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慧,就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就是教学智慧。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其间必然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课堂意外发生时,正是教师展示教学智慧的良机,我们要善于挖掘课堂意外的价值,把突发的、不期而遇的、甚至不利的意外事件,转化为难得的、有用的教学资源。
一、让“意外”融入课堂教学
智慧的教学行为一定不是对教育经典、教学模式的完全照搬,更不可能是对自己过去使用过的教学方式机械地沿袭套用。教师每节课都面对着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按照新课程理念,必须把这些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针对性。
在“图形相似的应用”的教学中,我准备了例题:为了测量金字塔的高度OB,先竖一根已知高度的竹竿DE,比较竹竿的影长CD与金字塔的影长AB,却可近似地算出金字塔的高度OB,如果DE=1米,CD=2米,AB =274米,求金字塔的高度OB。(图略)
这里会遇到一个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那就是“太阳光线是平行的”。我该怎样给学生讲,他们才容易理解呢?我事先设计了多种方案,但总是不太满意。突然3位迟到学生的身影在教室门口晃动,我往门外望去,强烈的太阳光激活了我的思维。我立马让3位同学重新回到太阳光下站成一行,地面上3个平行的人影清晰可见。我请教室内的全体同学认真观察。同学们不知道我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兴趣很浓,都急切地将目光投向窗外,并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察心得。于是,我临时调整了教学环节,把这个例题的教学放在第一个环节。3个同学照在地面上的平行影子,帮助同学们很直观地理解了“太阳光线是平行的”这个抽象的知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例题学习中,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EC∥OA。
这堂课上下来,效果出奇的好,学生参与度很高,理解速度快,完成练习正确率也很高。真还得感谢3位迟到的同学。
把“观察3位迟到同学的影子”设计成一次导入体验,是活生生的现实情境体验,这“灵光一闪”的东西,就该是“教学智慧”吧。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机会无处不在,只看我们把握没有。当机会出现的时候,紧紧抓住它,并合理利用,这对我们解决教学中的困难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把“意外”转化为期待
智慧的教学行为,必须是一种针对学生个性的创造性行为,这些行为只要是对学生给予了足够的爱心,对学生的个性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对学生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期待,即使不是那么中规中矩,甚至突破了教学常规,那也是值得提倡的。
期中考试后,我把试卷发了下去。一件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师,您多给了杨小虎10分”一位学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听到有人举报自己,杨小虎的脸一下子变得绯红。我拿起试卷核算了一下:确实多给了他10分。我抬头一看,所有的同学目光都集在杨小虎的身上,杨小虎嘴角动了动,好像想说什么,但他又没有说出来。怎么办?改回去?杨小虎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这孩子对学好数学也没有信心,今天好不容易得了个及格分数,一下子又被改下去了,是不是太打击人了?不改?好像对杨小虎有点不信任,对其他同学也有点不公平。我最终决定还是不改:“老师确实是粗心了,多给了杨小虎同学10分,但是,今天,我不想改试卷收回那10分,我愿意借给杨小虎同学10分,因为我相信,杨小虎会在下一次测试中加倍还给老师这些分数的”。
自从有了这次“借分”, 我明显感到杨小虎有了一些变化,上课能静下十几分钟听讲了,不懂的地方开始问老师了。为了更加促进他的进步,我与班主任老师商量后,把他调到了第一排。
一个月过后,学校进行了一次学月质量测试。考试前我提醒杨小虎:“不要忘了还我的分数哟!”他满脸自信地说,“忘不了,老师,放心吧!”试卷改完后,杨小虎考了76分,比上次我给他的分数还多了整整13分呢,借给他的10分已经加倍还给我了。
心理学上著名的“期待效应”(又称皮革马利翁效应)表明:当教师给予学生某种期待时,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影响,进而向着教师为其设计的方向发展。“借给学生10分”所体现出的教学智慧,寄托了教师期待学生进步的善意,学生果然不负期望地达成了师生共同的目标。
三、借“意外“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追求“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只有用数学的眼光才能看到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熟视无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意外事件常常源于学生生活,有时可能成为我们开发生活中数学教学资源的线索。
在教学“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不少学生表现出有些困倦,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我一连抽了几位学生起来,都一问三不知:“不是让你们晚上回家去预习吗?你们都干什么去了?”不知是哪位调皮鬼躲在下边小声嘀咕道:“韩美军演可比你这个有趣多了。”一听这话,我本想发火,但转念一想:发火又有什么用呀?军演确实比直角三角形有趣。于是,我告诉同学们:“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韩美军演。”一听说要研究韩美军演,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了:“好啊!就讲韩美军演!”我接着说道:“韩美军演肯定是对亚太和平的挑战,是对亚太各国的威胁。但是,军演也是一个技术活,如果马马虎虎,把炮弹打到自己的阵地上,长官可要你的脑袋哟!”“我可没有这么蠢,怎么会用炮弹打自己的阵地呢?”“先别夸海口,下面就来看看谁的炮弹打得准。”我给学生出示了以下习题。
东西两炮台A、B相距2000米,同时发现入侵敌舰C(韩美军演的假想敌),炮台A测得敌舰C在它的南偏东400的方向,炮台B测得敌舰C在正南方,试求敌舰与两炮台的距离(精确到1米)。
看到了习题,一些学生议论起来:“还是做数学题哟!”“这可是让你计算怎么打炮!”“算不准,要你的脑袋哟!”不过说归说,大家都立即拿起笔动起来了,看来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脑袋“搬家”。
教材是固定的,相对来说是“死”的,但我们面对的课堂和学生是动态的。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必须对教材中原有的问题赋予具有现实意义的情境,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了解生活。
总之,意外事件给课堂带来的结果具有两极性:或尴尬,或精彩。意外事件的发展趋势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要细心地察颜观色,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从意外事件中开发出富有生命力的教学资源,用智慧演绎课堂的精彩。
(作者单位: 四川省乐至县教师进修学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