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 综合所有资料:毕节从彝语比跻( bì jié)久之讹为毕节(bǐ jī)。而且在元代就更名为毕节了。九丝城镇的改名时间,九丝之名最早见于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江安县安济庙(又称五龙庙、土主庙)碑文。筠连县志上确定的沐爱的改名时间在元代。从而,沐爱由“木乃”改为“沐爱”,也应该在元代。
至于“木乃”改为“沐爱”,可以比较“比跻(毕节)的改法。夷书谓毕节为比跻,比跻乃毕节古彝族部落之名,为白彝,该部落曾长期居住毕节,后被乌彝妥阿哲赶走。人走了,但地名留下来了。沐爱地名也应该会是如此。 毕节(bǐ jī)、比跻( bì jié)。 沐爱(mu ai)、木乃(mu nai)。 沐爱这一有着彝族语音元素的名字,应该是隋朝开始称呼为“木乃”,沐爱这块土地上居住的应该是彝族,这块山清水秀的沐爱坝上居住着一个彝族姓氏族,他们便将这里取名为他们的姓氏名字“木乃”。 这说明木乃这一地名已经出现至少1400多年了以上。至少从元代起就已经将“木乃”转音称呼为“沐爱”了,那么沐爱的得名距今已700多年历史。 |