下面深塘就形成绿荫绿霞的河塘。所以写成沐荫(阴)都可以。修建“王爷庙”又是为什么?也是因为这个深塘太吓人了。为了下游“古船渡船”及“放下河竹筏子”人的安全,古人便在沐义河岸上修建王爷庙,一是以镇“邪”,二是作为上下渡船和“放下河筏子”的人们休息,也是一个小会馆。 为什么有人会说成沐英塘呢,这是人们对这处地形不了解造成的。如,原沐爱有人写成“沐艾”,而且“沐艾”这个写法在很多公文及一些区公所干部中常用。这也是不了解“沐爱”名来历造成的。
沐浴塘,在沐义河段古渡口上游处。古时候,人们在此沐浴,故名沐浴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